栏目导航

 

专家论坛

泉州生态市建设实践与发展对策探索

泉州市老科协 李朝灿

发布时间2014年5月25日  来源: 作者:  阅读2515次

 摘要:根据泉州生态市建设“十二五”规划及其实践,论述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泉州生态市建设实践及其成效;“十二五”泉州生态市建设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提出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幸福泉州的八条发展对策。

关键词:泉州,生态市,规划建设,发展对策

一、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八大作出至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入创新型国家的庄严宣示,同时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014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强调实施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努力走出生产技术先进、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共泉州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幸福城的三大战略任务。为此,审时度势,围绕党中央和福建省、泉州市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泉州实际,参考借鉴台湾经验,组织开展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幸福泉州的调研及其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泉州生态文明市建设实践与成效

“十一五”以来,泉州市认真组织实施《泉州生态市建设“十一五”规划》,围绕生态市建设的总体目标,着力推进生态经济系统建设、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系统建设、绿色人居环境系统建设、生态安全保障系统建设和生态文化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9月,泉州市率先通过福建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

1.生态经济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已对53个重点污染企业开展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全市已有2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县,4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21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2.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森林资源培育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5.69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2450万立方米;建成一批蓄水、引水、调水工程,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缓解。

3.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

4.绿色人居环境建设有序推进。目前,全市已建成德化、南安、永春3个国家级生态县(市),10个省级生态县(市、区);87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32个省级生态乡镇;989个市级以上生态村。创建“绿色社区”146个,“绿色学校”416所;创建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个。

5.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十一五”全市共完成沿海防护林体系重点工程造林7840公顷,封山育林6767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83万亩。全市已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级2个)、风景名胜区12个(国家级1个,省级2个)、森林公园33个(国家级1个,省级16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36个。全市共除险加固水库150座,初步建成气象探测体系和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建立覆盖全市的数字地震台网,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报、应急救援体系等逐步完善;森林火险预警监控和指挥决策系统初步建成,森林防火扑救体系基本建立。

泉州已建立循环、再生、高效、低耗、高产的农业生产模式,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推广“牧沼果”、“牧沼茶”、“牧沼菜”和生态茶(果)园等新模式。目前全市种养业已形成以安溪茶叶、永春柑桔、南安龙眼、石狮水产、晋江食品加工、惠安蔬菜、德化黑鸡、泉港海水养殖等“一县一业、一县一品”的发展格局。永春麻竹和枇杷、德化早熟梨、安溪油柿、惠安余甘、南安杨梅等生产基地均已初具规模。至2012年,全市共有293个生产基地的324个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8个企业的91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11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安溪乌龙茶、永春芦柑、永春佛手、惠安余甘、石狮古浮紫菜、鲤城龙眼、德化十八格黄花菜等7个地方特色产品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安溪县曾是我国南方崩岗侵蚀最典型的县份之一,全县共有崩岗12828处,造成水土流失面积122.4平方公里。近年来,安溪县大力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兴茶富民强县工程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714个,通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将崩岗区转变成为经济作物区、工业区、水土保持生态区、生态休闲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安溪县被列为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2013年,安溪县涉茶业总产值达到115亿元,由20世纪的全国贫困县跨入21世纪的全国百强县。2012年2月,安溪县被国家住建部评为国家级园林县城;2013年1月被评为福建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先进县。2013年7月27日,《人民日报》刊发《福建安溪:多种模式治崩岗》先进经验。2013年11月,福建农林大学在安溪县建立水土保持博士生工作站,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

三、“十二五”泉州生态文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泉州市人民政府2012年11月发布《泉州生态市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泉州生态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系统的生态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资源保障、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五大体系建设为重点。组织实施八大主要任务:一是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二是建设生态人居环境;三是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四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五是强化生态建设与保护;六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七是建设完善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八是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

2013年5月,泉州市政府制定《泉州生态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提出2014年底前建成国家级生态市。

(一)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1.发展生态农业

(1)加快发展安全农产品生产。到2015年,全市建设6个农业“三品”标准化基地县,创建3个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县,3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面推进安溪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全市开发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5万亩,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10万亩。全市拥有福建名牌农产品5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争取300个种植业、150个畜牧业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5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20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2)全面推广生态农业模式。重点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畜牧—沼气—果(林、茶、草、蔬、鱼)结合、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的“丘陵山地综合开发”、“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循环农业模式。

(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完善生态农业监测网络,开展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影响的全过程监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及预警体系;强化农产品基地生态环境监测及产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培育生态效益型工业

(1)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绿色低碳产业和循环型产业。

(2)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与新材料等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培育具有泉州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3)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4)改造提升工业园区。

(5)实施落后产能退出工程。

3.培育现代服务业

(1)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优先发展低能耗、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2)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建设海西文化旅游中心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提升大泉州“海丝文化”“闽南文化”与“都市休闲”中心区,打造东部蓝色滨海、西部绿色生态两条旅游轴;发展壮大泉东南“惠女风情”滨海休闲旅游、泉南对台滨海运动休闲旅游、泉西安永德乡村生态旅游三大旅游特色产业集群,构建文化旅游、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工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四大旅游产品系列。

(3)全面发展信息服务业。优先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信息工程,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4.发展循环经济

(1)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以石化产业、建材产业、能源产业等为重点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物质循环体系,实现原料互供和资源综合利用。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推广泉港石化、德化陶瓷、南安石材、晋江凤竹集团等循环经济典型模式,以泉港石化工业园区、中泰石材集控区、德化陶瓷产业园区、石狮集控区等4个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重点。“十二五”期间,建成台商投资区光电科技园、永春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三安钢铁及光电产业园等7个循环型工业示范园区;建成德化农林科技园、安溪茶叶科技园2个循环型农业示范园区(基地)。继续推进泉州全国节水型示范城市建设。

5.培育低碳产业

(1)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煤炭高效清洁技术的开发利用,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新能源企业集聚发展,推进德化绿色能源县建设。

(2)建立低碳型产业结构。加速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投入,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3)完善促进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低碳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大力发展包括新能源开发、CO2捕获与埋存等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先进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二)建设生态人居环境

1.城市人居生态建设:巩固和提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实施区域集聚发展战略,突出重点地域和重点轴带,以城市为节点,以综合交通体系为依托,构建一个中心、南北两翼、沿江向海的城镇空间组织体系,通过生态建设,形成生态市—生态县(市)—生态乡镇—生态村的四级生态城镇村体系。

2.生态县(市、区)建设:2013~2015年,全市11个县(市、区)完成国家生态县(市、区)建设目标。

3.生态乡镇建设:2014年底前,全市110个乡镇、涉农街道通过省级、国家级生态乡镇验收。

4.生态村建设:2012年,泉州市出台《泉州市建设“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2013年起,泉州市财政每年筹措安排5000万元,组织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规划指导与建设、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现代农业发展、农民素质提升、社会和谐促进“六大工程”。根据农村未来村庄空间发展趋势以及农村不同地理条件、气候特点、民俗及生活习惯,将全市农村分为环境整治型、保留改造型、聚集发展型、集中新建型、古村保护型五种类型,按照五个层级滚动推进,升级发展。力争2016年内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幸福、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5.绿色社区、学校、企业建设。

(三)全面推进节能减排

(四)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结合,加强水资源、土地、矿产、森林、海洋、能源资源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

1.合理开发森林资源,建设“森林泉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森林泉州”建设为载体,依托“四绿”工程、林分修复补植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因地制宜地发展珍贵树种、花卉产业、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业特色优势资源,全面提升林业发展水平,努力建设“美丽泉州”。实行绿化美化工程,全市完成城乡造林绿化美化29.33万亩;培育壮大林业企业,认定50个市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13个设施花卉企业;扶持发展森林旅游,规划建设10个市级森林人家示范点,扶持发展20个林下经济;加快林业基地建设,扶持4个市级绿化苗木基地建设,扶持7个珍稀树种基地建设,建设3000亩现代竹业工程示范林,建设3000亩油茶良种示范片;壮大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10个市级林业示范专业合作社,建设10-15个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或联合体;实施泉州湾河口湿地项目及红树林和深沪湾强风口防护林两大林业生态修复工程。

2.开发海洋资源,发展现代海洋产业。统筹海岸、海岛、近海、远海开发保护,以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快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合理布局临港工业,积极培育海洋生物药品与生物制品、保健食品、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装备等新兴产业。加强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保护。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生态功能区建设,重点保护泉州湾河口湿地、晋江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等自然保护区,选址建设国家级海洋公园,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

(五)强化生态建设与保护

1.实施“四绿”工程: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载体,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绿色村镇建设、绿色通道建设、绿色屏障建设。

2.实施重点江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加强晋江、洛阳江及南安大盈溪、晋江九十九溪、永春湖洋溪、德化浐溪等“两江四溪”干流生态修复工程。

3.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建设与保护:加强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牛姆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建设。

4.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继续做好晋江、洛阳江中上游、主要河道两旁、交通干道两侧、水库和城镇周边一重山等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加强崩岗治理、坡地茶果园水土流失整治和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开展生态修复、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和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六)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包括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海岸带和附近海域环境整治,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四、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幸福泉州的发展对策探索

(一)总体思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中国生态梦”为目标,科技创新为支撑,转型发展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注重协调,持续发展;科技支撑,体制创新;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基本原则,扎实深入推进现代生态文明幸福泉州可持续建设,实现生态文明“泉州梦”。

(二)发展对策探讨

1.加强组织协调领导,营造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城市,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成立以市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加强对生态市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检查指导,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协调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行动,定期研究解决生态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完善生态市建设年度考核检查制度,将生态市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

2.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构建政策支撑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建立健全配套管理办法。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构建坚实的政策支撑体系。

3.建设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确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健全完善生态安全监测体系、灾害性天气预警体系、海洋灾害防御体系、洪涝干旱灾害防御体系、森林火灾防控体系、农业灾害防治体系、地震灾害防御体系,建立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4.加大生态投入,突出项目带动

市、县两级财政都要设立生态市、生态县(市、区)创建专项资金,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重点加大对土地、水资源建设及环境保护与监测等项目的投资力度,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流域上下游补偿制度,用好用足流域补偿资金。围绕泉州生态市建设八大任务,建立生态项目储备库,争取更多的生态项目列入国家、福建省重点项目,主动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专项资金支持泉州生态环境建设。

5.注重科技创新支撑,强化典型示范引领

加强产学研和农科教合作,充分发挥全市1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7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205个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的支撑示范作用。同时,积极争取申报实施国家、省级支撑计划项目、星火计划项目和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增强生态市建设的科技支撑引领能力。

6.构筑人才高地,聚集智力支撑正能量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福建省、泉州市人才政策,组织实施人才重点工程,加强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人才载体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海西创业英才和领军人才,建设产业人才高地。积极申请省、市人才扶持资金支持,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活动中心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人才载体建设,大力育才、引才、留才,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提高我市人才聚集程度,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7.发挥侨乡“五缘”优势,加强泉台和对外交流合作

充分发挥泉州著名侨乡和泉台地缘、人缘、文缘、商缘、法缘等“五缘”优势,加强泉台和对外交流合作。重点建设泉州市农科所国家级台湾现代农业交流推广中心、泉州惠安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永春县省级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县。参考借鉴台湾省现代生态休闲农业以及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

8.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培育弘扬生态文化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优势,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介和10个环境教育基地,加强生态文明科普宣传教育。以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建设为主导内容,加强面向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广泛普及生态环保知识,积极构筑以政府、社会和学校为基础的生态教育网络,开展生态教育示范工作,加强国民生态教育。增强全民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积极主动培育弘扬生态文化,倡导全民绿色低碳健康生态文明消费模式,助推泉州现代生态文明幸福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从略)

 

版权所有: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闽ICP备14008023号-1    联系电话:0595-22285575    邮箱:qzslkx@163.com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区田安路泉州市老年活动中心805、808室    邮编:36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14     技术支撑:泉州市万维网络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