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专家论坛

解 读“泉 州 制 造 2025”

发布时间2016年1月24日  来源: 作者:泉州市老科协 王少雄  阅读2701次

在我国制造业全面转型,力争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大背景下,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典型城市,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中国工程院受泉州市委、市政府委托,牵头制定《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及2020行动计划》,明确今后十年(2015—2025)泉州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


当前世界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场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互联网和务(服务)联网的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德国工业4.0的含义就是以智能制造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国务院委托中国工程院,组织百余名院士制定“中国制造2025”。其目标是实现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中国速度转变为中国质量,中国产品转变为中国品牌,使我国在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动。规则提出一条主线和发展的十大领域。

一条主线是,坚持创新驱动,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十大领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技术与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实现四大转变。即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由低成本优势转变为质量效益竞争优势;由粗放型制造(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转变为绿色制造,由生产型制造转变为服务型制造。

“泉州制造2025”内容分为四部份,即发展环境与基础;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重大战略任务;政策措施保障。

一、 发展环境与基础

泉州是海西经济区重要工业城市,2014年生产总达5733.36亿元,连续16年保持全省第一,占福建省的1/4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纺织、制鞋、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纸业印刷、工艺制品等产业形成较大规模,石油化工、机械装备产业近年来也快速崛起,还涌现光电、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泉州是全国著名的品牌之都,拥有124件经国家工商局认定的中国弛名商标,46项中国名牌产品。民营企业13万家,在2014年市工业增加值中,民营占91.4%。泉州民营企业家“爱拼敢赢”的创业精神,“先行先试”的创新精神,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国家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泉州成为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金融体制改革和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泉州制造业在转型升级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面临严峻挑战。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价值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品牌提升受限;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滑;高端人才短缺,公共平台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健历史关口,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优势,破解发展瓶颈,全方位转型升级,大步跨入全国制造业强市行列。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十八大提出的指导方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优化为主线,发挥优势,推动“四个转变”,即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低质低效生产向质量品牌转变,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二)发展思路

1.产业共生:加强各产业集群之间的关联,加强不同行业之间、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供需对接。

2.协同创新: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作为研发的主要模式、通过建设公共创新平台、高新技术改造和两化深度融合,将传统产业转化为先进制造业。

3.智能制造:深入推进“数控一代”工程,从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制造,逐步向智能制造进军。

4.品牌升级: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品牌产品的贡献率,把泉州名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5.服务增值: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手段,开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定制化生产、装备全生命周期服务、金融服务等增值服务。

(三)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经过十年奋斗,到2025年,将泉州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品牌之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之城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典范,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最重要的工业城市,我国沿海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与科技合作窗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泉州将跻身中国制造业综合水平10强城市之列,工业总产值达2.5万亿元。

(四)2020年目标

1.产业规模形成15家以上百亿企业和1000家产值超亿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形成5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1.8万亿元。

2.创新能力: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超10家。

3.智能制造:自动化数字化制造推广应用到60%的企业。在离散制造业中,每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100台。(在日本一台机器人相等于10个劳动力)开发10项重大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全面普及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应用。建设30个示范性数字化制造车间,培养10个示范性智能制造车间……

4.质量品牌:产品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合格率在93%以上;制定国家、行业和联盟标准10项以上,创建国家级检测中心2个,……

5.服务型制造:大中型企业服务型收入占总收入30%,制造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万亿以上……

6.绿色制造: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44吨标准煤/万元……

(五)2025年目标

1.产业规模:形成30家以上百亿企业和2000家产值超亿元“科技小巨人”企业。形成9个超千亿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2.5万亿元。

目前对企业规模的认定为:年产值小于300万元为微型企业,300万元至2000万元为小型企业,2000万元至4亿元为中型企业,年产值大于4亿元为大型企业。

九个超千亿产业集群:

A、纺织服装:发展重点为时尚化、功能化、个性化、目标4300亿元年产值。

B、制鞋:发展重点为时尚化、功能化、个性化的运动鞋、休闲鞋、童鞋。目标年产值3200亿元。

C、石油化工:发展重点炼油产品、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目标年产值3000亿元。

D、机械装备:发展重点、工程机械、数控机床、水暖器材、汽车零部件、海洋工程机械、模具、轴承。目标年产值1900亿元。

E、建筑材料:发展重点为石材、水暖厨卫、建筑陶瓷、墙体材料、水泥。目标年产值1900亿元。

F、电子信息:发展重点为微波通讯、智能安防监控、LED、光伏、软件。目标年产值1000亿元。

G、食品饮料:发展重点为高附加值营养健康食品饮料、功能性食品、海产品、地方特色食品、药用食品。目标年产值1200亿元。

H、纸业印刷:发展重点为高档纸制品、个性化包装印刷。目标年产值1000亿元。

I、工艺制品:发展重点为陶瓷、石雕、木雕、藤铁工艺制品。目标年产值1000亿元。使泉州成为“中国工艺美术之都”。

2.创新能力: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重点企业占6%。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5家;研制100种标志性重大产品。

3.智能制造:自动化数字化制造技术在80%以上规上制造企业推广;重点规上离散制造业每万产业工人拥有机器人300台;形成一批标志性数字化智能产品系列。

4.质量品牌:产品国家监督抽查质量合格率在95%以上。“中国品牌500强”中泉州制造有20项以上;实现“世界品牌500强”中泉州品牌的零突破。

5.服务型制造:重点企业服务收入占总收入40%以上。定制化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30%以上;泉州成为全国知名电子商务中心城市;建成与泉州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机。

三、重大战略任务

(一)提升九大产业集群

1.迈向先进制造:开展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研制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从纺织服装、制鞋、建材等行业率先,从目前标准化规模生产,逐步发展定制化小批量生产,到2025年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以规模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为客户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

2.优化产业布局:环泉州湾经济圈(鲤城、丰泽、洛江、台投、石狮晋江、南安),北翼经济区(泉港、惠安),南翼经济区(石狮晋江南安),安永德经济区(安溪、永春、德化)

3.县市区产业园联动发展

4.培养骨干企业

5.建设“泉州云制造平台”:云制造是基于知识网络化、敏捷化制造新模式,具有面向服务,高效低耗特点,是云计算、网络化制造、ASP平台、制造网络等概念和技术的延伸和拓展。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1.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究投入,支持企业自建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通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研发中高端产品,引导企业参与国家级项目研发。同时支持企业开展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2.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设立“协同创新资金”,鼓励高校在泉州设立分院、科技园、研究院。推动企业、大学、研究院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建设公共创新平。

4.开发标志性重大产。

(三)采取三大攻坚行动

1.发展智能制。

2.提升质量品牌行。

3.发展服务型制造行。

(四)大力推动绿色制造

四、政策措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建立“泉州制造2025联席会议制度”,市长为组长。
    2.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励自主创新为导向,实行科技计划、科技经费、科技评估和科技奖励机制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由一般服务型,转向创新激励型。

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4.引导开展科技创新,设立专项引导资金,每年安排科技项目研发专项资金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实施福建省“海纳百川”人才计划,着力引进一批创业创新能力强、学术技术、管理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能引领和带动某一领域科技进步的高层人才。

培养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人才。由政府组织安排,委托相关机构,开展素质提升、先进技术、质量管理、服务型制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

高度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行业专家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和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作用。

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入股奖励、收益分成、股权奖励等等。

营造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人才服务,营造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社会环境,对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技能型人才,在工作经费、住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

oli� EF�d �/c padding:0cm;mso-padding-alt:0cm 0cm 0cm 0cm'>3.法国三网融合:目前,三网融合在法国快速发展。市场研究机构Pyramid在一份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到2014年,随着法国各运营商加快投资光纤网络,将有50%以上的家庭选择三网融合的服务。家住巴黎15区的纪录片制作人尼古拉·古热订购了因特网服务供应商Free公司的服务套餐,每月只需缴纳30欧元,就能享受电话、上网和电视等多重服务。这比先前单独购买各项服务便宜了许多。除价格优势外,便捷是消费者青睐三网融合服务的另一个原因。消费者只要面对一家运营商,每个月一张发票就能搞定所有事情。古热说,看电视或打电话的同时可以从网上下载文件,而且运营商为消费者提供交叉服务,比如用电脑看电视,用电脑打电话等,这一切都让他的生活更加快捷。同时,三网融合对消费者的设备要求也比较简单。古热说:“我一共只需要两个盒子,一个用于连接互联网和电话线,另一个接电视,这套系统就可以运行了。”

4.日本进一步融合:三网融合在日本正在催生网络的融合、用户终端的融合和相关法律的融合。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互联网络和通信网络的分立已经不再必要。日本正在着手开发下一代网络——NGN。虽然实现三网融合,目前的电信、广电和互联网仍是各有各的网络,NGN所要实现的目标简单说来,就是消除这些网络的界限,整体更新为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实现各种服务的融合。NGN博采现有的电信、广电网络和互联网之长,它既具备传统电话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又像IP网络一样具有弹性大、经济划算的优点,而且比现在的互联网通信速度更快、通信品质更高、安全性更强。

三网融合还推动用户终端的融合。日本日益流行的信息家电就是传统家电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结合。 三网融合在日本面临的难题是有关法律的重整。富士通综合研究所执行顾问佐佐木一人在接受记者电子邮件采访时说,日本的通信产业和广电产业分属独立的法律体系,因此,以日本广播协会为代表的广电产业和通信产业迄今一直是“划界而治”,各自独立发展的。两个产业各有各的固有既得权益,在价值观和文化方面也存在差异。所以,当要推动通信和广电融合时,势必要涉及如何调整两者间上述种种的课题。另外,近年来出现的新服务超出了现行《广播法》和通信领域相关法律调整的范畴。日本国际通信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裘春晖介绍,日本总务省计划2010年向国会例会提交《信息通信法》的草案。这部法律将统一与通信和广电相关的《电波法》、《广播法》、《电气通信事业法》等9部现行法律,旨在打破条块分割,以创造一个通信、广电相关企业都能自由参与竞争的环境。

五、我国扩大试点

2012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介绍,今年将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推进国有资本向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调整集中,在收缩国有经济战线的同时做优做强一批国有企业。同时,将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要求,研究邮电、铁路、电信等领域的改革,今年要研究制定铁路体制改革的方案。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稳步开展输配分开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之上,扩大三网融合试点范围,推动广电、电信双向进入和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并进一步进行四网融合的试验。在现有的三网融合的基础上加入电网,成为四网融合,并已有试点。对变电站也进行三网合一技术的试验。这些都对三网融合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版权所有: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闽ICP备14008023号-1    联系电话:0595-22285575    邮箱:qzslkx@163.com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区田安路泉州市老年活动中心805、808室    邮编:36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14     技术支撑:泉州市万维网络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