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新闻动态

创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实践与思考

惠安县老科协

发布时间2014年9月4日  来源: 作者:  阅读2961次

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自2011年6月获批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惠安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及福建省《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有关精神,成立惠安台创园管委会,积极深化与台湾农业的交流,结合实际,科学编制创业园发展规划,围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贸易、休闲观光四大主导产业,编制了《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总体规划》,将创业园作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园区,建设范围由大港湾拓展至全县,合作产业由渔业扩大到农业,山地开发、休闲农业、科技合作等领域,推进多元化合作,推动了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

一、主要实践成效与做法

㈠加强协调,统筹谋划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为了协调工作专门成立了惠安台创园管委会,服务对台农业合作项目。设立综合协调,招商联络,产业发展3个职能组,抽调10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做到有址办事、有人办事。结合实际,科学编制创业园发展规划。落实职责,强化服务,帮助台商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㈡优惠政策,营造环境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惠安县出台了《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建设的若干意见》,从用地、用海、用电、用水、税收、融资等多方面给予优惠。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同时出台《台创园项目资金奖扶细则》,突出对台湾农业“五新”技术引进和转型升级项目的扶持。多渠道开展招商推介,围绕我县对台农业合作总体规划,组织招商资源调查,建立首批招商项目10个,编制惠安台创园“招商指南”。利用各种博览会平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㈢加大投入,改善基础

惠安县以原定核心区大港湾周边为重点,加强渔港、道路、排污、人工渔礁等设备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一是投入6500多万元,完成标准渔港建设。二是投入4400多万元整治海岸带资源。三是投入200万元建设人工鱼礁,培育大港湾近海渔业资源。四是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大港湾环湾路,为当地渔民及周边台企提供交通便利。五是投入300多万元支持台商投资项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园区基础设施。

㈣创新模式,拓展合作

针对惠安县对台农业招商资源紧缺的现状和闽台农业合作的新形势,管委会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转变传统的单纯吸引台商直接投资的观念,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闽台农业合作。一是政策引导。只要是开展对台农业合作,有利于两岸农民的,均给予优惠和扶持。二是扩展建设规划,推进多元化合作。三是探索对台农业股份制合作新模式,通过项目重组,盘活有限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四是注重品种技术推广。五是引导企业对接,发展“订单农业”、“来料加工”、“代理营销”等合作模式。如鑫海养殖场和葵花农场已取得显著成绩。

㈤技术交流,带动发展

几年来,惠安县积极拓展对台农业技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努力扩大台湾良种、先进管理技术等在我县的推广应用。先后邀请台湾农委会、台南农会、台湾养殖渔业发展协会、台中农会等农业专家来园交流指导,组织4批次人员赴台参观学习。葵花农场借鉴台湾经验,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我县休闲农业项目零的突破;慧峰、绿海等公司引进推广鲍鱼新品种15000万粒,带动海区养殖35万箱,富邦公司引进的技术,产品合格率由95%比例提升至99%,速冻效率提前3小时,提升了加工带动能力。为我县速冻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生产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二、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分析

㈠存在问题

一是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原以大港湾为核心,以海水养殖为特色,由于与泉州机场的规划选址相冲突,规划调整为以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贸易、休闲观光等为主导产业后,园区特色不突出,优势未能充分展现。适于对台招商的农业资源较少,招商引资难度较大。二是对台农业交流不够深入,档次较低,在交流机制上尚未形成共识,流于形式,两岸“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格局尚未真正确立。三是本园区起步较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与其他国家的创业园存在一定差距。四是引进的农业合作项目比同期各类经贸项目,无论是个数投资额都存在较大差距。在全县批准的台资项目中,农业项目仅占不足5%(8/170)。

㈡发展思路分析

1、发挥潜在优势,拓展合作空间

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下阶段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要围绕泉州市及惠安县城市发展目标,统筹全局,科学定位,立足资源现状及经济发展要求,发挥惠安的区位、经济、交流、资源和人文的五大潜在优势,以引导本地农业企业开展多元化对台合作为主,努力打造交流服务、合作创业、科技创新、产业创意四大平台,充分发挥创业园的窗口作用、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共同推动对农耕文明和农本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建设水平

要注重吸收、消化、创新相结合,发挥创业园在促进我县农业现代化方面的作用,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积极引进台湾高优品种、先进技术和专业人才,加大台湾“五新技术”推广力度,鼓励发展产品研发实验室和种业企业等高新项目入驻,重点是加快惠安县台湾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加强与省农科院、台湾科研机构的对接工作,夯实创业园科技支撑基础。

3、推进机制创新,提升管理能力

要进一步健全园区管理机构,设立服务中心,为台商台农提供高级全面的服务。应参照其他园区经验,着手筹备成立创业园经济开发公司,实现公司化运作,寻求更适合、更能为台湾农民兄弟所接受的工作机制。用好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为台企及对台合作涉农企业谋发展,切实维护台商权益。

4、政策保障支持,促进互惠互利

政府的支持在闽台合作中非常重要,无论是财政投入,甚至政策的保障支持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台农在大陆投资遇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比如土地问题制约、融资条件制约等等。作为国家级园区,要在关键问题上理顺两岸农业合作的机制,还需要中央和省一级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5、建立“绿色通道”,把握产品进出


当前,对台农产品进出口通关程序较为复杂,没有涉台进出口动植物检测“绿色通道”,制约了涉台农业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台湾名、优、特动植物苗种等高产值农业良种,两岸对台动植物进出口缺少简捷的“绿色通道”,影响了相关项目的进展,建议上级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好台湾良种引进的屏障问题。

版权所有: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闽ICP备14008023号-1    联系电话:0595-22285575    邮箱:qzslkx@163.com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区田安路泉州市老年活动中心805、808室    邮编:36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14     技术支撑:泉州市万维网络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