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中办发[1986]32号、[2005]9号)依法成立的老科技工作者组织,是我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科技队伍的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国老科技工作者人员总数已达600多万人,占全国在职科技人员总数的15%。福建省老科技工作者人数已达3.6万人,占全省在职科技人员总数的21%,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老科技专家所占比例则更大。针对我国科技队伍相对薄弱,特别是高级科技专家总量偏少的现状,如何充分发挥离退休老科技专家的作用,已成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课题。
2013~2014年,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承担泉州市科协资助委托的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13H09),组织开展泉州市及各县(市、区)老科协组织现状调研与新时期创新发展思路探索研究,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国老科协组织及其发展沿革
(一)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老科技工作者是我国老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长期的生涯中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在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其聪明才智不会因退休而消失,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满腔热情也不会因退休而减退。他们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1979年,重庆市率先成立重庆市退离休工程师协会,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中国出现了第一个由退离休科技人员组成的,以“老有所为”为宗旨的群众组织。随后,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江苏、福建、山东、湖南、广东、甘肃、宁夏以及成都、沈阳、济南、青岛、广州、西安等地,相继成立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团体。
1986年9月,为更好地发挥离退休科技人员的作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劳动人事部、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中国科协等7部委联合向党中央提出《关于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暂行规定》的报告。198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中办发[1986]32号文转发全国执行,有力地推进了全国老科技工作者团体的发展。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国家科委于1988年7月批准成立“中国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团体联合会”(简称“中国退科联”);1993年5月更名为“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简称“中国老科协”)。1990年2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中国退科联题词:“团结广大退离休科技工作者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再做贡献”。目前,中国老科协已成立行业分会18个,企事业单位团体21个。中国老科协理事会下设组织联络、科普宣传教育、科技咨询、财务与基金、国际联络、服务三农与扶贫、资源与环境等7个工作委员会。中国老科协秘书处下设办公室、组织联络部、科普宣传教育部、科技咨询服务部和《中国老科协通讯》编辑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成立省级老科协,并建立地市级老科协311个,县级老科协503个,乡镇老科协1198个,社区老科协772个,全国老科协会员总数约60万人。
(二)福建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福建省1983年7月15日成立“福建省退休工程师协会”,1991年7月13日更名为“福建省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协会”,1993年9月15日更名为“福建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目前,福建省老科协拥有个人会员12783人,成立行业分会、专委会17个,企事业单位老科协38个;秘书处下设信息宣传组、项目工作组、职称认定组、财务室等4个工作部门。全省9个设区市全部成立市级老科协,并建立县(市、区)老科协73个,乡镇、街道(社区)老科协112个。全省建立省、市、县级科普报告团196个。2013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老科协组织基本情况参见表1。
设区市
老科协
|
会
员
数
|
理
事
|
常
务
理
事
|
正
副
会
长
|
分 会
专委会
|
秘书处
驻 会
人 员
|
财 政
预 算
拨 款
(万元)
|
县 级
老科协
|
乡 镇
街 道
老科协
|
厦门市
老科协
|
549
|
33
|
13
|
4
|
8
|
5
|
25
|
1
|
0
|
福州市
老科协
|
289
|
61
|
23
|
12
|
6
|
4
|
20
|
12
|
14
|
泉州市
老科协
|
705
|
47
|
21
|
10
|
13
|
5
|
15
|
11
|
34
|
宁德市
老科协
|
186
|
46
|
19
|
12
|
5
|
7
|
15
|
7
|
32
|
莆田市
老科协
|
163
|
50
|
15
|
7
|
0
|
5
|
10
|
5
|
6
|
漳州市
老科协
|
232
|
80
|
28
|
9
|
5
|
2
|
20
|
8
|
0
|
龙岩市
老科协
|
298
|
47
|
14
|
9
|
8
|
5
|
30
|
7
|
0
|
三明市
老科协
|
130
|
34
|
10
|
9
|
9
|
1
|
10
|
12
|
18
|
南平市
老科协
|
273
|
35
|
16
|
10
|
6
|
3
|
20
|
10
|
8
|
表1 福建省设区市老科协组织基本情况(2013年)
(一)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组织结构二、泉州市老科协组织与现状分析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Quanzhou Association of Senior Scientists and Technicians,缩写QASST)成立于2000年9月30日,是全市离退休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跨行业、多学科、综合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的社会团体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本会的主要业务范围是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围绕泉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组织老专家参与产业规划编制及论证、工程项目、科技项目评审、科技决策咨询、成果评审鉴定、项目验收、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培训、科技开发、科技扶贫、医卫服务、职称认定等。泉州市老科协第一、二、三届理事会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是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组长,原泉州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正厅级巡视员。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现有会员705人,其中90%左右为高级职称专家。泉州市老科协由华侨大学分会、泉州师院分会、水利分会、公路分会、197地勘分会等5个分会和化工专委会、电子信息专委会、机械专委会、农林水专委会、地矿专委会,建筑专委会、医疗卫生专委会、文教专委会等8个专委会组成。老科协下设秘书处以及科技项目评估组、科普领导组、科技示范基地领导组、科技项目监理组、义诊科普组、职称评议组等6个工作小组和专家科普报告团。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历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如表2所示。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代表大会5年召开1次,每届理事会任期5年,每年召开1次理事会,2次常务理事会,每月召开1次会长办公会,讨论研究理事会重大事项。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协会日常工作。
图1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示意图
表2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历届理事会基本情况
届 别
|
理 事
|
常务理事
|
会 长
|
副 会 长
|
秘书长
|
副秘书长
|
名誉会长
|
顾 问
|
第一届
理事会
(2000.9.30)
|
32人
|
14人
|
王文泰
|
陈太平陈淑贤
杨逢平邓维星
蔡又中林文銮
|
张光铁
|
杨志强
魏隆福
黄清良
胡鼎水
|
施永康
李天乙
黄少萍
高厚生
|
何曼试黄通兴何泽坤
王宛生黄志毅程汉川
蔡友平李德文吕水抽
陈松柏王启明蔡弟镇
王荣平傅水发
|
第二届
理事会
(2005.12.18)
|
33人
|
17人
|
王文泰
|
陈太平马荣生
杨逢平林文銮
吴道明陈希远
陈淑贤李泽红
|
张光铁
|
吕俊加
郭维图
刘火若
|
郑道溪
朱明
林武
周子澄
潘燕燕
郑增辉
高厚生
|
何曼试何泽坤蔡友平
邓维星黄志毅李德文
王启明吕水抽傅水发
陈松柏王荣平蔡弟镇
|
第三届
理事会
(2012.10.30)
|
47人
|
21人
|
王文泰
|
马荣生吴道明
陈太平骆国金
吴中培李寿钊
傅子信许有容
洪泉益
|
李寿钊
|
吴顺天(兼)
郑其全(兼)
林亚平
李朝灿
|
|
陈永宝颜志煌颜细财
黄皓春何泽坤黄志毅
蔡友平李德文王启明
吕水抽傅水法陈丽春
吴金煌王清源
|
(二)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主要工作及其成效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自2000年成立15年来,在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泉州市科协的直接指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市离退休老科技工作者积极服务海西泉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服务效益,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10次被福建省科协、省老科协和泉州市公务员局、市科协评为省、市科协系统先进集体,获得泉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被泉州市科协授予首届十佳星级学会,2012年获泉州市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及学会发展创新奖一等奖。2014年被福建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八闽夕阳红,助力中国梦”先进集体。王文泰会长被中国老科协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1.加强自身建设,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协会
泉州市老科协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办发[2005]9号、闽委[2010]30号、泉委发[2014]7号文件精神,加强组织建设、能力建设、机制建设和条件建设。积极争取市财政局、市科协经费支持,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社科联项目经费资助以及民营科技企业等社会资助;每年举办学术年会,组织会员年度体检,构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协会。泉州市老科协现有会员705人,11个县(市、区)老科协共有会员3476人。2003~2013年,全市155名老科协会员获得福建省老科协高级技术职称资格认定,其中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主任医师等正高级62人,副高级93人。充分发挥离退休老科技专家作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积极发挥余热,服务泉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2.围绕泉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服务政府科学决策和经济建设
(1)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泉州市老科协会同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发挥老专家优势和作用,围绕泉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局和“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组织开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创新推进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泉州装备机械制造业、数控一代推广应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等系列调查研究150多次,提交建言献策近200份,编印《经济信息》160多期,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科学决策参考。其中《关于成立泉州市南翼新城规划建设管理协调机构的建议》、《关于整合泉港、泉惠石化工业区,做大做强石化产业的建议》、《关于加快建设“泉州食品城”的建议》、《泉州装备机械制造业产业发展调研》等50多份建议,获得泉州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被泉州市和县(市、区)政府主管部门采纳。建议引进中化集团到泉惠石化园区建设大型炼油厂;引进新加坡泰山石化仓储公司到泉港石化园区建设大型储运工程;建设泉州市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南安市霞美镇)等,已建成投产。推广应用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初见成效。《泉州市防震减灾工作建议》,特别是有关“石头房”改造的建议,引起泉州市领导及有关部门重视,市政府委托华侨大学、黎明大学对全市公共建设的抗震性能进行普查,并对“石头房”进行改造。汤祥辉高级工程师等人多次获得泉州市科技工作者优秀建议奖和泉港区政府“十佳金点子”奖励。
(2)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完成泉州市“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信息、食品、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专项规划编制51项,完成市、县(市、区)产业规划论证评审149项,推进泉州市经济建设快速持续发展。
(3)项目评审。受泉州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科技局和各县(市、区)委托,完成各类工程项目、科技项目、储备项目、招商项目和科技成果项目、科技奖励项目等评审1662项。此外,泉州市老科协水利分会、公路分会、197地勘分会和建筑专委会、地矿专委会,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完成水利、公路、地质、地矿和建筑工程评估、验收500多项。2013年,泉州市老科协被泉州市科技局确定为第三方监理机构,负责全市重大科技项目监理事务性工作。
3.组织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创业
围绕泉州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创业,组织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建筑建材、地矿等科技专家,深入各县(市、区)组织开展各类科技咨询服务3769人次,促进民营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创业和转型升级。指导福建宏远、福建金燕、福建祥业、石狮华宝等民营科技企业,申报国家、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开展产学研科技合作,开发竹纤维、海洋生物、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品,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2005年,泉州市老科协荣获泉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年,指导石狮协力海洋生物公司到泉港区进行异地技改扩建,投资1亿元,开发年产5000吨的海洋生物高科技产品卡拉胶及琼脂,年产值可达6亿元。
4.科技服务“三农”,助推新农村建设
(1)组织开展特色农业调研。2003年以来,指导南安市东田镇示范推广农村沼气综合开发应用,创建“海西沼气第一镇”。2005年提出《推广沼气综合开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建议,被泉州市政府采纳。市政府成立农村沼气办,配备专职人员,组织编制《2006~2010年泉州市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市财政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发展沼气。2013年,组织开展泉州市沼气发电产业化调研,其调研报告经林万明副市长批示后,2014年2月泉州市农业局组织制定《泉州市促进农村沼气发电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4年3~6月,泉州市老科协深入全市8个县(市、区)45个单位,组织开展泉州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调研,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2)组织开展科技扶贫行动。泉州市老科协农林水专委会与泉州市扶贫开发协会合作,指导德化县发展“三黑”(黑鸡、黑兔、黑山羊)、“三黄”(黄花菜、德化梨、油茶);永春县发展永春芦柑、永春冬瓜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帮助老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
(3)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泉州市老科协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建立6个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同时,组织开展纳米硫磺水溶液在鹌鹑、黑鸡养殖、永春芦柑、德化梨、永春冬瓜等农牧业示范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4)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创建省、市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省、市、县级科技计划项目,获得项目资助50多万元,申报获批泉州市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在国家级《农学学报》和中美联办的《亚洲农业研究》发表3篇星火科技学术论文。
5.科技助力民生工程,服务构建和谐社会
(1)组建科普专家报告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发挥老科协专家优势,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组建泉州市老科协科普专家报告团33名,创建泉州科技大讲坛,实现科普讲座常态化。全市老科协组织成立14个科普报告团(宣讲队),专家成员167名,举办科普报告讲座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近2000场,听众约25万人次。
(2)常年开展医学专家义诊。泉州市老科协医卫专委会老医学专家常年坚持参加泉州市助老服务中心和花桥宫专家义诊;同时与泉州市扶贫开发协会、市老区促进会等合作,深入革命老区村、山区贫困村进行专家下乡义诊赠药。全市老科协组织先后开展专家义诊200多场,受益群众5万多人次,深受基层农民群众欢迎。
(3)发挥余热,服务民办高校和民营医疗机构。泉州市老科协华侨大学分会、泉州师院分会和文教专委会100多名教授、副教授,受聘仰恩大学、黎明大学、泉州信息学院、理工学院、轻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等民办高校,成为我市民办院校管理与教学的主力军。文教专委会主任黄雪峰教授作为国际交流学者,到澳大利亚任教,传播中华文化;黄水看副教授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陈宇翔副教授荣获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郑元禄编著《矩阵论》81万字,由哈工大出版社出版,被收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郑国权研究员参加编纂出版《泉州传统戏曲丛书》,2006年荣获国家文化部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外,泉州市老科协一大批老医学专家受聘民办医疗机构,作为医学技术专家。
6.加强科普宣传,塑造老科协新形象
加强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福建电视台、泉州电视台、福建省委老干部局网站、中国矿业报、福建老年报、泉州晚报、东南早报、侨乡科技报和福建老科协通讯等,先后数十次宣传报道泉州市老科协组织的主要工作业绩。2012年,福建电视台“金秋栏目”推出“八闽银色人才英姿”系列报道,播出泉州市老科协组织6名老有所为的老科技专家的奉献业绩。2013年,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金秋栏目”和福建老年报以“科技奉献不老心,夕阳映照刺桐红”为主题,专题报道泉州市老科协的工作业绩;福建省委老干部局网站专题报道王文泰会长先进事迹。泉州晚报专题报道泉州市老科协会员陈宇翔副教授服务民办高校的工作业绩。泉州市老科协组织17份材料入选福建省老科协主编的《知识·信念·人生》丛书《群英芳谱篇》《项目集锦篇》《科普文萃篇》。
泉州市老科协先后编印《泉州老科协》会刊、泉州市老科协通讯、简报近百期,宣传报道老科协主要活动。2014年5月,经国家工信部网站备案系统审核通过,泉州市老科协开通信息网站(www.qzslkx.com)及专家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老科协网上信息服务工作。
(三)泉州市各县(市、区)老科协组织及其主要活动
泉州市现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 、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等13个县(市、区、管委会)。2002年8月,石狮市率先成立泉州市第一个县级老科协组织。2004年,鲤城区、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相继成立老科协组织。2007年,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2005]9号)文件和泉州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协、市老科协(泉人综[2007] 17号)文件精神,组织成立南安市、晋江市、惠安县、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老科协。为加强组织协调领导,全市11个县(市、区)老科协组织均由退休县处级老领导担任会长。近年来,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老科协还在条件较为成熟的乡镇、街道、县级医院、中学,建立34个基层老科协组织(工作站)。
泉州市各县(市、区)老科协基本情况见表3。
晋江市老科协办公条件、驻会人员和活动经费比较落实,全市建立5个专委会和23个基层工作站,现有会员492人。围绕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和转型升级,开展调研建言献策和科技咨询服务;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和各类科普宣传讲座300多场5万多人次。2013年创建晋江市老年义诊站,每月3天组织开展老专家义诊,已接诊5000多人次;每年编印《晋江老科协》会刊4期。2013年,晋江市老科协率先通过晋江市民政局“5A级”社会组织评估授牌。
表3 泉州市各县(市、区)老科协组织基本情况(2013年)
县(市、区)老 科 协
|
成 立
时 间
|
现 有
会 员
|
协会领导
人 数
|
秘书处
驻会人员
|
专委会
|
乡镇街道
老科协
|
财政拨款
(万元)
|
办公场所(㎡)
|
办 公 设 备
|
主要工作内容
|
石狮市
老科协
|
2002.8
|
207
|
12
|
3
|
8
|
9
|
5
|
40
|
电脑、电话、传真机、数码相机
|
调研献策、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服务
|
晋江市
老科协
|
2007.12
|
492
|
6
|
6
|
5
|
23
|
35
|
50
|
汽车、电脑、电话、传真机、复印机、数码相机
|
调研献策、服务企业、服务三农、科普宣传、专家义诊
|
南安市
老科协
|
2007.8
|
271
|
10
|
4
|
4
|
2
|
8
|
80
|
汽车、电脑、
电话、传真机
|
调研献策、科普宣传、服务三农等
|
惠安县
老科协
|
2007.11
|
230
|
5
|
5
|
6
|
|
8
|
40
|
电话、传真机、复印机
|
调研献策、服务三农、科普宣传、专家义诊等
|
安溪县
老科协
|
2004.11
|
146
|
8
|
4
|
5
|
|
5
|
50
|
电脑、电话、传真机、复印机
|
调研献策、科普宣传、服务三农、技术培训、专家义诊
|
永春县
老科协
|
2004.9
|
1399
|
13
|
3
|
8
|
|
10
|
30
|
汽车、电脑、
电话、传真机
|
调研献策、服务三农、科普宣传、专家义诊等
|
德化县
老科协
|
2004.5
|
131
|
7
|
3
|
6
|
|
4.3
|
20
|
电脑、电话、
传真机
|
调研献策、服务三农、科普宣传等
|
鲤城区
老科协
|
2004.10
|
69
|
6
|
1
|
4
|
|
0.8
|
10
|
电脑、复印机
|
科普宣传等
|
丰泽区
老科协
|
2007.12
|
325
|
6
|
|
|
|
1
|
|
|
科普宣传等
|
洛江区
老科协
|
2007.11
|
105
|
4
|
|
4
|
|
1
|
|
|
服务三农、
科普宣传等
|
泉港区
老科协
|
2007.12
|
101
|
5
|
3
|
3
|
|
3
|
50
|
电脑、电话、
传真、复印机
|
服务三农、
科普宣传等
|
石狮市老科协建立8个专委会和9个乡镇、街道老科协组织,现有会员207人。吴彦南会长主持开展调研献策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创业。黄文龙、汤铸先老专家获得11项中国专利。黄文龙高级工程师研发污水深度处理循环回用工艺技术,荣获中国老年创新发明推介优秀项目奖,在6·18项目成果交易会成功对接,签约合同375万元,并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
南安市老科协建立4个专委会和2个乡镇老科协,现有会员271人,卓金钳会长等围绕南安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开展调研建言献策。《关于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调研与建议》、《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南安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进城市科学管理的思考与建议》等15篇调研建议,获得南安市领导批示,被南安市政府采纳,3次荣获泉州市科协优秀建议奖。
惠安县老科协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组织科技服务“三农”,开展甘薯、花生、蜜芋、黄秋葵等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举办科普讲座和医学专家义诊100多场,受众2万多人次。
安溪县老科协组建制茶专家服务团,举办安溪铁观音乌龙茶栽培技术培训与制作工艺大讲堂,培训茶农2万多人次。苏兴茂高级工程师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叶金练主任医师主持开展临床医学科研,2次获得安溪县科技进步奖。胡云豹热心组织社会各界助学372人131.9万元,被授予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永春县老科协组织农业专家指导柑桔、冬瓜生产和纳米硫磺水溶液示范应用;组织吴金祺、周来兴主任医师等医学专家开展老年养生保健讲座及科普宣传等150多场,受众3万多人次,培训乡村医生359人。
德化县老科协组织开展科普宣传讲座100多场,受众2万多人次。叶德新高级农艺师积极开展德化梨栽培技术示范服务,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个人。王挺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积极撰写林业科技论文,多次获得省、市优秀论文奖。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陈合中创作陶瓷作品,11次荣获国家级金奖及福建省金银铜奖。
(四)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发展瓶颈问题剖析
对照中办发[2005]9号、闽委[2010]30号、泉委发[2014]7号文件要求,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在总体上逐步发展并取得良好社会服务效果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凾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老科协组织发展不平衡,市级老科协分会、专委会工作不平衡;各县(市、区)老科协组织发展不平衡;二是与龙岩市老科协等其他设区市老科协比较,泉州市老科协财政年度拨款经费偏少,且缺少事业编制的年轻专职驻会工作人员。三是多数县(市、区)老科协组织办公经费、办公场所、设施条件和驻会专职人员明显不足;个别区级老科协目前尚无专项经费、办公场所及专职驻会人员,难以正常开展工作,这与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很不相称。四是老科技工作者总体入会比率偏小;现有老科协会员多数年龄偏大,70岁以上居大多数;部分年老会员参加协会活动较少,无法继续发挥余热。五是乡镇、街道基层老科协组织发展缓慢等等。
三、老科协组织可持续发展经验总结
综观中国老科协组织成立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老科协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归根结底主要集中体现在“主动作为,有为才有位”。
1.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是发展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老科协组织要可持续发展,加强自身建设是基础,提升服务能力是核心。首先是加强思想建设,激发广大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积极性和奉献精神。同时,强化组织建设、能力建设、条件建设。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参加高级技术职称资格评审认定,挖掘老科技专家潜能,为其发挥余热,再作贡献创造服务平台。
2.主动有效作为,赢得社会认可是发展关键
老科协组织充分发挥其学科齐全、专家众多、经验丰富、熟悉当地情况等综合优势,紧密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主动采取调查研究、建言献策、项目评审、科技咨询、科普讲座等形式,有效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三农”、服务社会,助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各级领导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这是老科协组织永续发展的关键。
3.确保活动经费,增强发展动力是必要保障
建立日常活动经费财政拨款长效机制,同时积极争取各级各类项目经费资助和社会赞助以及协会自身科技咨询服务合法收入,确保足额财力支撑,这是老科协事业蓬勃发展的必要保障。
4.加大科技宣传,营造良好环境是发展条件
加强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树立新时期老科协新形象,并建立激励机制,优化老科协组织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探索
200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中办发[2005]9号)指出:我国广大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奋斗在教育、科研、文化、卫生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继续发挥好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老专家的作用,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老科协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2011年5月27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祝词中指出:中国科协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科协组织要继续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繁荣和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普及和推广,更好地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致力于促进科技人才成长和提高,更好地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着眼于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友,更好地加强自身建设。科协工作是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科协工作的领导。要更加重视发挥科协组织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独特作用,重视发挥科协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引导支持科协所属学会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化服务职能。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思想,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2013年5月,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中国科协年会,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中国梦奋力创新创造。科技工作者有知识优势,要积极履行科技服务的社会责任,为地方科学决策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追求中国梦,实现中国梦,既是历史的重任,更是时代的召唤。实现中国梦,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包括离退休老科技工作者继续发挥余热,再作贡献。这就为老科协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新机遇。
2.党中央国务院决策规定为老科协服务提供法律政策依据
201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培育、支持和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运行规范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发挥科技社团在科技评价中的作用,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做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2013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六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教育;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提供咨询服务;依法参与科技开发和应用。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简政放权。同时强调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等社会组织。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按规定需要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水平评价的,国务院部门依法制定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由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具体认定。”
老科技专家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科协组织是重要的科技社团组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为老科协组织发挥余热,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服务社会提供了法律政策保障。
3.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老科协组织发挥作用指明方向
2013年10月23日,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关于深入实施学会能力提升专项的通知》(科协发学字〔2013〕51号)提出:学会作为服务社会管理的重要协同力量,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地位超脱等天然优势。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抓住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遇,发挥学会优势,提升能力,拓展功能,团结科技工作者深入参与社会管理,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化服务职能,主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增强学会的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引领我国科技社团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根据学会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坚持自我发展和政府支持相结合,着力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打造一批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成效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示范性学会,切实把学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现代科技社团,使学会逐步成为提供科技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成为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协同力量。
2010年9月26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闽委[2010]30号)提出,充分认识科协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和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协是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发展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是国家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柱。强调充分发挥科协在推进福建跨越发展中的四大重要作用:即充分发挥科协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造就科技人才、参与决策咨询和社会管理服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作用。
2014年5月7日,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泉委发[2014]7号)提出,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充分发挥科协在推动泉州加快创新转型中的15方面的作用以及加强和改进对科协工作领导和指导的10项政策措施。
老科协工作是科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协、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泉州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新时期老科协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国家科技进步法、科学普及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办发[2005]9号文件、中国科协、福建省、泉州市关于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技服务社会为宗旨,开拓创新,主动作为,组织实施“4455”工程。即加强4项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能力建设、条件建设;促进4项提升:提升协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五个目标:构建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效果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示范性协会;充分发挥新时期老科协组织的五大作用:融合老科技专家正能量的聚宝盆、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倍增器、服务科技决策咨询的智囊团、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推进科技教育普及的专家库。积极服务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城,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各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老科协组织的领导和指导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中办发[2005]9号)明确提出:高度重视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社团组织的作用,积极支持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支持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老专家进一步发挥在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中的服务和推动作用,发挥在培养教育下一代中的示范和教育作用。政府开展的有关人才培养、项目开发、服务咨询等活动,可邀请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社团组织参加或承办。根据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可聘请离退休专家参加重大工程立项、重要政策制定的决策咨询;组织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育培训、技术咨询、科技开发、科技扶贫、医疗卫生服务等活动。
2013年,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批转福建省老科协《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开发老科技人才资源的简况和建议》,要求省委常委、秘书长叶双瑜牵头落实相关建议;省长苏树林批示“支持老科协工作,发挥好老科技工作者作用”;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姜信治批示“老科技人才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我省在这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应当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好”;省委常委陈桦批示:“我省各级老科协和广大老科技工作者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要继续支持老科协组织发挥作用”。2014年3月5日,福建省政府副省长洪捷序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听取福建省老科协工作汇报,研究支持开发老科技人才资源。洪捷序副省长指出,我省科技人才资源缺少,离退休老科协人才资源是人才资源的一部分,有效开发这批科技人才资源是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他要求省直有关部门要统筹协调,研究制定支持措施,充分发挥老科技人才潜能,进一步加快老科技人才资源开发,进一步助推我省经济发展。
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是科学技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科技工作者是我国科技队伍的一部分,老科技人才是重要的人才资源。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发[2005]9号文件、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闽委[2010]30号)和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老科协工作的批示以及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泉委发[2014]7号)精神。根据苏树林省长关于“支持老科协工作,发挥好老科技工作者作用”的批示和福建省委、泉州市委文件关于“进一步支持学会创新发展”和“确保科协经费足额到位”的有关规定,充分认识老科协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推动作用,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培养教育青少年一代的示范和教育作用。切实解决老科协组织活动经费不足以及办公场所、办公条件和驻会专职人员等困难问题,促进老科协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保障老科技专家发挥余热,为构建海西创新型泉州再作贡献。
2.开拓创新,老有所为,构建创新型服务型协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强调,全国科协系统要按照党中央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体推进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工作、决策咨询、组织建设“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中国梦奋力创新创造。
老科协工作,关键在组织、基础在会员,生命在活动,宗旨在服务,发展在能力,核心在创新。为推进老科协事业可持续发展,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必须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全面提升协会综合能力。组织实施加强四项建设,促进四项提升,实现五个目标,发挥五大作用的“4455”工程。首先,重点吸纳65岁以下相对年轻的高级职称老科技专家加入老科协组织,充实加强分会、专委会领导力量;积极拓展黎明大学、民办高校分会和规模大镇基层老科协组织,扩大老科协组织覆盖面。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服务,主动承担各级各类项目委托,积极争取民营科技龙头企业和社会力量资助,增强老科协发展动力。充分发挥泉台“五缘”优势,加强泉台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创造条件,申报民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塑造新时期老科协新品牌。
3.发挥科技优势,主动作为,拓展服务范围
老科协组织具有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应适应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新形势,主动作为,拓展服务范围。总体思路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做好五大服务领域。
(1)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泉州市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中心城市,围绕构建国家级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海丝战略先行区、国家级生态市等工作大局,主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包括围绕泉州市“国字号”工作大局和社会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协助制定地方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编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执行情况评估;重大项目评审论证及验收评估;重大科技项目监理;科技成果鉴定和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科技人才评价;科技载体评估;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科学决策咨询等。
(2)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和转型升级。指导民营企业制定发展规划;产学研科技合作;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成果引进转化;科技人才引进;科技新产品开发;技术标准制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成果和专利申请;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等。
(3)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围绕构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台湾农业技术推广交流中心、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指导农科教产学研科技合作;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农业科技成果和“五新”技术示范;培育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等。
(4)服务社会民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组织开展科普宣传讲座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传播科学思想,传递科学方法、传授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民办高校管理与教学;服务民营医疗机构,组织医学专家义诊等,助力构建海西美丽幸福泉州。
(5)服务会员,构建老科技工作者之家。创建老科协信息网站及网络服务平台;组织老科协会员申报高级技术职称资格评审认定;维护老科协会员的合法权益,增强老科协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的正能量,助推老科协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主要参考文献13篇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