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动态要闻

实现零突破!中国自研新型类脑计算芯片首登《自然》杂志封面

发布时间2019年8月2日  来源: 作者:  阅读2118次

       据悉:中国新型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已作为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封面文章发表,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对于《自然》论文零的突破。


       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是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施路平团队近日发布的研究成果,是世界上首个既支持脉冲神经网络又支持人工神经网路的人工智能芯片。

       13年前,正在新加坡科学院数据存储研究院从事信息存储的施路平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大胆设想在今天不仅成为了现实,还登上了8月1日发表的《自然》封面。谈及当下最热的话题,人工智能无疑是其中之一。要想抓住发展人工智能的机遇,必须在核心芯片上做到自主可控。近日,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教授施路平团队研发了一款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有望促进人工通用智能发展。“该芯片是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自然》论文零的突破。”谈及该成果,团队成员充满骄傲。

        脑科学的研究机理是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机器理解与计算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说,该研究带有明显的学科交叉属性,比如信息科学、神经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而这也是施路平十多年来感受颇深的地方。“发展类脑计算芯片是个世界性难题。它真正的挑战不是科学,也不是技术,而是多学科融合。”施路平介绍,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依托精仪系联合计算机、电子、微电子、自动化、材料和医学院7个相关院系共建,学校从一开始就为类脑计算中心制定了多学科融合引领新方向、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战略。此次论文共同作者来自6个院系,其中共同第一作者就来自精仪、生物工程、自动化和计算机4个系。施路平表示,类脑计算中心科研人员将按照清华大学“顶天立地做研究”的思路,专注基础科学技术突破。其中,类脑计算中心孵化的北京灵汐科技将直接面对市场应用进行开发。“未来,‘天机芯’将由灵汐科技负责推向市场。”他说。面向未来,他心中充满愿景。团队将利用多学科融合引领类脑计算发展,培养类脑计算一流人才,通过产学研用结合,争取使我国在类脑计算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进而推动人工通用智能发展,赋能各行各业。

        第一代“天机芯”由施路平团队于2015年设计,并于2017年推出第二代“天机芯”。据报道,第二代“天机芯”的密度相比于IBM的TrueNorth 芯片提升20%,速度提高10倍,带宽提高100倍。


版权所有: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闽ICP备14008023号-1    联系电话:0595-22285575    邮箱:qzslkx@163.com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区田安路泉州市老年活动中心805、808室    邮编:36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14     技术支撑:泉州市万维网络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