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2017年第1期

《泉州老科协》2017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6日  来源: 作者:  阅读3234次






·法规政策·

 

中共泉州市委  泉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人才“港湾计划”的若干意见

泉委发﹝2017﹞6号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泉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人才优先发展服务、支撑、引领产业发展。根据中央、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有关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实施人才          

“港湾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推动人才工作由“服务支撑产业”向“引领产业发展”升级,让人才在推进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与泉州共成长,体现自身价值,增强获得感,打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过得好”的梦想港湾、事业港湾、生活港湾。

    ——坚持“两个规律”。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照市场供求关系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环境,构建人才创造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分配机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精准把握各类人才特点,创新人才成长的要素保障。

    ——突出“两个主体”。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保障用人主体在人才评价以及培养、引进、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以人才主体为中心,充分尊重人才的市场价值取向,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内生动力。

    ——深化“两个创新”。着力解决人才工作的根源性问题,深化体制创新,理顺政府、市场、用人主体关系,明确各自功能定位,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完善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深化机制创新,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服务机制,加快构建以集聚实体产业人才为核心的人才制度体系。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健全完善充满活力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形成系统高效、开放共享的人才成长生态链。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更加浓厚,人才的贡献和价值在社会中得到充分尊重,公平公正的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环境更加健全,为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发挥产业聚才优势。立足实业兴市,构筑“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格局。对纺织鞋服、建材家居、食品等优势产业,重点围绕融合新技术、创新新模式、催生新业态进行引才聚才;对石油化工、机械装备、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重点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集聚进行引才聚才;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产业进行引才聚才。力争到202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00万人,占全市人口总量的比重达到23%。

    ——打造人才创新基地。发挥泉州“多区叠加”政策联动优势,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改革动力,在人才管理、投资融资、股权激励、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打造政产学研用跨界协同创新平台,有效整合科技孵化器、风险投资、科技金融、科技园区以及商业模式培训等配套资源,推动人才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实现人才创新价值。力争到2020年,全市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达到17%,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人才贡献率达40%。

    ——共创人才幸福家园。厚植海纳百川、爱拼会赢的泉州文化,把制造业大市、深厚文化底蕴优势,融入人才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激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基因。加速改善宜居宜业城市环境,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吸引人才共建共创共享美丽幸福泉州。

    三、主要措施

   (一)创新责任明晰的人才管理体制

    1.转变人才管理方式。坚持政社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推动政府人才管理职能由微观向宏观转变。推进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建立政府人才工作服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清除影响人才发展的制度藩篱。优化人才公共服务流程,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效率。

    2.改革编制和岗位管理。改进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行备案制管理。在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试行“人员控制数”管理。探索实行高层次人才专编专用管理规定。建立人编捆绑、人走编收的编制周转池制度。允许在专业性较强的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设置特设岗位,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3. 培育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整合市县两级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构建统   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出台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鼓励引进高端人才中介、人力银行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强化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健全诚信体系,规范第三方评价,建立失信惩戒机制,营造法制规范、公平公正的人才市场环境。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职能。

    4. 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行业龙头企业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以用人主体的评价为主导,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企业人才突出以实绩为主要依据的市场化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突出同行认可、推广第三方评价,技能人才突出企业和行业组织自主评价,支持建立以赛代评、以赛促评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引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市场化评价要素。加强评审专家数据库建设,建立评价责任和信誉制度。

   (二)健全务实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

    5. 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完善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和认定规定,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的精准引才模式,重点引进1000名以上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100个以上高层次人才团队。对近3年内引进到我市的高层次人才,按照不同层次分别给予10~200万元的补助资金;对近3年引进到我市的高层次人才团队,给予100~300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对引进到我市三年以上且拥有持续创新成果的高层次人才(团队),给予滚动支持。对有突出贡献和重大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可根据实际需要,“一事一议”追加支持。确认为市引进人才(团队)的,支持申报中央、省级人才项目,发挥政策叠加扶持的乘数效应。

    6. 改进人才引进方式。健全人才需求预测定期发布制度,发挥各类引才平台和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常态化开展引才引智工作。成立引才工作组,建立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联动机制,实现引资、引技、引智并举。依托重大商贸活动扩大引才视野,探索实施重大引才活动服务外包。注重柔性引才,支持引导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海外博士等专家来泉考察,进行技术项目对接。

    7. 畅通海内外引才引智渠道。发挥“海丝”先行区和港澳台侨资源丰富的优势,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布局,与部分“海丝”沿线国家地区共建人才协同创新联盟,探索建设离岸(异地)人才创新中心,适时举办国际性的人才交流活动。支持建设台湾青年创业基地,积极搭建对台技术合作、人才培养平台。主动对接留学人员组织以及海外泉籍团体、侨亲社团,建设一批引才联络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与境外专业机构搭建合作平台,推动高新技术研发成果在境内转化。

    8. 建立人才举荐制度。发挥专家信誉和专业权威,组建由海内外各行业杰出人才组成的举荐专家库,建立举荐制度。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凡经举荐专家推荐的高层次人才,可采取简便灵活方式认定为我市相应层次的高层次人才,享受相关政策待遇。建立举荐质量分析制度,动态调整专家库举荐成员。

   (三)推进更加精准的人才培养工程

    9. 实体产业人才“领跑工程”。坚持创新驱动振兴实体经济,着力培养领跑实体产业转型升级、改革突围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落实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专项计划,建立覆盖国有、民营、外资企业的开放式培训平台,推动企业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突出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主动呼应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打造企业大学、继续教育基地、产学研载体等人才培养平台。鼓励人才自主选择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面向需求的应用研发,充分发挥核心技术人才在创新驱动和创业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围绕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加大对金融人才和团队的培养支持力度,加快设立泉州金融研究院,着力培养一批精通基金、证券、债券、保险、信托、创投等多元金融服务的专业人才。

    10. 技能人才“支撑工程”。大力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加快培养支撑泉州制造、泉州创造的技能人才队伍。创新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推行企校“双主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校企联合培养试点。抓好产业技工培养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建成50个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组织开展“泉州工匠”评选。支持行业协会、企业和院校举办职业技能竞赛,鼓励优秀技能人才参加国内外职业技能大赛。组建技能人才协会,搭建技能人才切磋技艺、展示才华的舞台。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依托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11. 社会事业人才“保障工程”。立足补齐城市软环境“短板”,重视抓好教育、医疗卫生、城市规划建设、新闻网络、社会工作等社会事业人才队伍培养。实施“桐江学者奖励计划”,支持高校重点学科设置特聘教授岗位。鼓励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对符合条件、从事科技类基础前沿研究的高层次人才,给予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实施教育名师培养工程,建立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和“双师型”职教名师队伍。瞄准建设福建南部区域医疗中心目标,集中培养100名以上高层次卫生人才、1000名以上卫生骨干人才、10000名以上基础性卫生人才,支持建设一批临床重点学科。适应做大做强环湾中心城市要求,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下大力气培养一支层次较高、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优秀人才队伍。适应媒体深度转型与融合发展需要,突出讲政治、精业务、善管理、会经营,抓好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骨干人才培养,持续强化新闻网络媒体的正面舆论引导作用。重视抓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扶持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培育一批市级以上民办社工服务机构。

    12. 特色文化人才“传承工程”。发挥千年古城、“海丝”起点、东亚文化之都的独特优势,做好南音、梨园、高甲、木偶、瓷雕、石雕、木雕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发扬,通过培育文化名家、工艺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以及资助传习活动、扩大对外交流等有效做法,培养一批具有浓郁泉州特色的文化人才。坚持特色文化传承发扬与推进古城保护、建设海丝重要门户城市紧密结合,依托人才培养、文化传播,活化海丝基因,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释放泉州重才识才的城市底蕴,彰显泉州爱才敬才的城市特质,提升泉州聚才留才的城市魅力。

   (四)构建要素齐全的人才价值实现平台

    13. 支持产学研用平台建设。采取“一院(所)一策”办法,支持县(市、区)差异化引进产业急需的国内外科研机构及技术转移机构来泉设立分支机构,加大对现有科研院所的扶持力度。推广公办专营、民办公助、企办补贴等模式,整合建设10个以上“国字号”创新平台,100家公共技术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1000家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效嫁接源头创新,实现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转化。推动院士、专家、博士后等工作站建设,积极转化应用科研成果。鼓励开展人才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以及技术供需对接、交流、展示、洽谈等市场活动。建立科技公共服务联盟以及跨界融合的“互联网+”平台,推动创新资源协同共享。探索推广“创新券”,对人才使用仪器设备、购买科技服务、进行创业孵化等定向补贴。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

    14. 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按照“创业主体大众化、孵化主体多元化、建设运营市场化、创业模式多样化”的要求,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采取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方式,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吸引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人才。力争5年内建成50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依托本地高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开设创客教育课程试点,支持建设创客实践室。招募一批资深创客、知名创客以及企业家、技术专家,组建志愿创客导师队伍。

    15.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坚持专业群和产业群对接,推动本地高校、职业院校根据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需求进行专业学科设置,鼓励本地高校、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施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工程,未来5年内组建8个职业院校联盟、10个市级职教集团,建设一批服务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群,实现专业群基本覆盖全市重点产业。强化高校科研创新资源引入,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产教基地,促进实体经济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16. 打造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紧扣实体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层次较高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学术组织、高校在泉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论坛、科技峰会,搭建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汇聚泉州产业发展需要的前沿性高端智力资源。

   (五)实行科学管用的人才激励办法

    17. 完善人才奖励资助政策。鼓励和资助各类人才参加学术交流、进修培训。支持各行业人才参加所属领域省级以上荣誉奖项评选,对获奖者给予叠加奖励。强化对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对用人单位实施的、由高层次人才主持研发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择优给予资金补助。定期举办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建立健全人才荣誉制度,对有重大贡献的各类人才,授予泉州建设功勋荣誉称号。

    18. 改进人才收入分配。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全市知识产权大维权平台,提高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能力,为创新人才提供公益性、专业性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鼓励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试行协议工资、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支持企业对科研、管理等骨干人才实施股权、期权激励。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成向创新团队或个人倾斜。

    19. 改进科研人员管理办法。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科研院所在编科研人员因公出国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实行区别管理,简化审批程序,不列入国家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批次限量管理范围。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在科技型企业兼职并按规定获得报酬。

    20.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探索在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开展职称自主评聘试点。出台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直聘办法。对引进的高层次留学人才,可将国(境)外专业工作经历、学术或专业技术贡献作为参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依据,不受本人国内任职年限限制。对业绩突出、成果显著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可打破学历、任职资历要求,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申报参加职称评审渠道,实现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对待。

   (六)创造优质高效的人才服务环境

    21. 构建综合式的人才服务平台。整合相关部门人才服务职能,构建全市统一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开通人才服务专线,实行“一站式”受理、办结、答复制度,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业务办理等“一揽子”服务。规范市、县两级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运作,完善市高层次人才网,创新市县联动、便捷高效、线上线下结合的人才服务模式,简化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22. 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制定高层次人才安居暂行规定。对市级认定且在泉无住房的高层次人才,按照不同层次分别提供5~80万元的购房补助,或最长免租10年的人才周转房。对第一层次人才在我市全职工作满10年,可无偿获赠所居住的周转房。支持各县(市、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建设人才公寓,或者从现有库存房源中筹措一批人才住房、人才周转房,多渠道强化人才住房保障。鼓励用人单位向人才提供安家补贴、购(租)房补贴。对新引进的人才,缴存、提取住房公积金享受市民同等待遇。

    23. 优化人才子女就学政策。完善高层次人才子女来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优惠政策。市级认定的第一、第二层次人才,其子女可按个人意愿选择在全市范围内的优质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第三、第四层次人才,可安排其子女到人才居住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县(市、区)优质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第五层次人才以及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其他人才,其子女由工作单位所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妥善安排到条件较好的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支持创办1~2所国际学校,支持优质民办学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成立高中国际部,为高层次人才子女提供国际化的教育资源。

    24. 统筹解决人才配偶就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配偶需要就业的,根据原就业情况和个人条件,由用人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优先推荐就业。其中配偶原属在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可考核聘用到用人单位所在地专业对口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工作。

    25. 提升人才医疗保障水平。市级认定的第一层次人才,可享受一级医疗保健待遇;第二、第三层次人才,可享受二级医疗保健待遇。每年组织高层次人才免费健康体检。在市内三级医院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预约诊疗。推动具备条件的医院、诊疗中心与国内外保险公司合作,加入国际医疗保险直付网络系统。

    26. 完善外籍人才管理服务。健全外国专家管理服务机构与职能设置,探索实行来泉外籍人才统一归口、分类管理制度。改进外籍人才工作签证、居留等审批服务。建立外籍人才服务专员制度,设立外语志愿者服务平台。

    27. 加强对人才的团结教育引导。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凝聚人才作用。制定加强党委联系专家工作意见,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市情省情国情研修,增强认同感和向心力。完善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畅通各类人才建言献策渠道,充分发挥新型智库作用。建立高层次人才休假疗养制度。搭建高层次人才“群英会”,推动创新创业人才与创投机构、用人企业进行资智、企智对接。经常性举办以“筑梦港湾”为主题的高层次人才沙龙活动,提供常态化的沟通交流平台。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把实施人才“港湾计划”作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履行好“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职责,确保“港湾计划”落地见效。要改进党管人才方式方法,清晰党委和政府人才工作职能部门职责,将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列入相关职能部门“三定”规定。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人才工作职能科室,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各县(市、区)要保证人才办配备充足的工作力量;乡镇(街道)要将人才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分工,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和园区设立人才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要树立全市人才工作“一盘棋”理念,共享资源、抱团发展,做大做强人才项目和活动品牌。

   (二)落实工作责任。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牵头制定“港湾计划”任务分工方案,加强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建立协调落实、督查督办和成效评估机制,并确定一批人才工作直接联系点。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根据任务分工,采取项目化管理的方式,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要将“港湾计划”纳入年度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严格考责问责,确保责任落实。

   (三)保障资金投入。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金融支持”的方式,多渠道解决人才“港湾计划”的经费保障问题。加大人才工作财政投入力度,做到实施重大建设工程和项目时,统筹安排人才开发培养经费。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推动市县两级设立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风险投资进入人才科技创新领域。支持设立科技支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创业融资提供无需担保抵押的平价贷款。完善人才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优化补偿比例、放宽条件设定,对人才创业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符合条件的给予信用贷款和贷款担保支持。

   (四)注重宣传引导。健全完善市县联动的宣传工作机制,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宣传,让“港湾计划”深入人心。加强优秀人才和工作典型宣传,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推动各方面的人才尽展其长、各得其所。

    本意见与我市此前出台的政策有重复、交叉的,按照从新、从优原则执行。

                            中共泉州市委    泉州市人民政府

                                    2017年2月17日

 

 

 

 

 

 

 

 

·领导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信任知识分子

    据新华社北京2017年3月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伟大的事业,决定了我们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更加需要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参加看望和讨论。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知识分子。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

    习近平强调,全社会都要关心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氛围。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同知识分子打交道,做知识分子的挚友、诤友。要充分信任知识分子,重要工作和重大决策要征求知识分子意见和建议。对来自知识分子的意见和批评,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要热忱欢迎,对的就积极采纳。即使个别意见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也要多一些包涵、多一些宽容。要为广大知识分子工作学习创造更好条件,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遵循知识分子工作特点和规律,让知识分子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把自己的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习近平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自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始终坚守正道、追求真理,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实践,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不断增加知识积累,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攀登创新高峰。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妥善应对、合力攻坚。大家要紧扣“十三五”规划实施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就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深度调查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

 

总理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2017年1月9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刚才,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赵忠贤院士、屠呦呦研究员和其他获奖代表颁了奖。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科技战线大事喜事多、创新成果多。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颁布施行,面向2030年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部署启动,科技体制改革和管理方式创新加快推进,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制定实施,有效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不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试验室成功交会对接,航天员实现中期驻留,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使用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再次刷新世界纪录。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更加显现。中国创新令世界瞩目、让人民自豪。中华大地在创新中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已到了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我们要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紧扣经济社会需求,在战略必争领域前瞻部署、超前研究,推进国家科技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主力军作用,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鼓励从事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可以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创新领域。推动开放式科技创新,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利用互联网等新平台新模式,加强产学研协同,集聚优化创新要素,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效率。

    我们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必须充分尊重科技人才,保障科技人才权益,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要深入推进科技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行科研管理清单制度,实施更加方便简约有效的规则,赋予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大的科研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要加大成果处置、收益分配、股权激励、人才流动、兼职兼薪等政策落实力度,使创新者得到应有荣誉和回报,增强科技人员的持久创造动力。

    我们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创新的根本力量。我们有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这是我国发展用之不竭的最大“富矿”。要不拘一格用好各方面创新人才,集众智、汇众力,提高社会创新效率。既要支持专业人才在创新上不断突破,也要激发普通民众的创造潜力;既要支持本土人才勇攀高峰,也要吸引海归人才、外国人才来华创业创新。我们要以海纳百川、求贤若渴的气度,为各类创新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大空间、更广阔的舞台。

    我们要全面提高创新供给能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各行业各领域覆盖融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新动能既来自新兴产业成长,也来自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我国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方兴未艾,对这些产业要审慎监管,使之健康发展。同时,要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升级,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要实施普惠性创新政策,落实和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措施,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创客合作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推广“小核心、大协作”的“双创”模式,促进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开发齐头并进,重点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和助力破解医疗、环保等领域民生难题,大力研发新品、多出优品、打造精品,着力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和“中国创造”的影响力。

    我们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和激励创新。要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构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体系,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使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有力的保护,使知识产权更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努力营造支持创新、追求卓越的社会氛围,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让人人皆可创新、处处是创新之地,促进科学创新精神与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相结合,形成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同志们,朋友们,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决定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倍加珍惜荣誉,切实担当使命,奋力创造辉煌,推动科技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节选)

——2017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一、2016年工作回顾

    强化创新引领,新动能快速成长。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落实和完善“双创”政策措施。部署启动面向2030年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设6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2.08%。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技术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上升到56.2%,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二、2017年工作总体部署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二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三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四是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五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三、2017年重点工作内容

    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切实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落实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体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实施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广聚天下英才,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定能成就创新大业。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制定新兴产业监管规则,引导和促进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新兴产业统计。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的信息网络。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完善制造强国建设政策体系,以多种方式支持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蓬勃生机。

    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的现实渠道,要不断引向深入。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使各类主体各展其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使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

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夯实质量技术基础,强化质量监督,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调研报告·

 

关于做好规划加快发展杜仲产业的建议

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杜仲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药用树种,全国现有种植面积约500万亩,占世界杜仲资源总量99%以上。杜仲树叶、树皮、雄花、果皮、果仁可以开发生产医药、保健品、功能饮料、饲料和特种橡胶。其用途十分广泛,综合价值很高,已引起日本企业家和我国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2011年国家发改委颁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将“天然橡胶及杜仲种植生产”列为鼓励类项目。2014年12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号),明确将杜仲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木本油料树种。201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启动天然橡胶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16年12月国家林业局印发《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把杜仲产业作为加快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扶持发展,保障我国橡胶工业安全、生态安全、粮油安全、促进国民身体健康、改善国民身体素质、实现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杜仲橡胶提取和杜仲资源综合利用为杜仲产业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促进杜仲产业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新型化有序发展。201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特色经济林等绿色产业,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一、杜仲在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杜仲“全身是宝”,既是我国重要国家战略资源,又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药材和木本油料树种,更是世界上极具发展潜力、解决我国橡胶资源匮乏、降低橡胶对外依存度高的优质天然橡胶资源,是维护生态安全、增加碳汇、木材储备、实现绿色种植的重要树种。目前,杜仲的应用已经从单一的药用用途迅速扩展到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杜仲橡胶等多个重要领域,已经上升到作为复合型、资源型和生态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储备资源的高度,在生态保护、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油料食品、绿色种植等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加快发展杜仲产业,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杜仲橡胶产业是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代表性产业之一。中国是世界天然橡胶消费大国,消费量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杜仲果皮、树皮、叶等部位均含有丰富的天然橡胶,分别达15%-18%、8%-10%、2%-3%,是我国独有的、珍贵优质橡胶资源,是世界天然橡胶资源中唯一具有巨大开发前景的三叶橡胶替代资源。我国新型杜仲资源规模如果达到5000万亩,杜仲橡胶年产量将达120万吨,为目前我国三叶橡胶年产量的1.5倍以上。

杜仲橡胶具有独特的橡胶和塑料双重特性,能够开发出橡胶弹性、热塑性和热弹性等三大类功能和工程材料。由于杜仲橡胶特殊的物理性质,具有抗撕裂、耐磨、防腐蚀、透雷达波、储能、吸能、换能、减震、形状记忆等等优点,可应用于汽车工业、高铁、通讯、医疗、电力、水利、建筑、运动竞技等领域。杜仲橡胶制造的飞机、汽车轮胎使用寿命提高20%,汽车油耗降低2.5%,1吨杜仲橡胶轮胎可以减少70吨汽油消耗,是开发高质量防爆轮胎的上佳材料,被国际社会誉为“绿色轮胎”。杜仲橡胶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耐水、耐酸碱腐蚀等性能,可用于水下管线和海底电缆。杜仲橡胶作为天然橡胶具备独特的特性优势,可以和其它橡胶形成很好的复合,提升材料优异特性,发展以杜仲为基材的复合材料,满足在工程机械等杜仲橡胶高端利用方面的规模化需求,取得杜仲胶高端应用领域的话语权、主导权。

(二)加快发展杜仲产业,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

杜仲产业是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特色产业,杜仲种植门槛低、地域覆盖面广、收益期长,可以采用“政府+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整体推进,大力整合财政涉农(林)资金,用足用活国家相关政策。发展杜仲产业扶贫能够直接为农民带来长期稳定可观的经济收入。果园化种植杜仲,三年期可挂果,到第5-7年亩产干果200kg,干叶260kg,收入5000元,纯收入3500元以上(叶用林和雄花园模式种植亩纯收入分别可达3000元和3500元)。随着果叶盛产,收入将逐年增加,盛产期可达50年以上,盛产期后还可取杜仲皮和木材。如采用立体经营模式,杜仲林下可间作花生、蔬菜、茶叶、花卉、草本药材、食用菌等,也可以发展林下养殖业,经济收入可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杜仲产业,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三)加快发展杜仲产业,有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杜仲是我国乡土树种,树姿好,干形笔直,树冠浓密,雌雄异株,寿命长、生长快、基本无病虫害,杜仲木材材质好,材色白晰、具有光泽、木质坚韧、不易翘裂,纹理匀称、细致,无边材、心材之分,木材重(气干容重达0.7g.cm-3),和海南黄花梨比重相似,其品质及加工各种工艺装饰品的上佳材料。

杜仲适应性强,自然分布在我国亚热带长江流域和温暖带黄河流域的河南、湖南、湖北、贵州、陕西、四川、甘肃、重庆、云南、上海、江苏、江西、浙江、安徽、山东等省(市),引种到河北、北京、天津、上海、山西、宁夏、辽宁、吉林(通化以南)、新疆(中南部)及广西、广东、福建的北部均获得栽培成功,在其自然分布区和引种成功区域,无论是丘陵山区,还是平原沙区,均生长良好。杜仲在年平均气温6.5-20OC,pH5.0-8.5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经科学研究发现,杜仲基因组中含有抗寒、抗旱、耐盐碱、抗病虫等功能基因,与杜仲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等生物学特性相吻合。

(四)加快发展杜仲产业,有利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

我国食用植物油年消费目前已突破3000万吨,但国产食用植物油产量却常年徘徊在每年1000万吨左右,致使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只有约40%,另60%依赖进口,严重威胁着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杜仲籽油(杜仲亚麻酸油)是国家批准的第一个以杜仲果仁为原料的新食品原料,研发出的主要产品包括杜仲α-亚麻酸软胶囊、杜仲亚麻酸调味油、富含α-亚麻酸的蛋黄酱、杜仲籽油系列化妆品等。现阶段我国已研究出杜仲亚麻酸油高效培育技术,为杜仲木本油料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力发展杜仲木本油料产业,对改善和优化国民食用油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对国家粮油安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和示范作用。

(五)加快发展杜仲产业,有利于改善国民身体素质

杜仲是传统名贵中药,《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古代药典详细记载了杜仲的药用与保健功能,《中国药典》2010年版共收载中药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501种,其中含杜仲、杜仲叶的中成药有36种,品种数量达265个(不含中药保健药)。杜仲皮、花、果、叶等也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杜仲雄花中氨基酸含量达21.88%,为松花粉的2倍以上;黄酮含量达3.5%-4.0%,为银杏叶的4-5倍;杜仲油α-亚麻酸含量达67.6%,为橄榄油、核桃油、茶油中所含α-亚麻酸的8-60倍;杜仲叶富含绿原酸、京尼平苷酸等活性成分,其中绿原酸含量达3%-5%,在“三降”(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四护”(护心血管、护肝、护肾、护视力)、“六抗”(抗肿瘤、抗梗塞、抗骨质疏松和衰老、抗病毒细菌、抗过敏、抗氧化)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且无毒副作用。已公布的27个保健食品功能中,杜仲具有其一半以上功能,与冬虫夏草、人参等珍贵中药材相比,在功能多样性、利用率、性价比、性味接受度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越性,是开发现代中药、保健品、功能食品饮品的上等优质原料。

杜仲叶内含有的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氨基酸等各种营养物质,用杜仲功能饲料喂养鱼、牛、羊、鸡、猪等,能够满足动物生长发育所需大部分营养需求,可使禽畜体内的胶原蛋白含量提高50%以上,中性脂肪减少20%以上,鸡蛋内的胆固醇含量降低10%-20%。杜仲叶中所含抗菌消炎等活性成分,能提高畜禽的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抗生素的使用,使畜禽肉蛋安全优质,减少抗生素残留等人体的副作用和危害。

大力发展杜仲医药保健和功能饲料产业,既能够满足改善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的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又能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更有利于减轻老龄化社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能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加快发展杜仲产业,有利于森林城镇绿化美化

杜仲树生长快,对环境条件要求低,适生区域广,是十分理想的城乡绿化树种,不仅可用于流域治理、水土保持、荒山和通道绿化,也可在城乡街道、森林(湿地、园林)公园、乡村路旁、沟旁、渠旁和宅旁“四旁”种植,在我国生态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杜仲树不仅是理想的庭院观赏树种,还是优良的城乡绿化树种,是城乡绿色天然氧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央财政大学等校园以及北京市区的万泉河路等杜仲行道树景观效果良好,河南的郑州、洛阳、开封、灵宝以及陕西略阳、山东青岛等地街道绿化开始种植杜仲。杜仲在北京、上海、郑州、开封、济南、青岛、杭州、南京、武汉、长沙、成都、西安等许多大中型城市都具有良好的绿化效果。

二、我国杜仲产业发展目标

杜仲产业采用递进式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完成。到2030年,要形成杜仲橡胶、杜仲油料、杜仲中药、功能饲料等供应相对稳定充足、综合效益显著的杜仲新资源经济和产业资源供给,建立起适于现代杜仲产业发展的新型杜仲资源培育体系,强化新技术应用,全面发挥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并充分发挥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政府在杜仲产业发展中的支持、协调与服务作用和企业在杜仲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杜仲产品生产和加工、杜仲资源高效利用的全产业链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之一。

(一)近期目标(2016-2020年)

——杜仲资源种植实现500万亩,建立良种繁育圃56个,共1.2万亩,新建和改造良种繁育基地120个,共3万亩;

——培育龙头企业5个,培育杜仲优秀品牌5个;

——杜仲橡胶生产实现12万吨,建立3个杜仲亚麻酸油产业化示范基地、3个新型杜仲药及功能性食品生产示范基地、4个杜仲功能饲料生产示范基地、6个畜禽水产养殖示范基地;

——取得一批杜仲高效栽培与采摘机械化研发成果;

——建立1个国家级杜仲产业研究中心和5个省级杜仲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杜仲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的生产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初步突破。

(二)中期目标(2020-2025年)

——杜仲资源种植实现1000万亩;

——培育龙头企业10个,培育杜仲优秀品牌10个;

——杜仲橡胶生产实现60万吨,建立5个杜仲亚麻酸油产业化示范基地、5个新型杜仲药用及功能性食品生产示范基地、8个杜仲功能饲料生产示范基地、10个畜禽水产养殖示范基地;

——杜仲栽培与采摘实现机械化;

——杜仲新技术的研发和新产品的生产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实现杜仲全产业链技术和装备水平国际领先。

(三)远期目标(2025-2030年)

——杜仲资源种植实现3500万亩,其中国家储备林杜仲林基地200万亩;

——培育龙头企业15个,培育杜仲优秀品牌20个;

——杜仲橡胶生产实现120万吨,建立10个杜仲亚麻酸油产业化示范基地、10个新兴杜仲药用及功能食品生产示范基地、12个杜仲功能饲料生产示范基地、20个畜禽水产养殖示范基地;

——杜仲栽培与采摘实现机械化;

——杜仲新技术的研发和新产品的生产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实现杜仲全产业链技术和装备水平国际领先。

三、关于泉州市发展杜仲产业的建议

(一)泉州市杜仲产业的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德化县春美乡曾零星引种杜仲。2014年5月永春县下洋镇新坂村注册成立福建青草湖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公司),该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日杜仲研究所(下称研究所)苏印泉教授合作编写《万亩杜仲叶林资源模式及产业化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着手发展杜仲产业。2014年公司联合永春县下洋天地湖农业专业合作社,从研究所引种在新坂村成功培育杜仲苗20多万株,分别在海拔300多米、700多米、1000多米的荒山种植,合计200多亩,成活率80%,一年可长高2米左右。2015~2016年培育杜仲种苗60多万株,至2016年底开发种植基地达650亩,每亩种植1000至1500株,春季种植当年冬天就可以收成树叶和树皮。公司已掌握了杜仲育苗和种植技术,2017年将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种植规模;争取到2020年形成5000亩杜仲种植基地。同时,正在筹建树叶、树皮加工企业。

(二)泉州发展杜仲产业的几点建议

根据国家杜仲产业的发展战略部署,结合2月24日在永春县政府召开杜仲产业发展座谈会,征求市、县林业、科技等部门意见,我们认为泉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地区,拥有良好的“温、光、水、气、热”自然生态条件和上百万亩的适生山地资源(包括部分芦柑、茶叶低产园改造换种)以及数十个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企业,具有杜仲产业较大的发展潜力。建议各级政府对杜仲产业给予重视,开展可行性研究,组织编写发展规划,引导、支持杜仲产业加快有序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1.规划先行,积极引导。建议近期邀请北京、陕西、山东专家来泉举办杜仲产业发展论坛。同时,由市林业局和市科技局牵头,市政府经济顾问组和市老科协配合,组织省、市专家对我市发展杜仲产业进行可行性研究,将杜仲产业列入市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并作为重点扶持项目,组织编写《泉州市杜仲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在山区县宣传杜仲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发展杜仲产业。

2.发展目标。

育苗基地:建设2个规模化的良种繁育基地,加强优选苗种工作,繁育出果用、雄花用、皮用、叶用优质苗木。

种植规模:至2020年2万亩;至2025年达到4万~5万亩;至2030年达到6万~8万亩。尽快培育1~2个高效栽培示范基地。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杜仲橡胶资源良种、杜仲雄花资源良种和叶用杜仲资源良种的种植比例,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果园化发展。

加工企业:至2020年发展杜仲食品保健企业和杜仲制药企业6家,杜仲橡胶生产企业1家,产能1000吨/年;2020年以后,已有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改扩建。

3.科学布局。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进行杜仲产业发展布局,建议以永春县为重点,安溪、德化两县同步发展,并向南安、洛江、惠安山区延伸。以杜仲资源种植培育为基础,合理布局加工和物流链,在我市形成杜仲全产业链发展。

4.强化创新驱动。杜仲产业是一项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本市的基础较为薄弱。必须加强农科教产学研合作,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技术依托,以科技型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组建杜仲专业技术团队、专家工作站、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和产业战略联盟。同时,将杜仲产业创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列入市级“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重大专项,实施项目示范创新驱动发展。

5.加快人才培养。由市林业局举办杜仲产业技术培训;组织市、县林业局有关人员和企业家到省外参观学习,尽快掌握杜仲嫁接繁育、杜仲剥皮再生、树体和土壤营养调控、杜仲雄花茶加工、杜仲油抗氧化及其软胶囊生产等技术。

6.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杜仲产业是我市现代林业的新兴战略产业。一要加强政策引导,根据国家和福建省相关扶持政策,制定本市杜仲产业扶持政策措施。二要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泉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调研与思考

晋江市老科协综合专委会

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课程改革要求,实现课内外有效衔接,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集中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紧密结合,动脑与动手紧密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相互渗透,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 建立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重要意义

(一)建立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全面落实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具体规定了学校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要求,这是学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选择。随着晋江市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晋江教育正处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向充满机遇的“十二五”时期,我市确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两个翻番、两个突破”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科技支撑,只有充分发挥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主阵地作用,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人才,才能有效突破制约我市发展的人才不足、科技力量薄弱等瓶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增创新的优势,才能真正做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创新来引领发展,走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道路。因此,建设一个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优先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二)建立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是加快“科教兴市”步伐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我们将“科教兴市”上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扎实推进教育强市创建,利用日益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空间,为中小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活泼多样的实践载体。但是,各地的实践基地规模偏小,功能偏少,地点分散,不能满足学生集中综合实践的需要。特别是晋江民营经济发达,外来工突破80万人。目前在晋江就读的外来工子女高达15.72万人,占全市幼儿园、中小学学生总数的51.6%,超过本地学生。晋江市政府提出不仅要让外来工子女有书读,还要让他们读好书,享受与本地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建设一个规模较大、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能够满足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需求,有利于为广大学生成长提供更加有利的平台,推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优先发展。

(三)建立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实践环节

加强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是贯彻课程改革要求、实现课内外有效衔接、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的必由之路。从目前中小学校社会实践工作现状来看,学校教育还存在重课堂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重形式轻效果的倾向,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因此,在市内建设一个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带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实践体验,注重寓教于乐,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帮助他们认识社会,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深远的意义。

晋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项目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于2008年在金井镇石圳中学建立晋江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基地按照“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原则,依托区域特点,以“海洋文化、侨台文化、素质拓展”为主,分步启动建设“海洋文化体验区”“地震体验馆”“华侨文化体验区”“新能源体验区”“沉积岩科普区”“素质拓展区”“交通安全示范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建设。2013年10月该基地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命名为泉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是泉州市唯一的国家级示范基地(福建省仅有五个)。

二、实践基地现状

基地总投资8000多万元,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3000万元、晋江财政投入5000多万元。基地规划占地320亩,目前已投入使用120亩。基地向泉州市中小学生及各社会团体提供实践培训,目前培训规划为每年2万多人,全部建成后,培训规模将达到每年4万人。

(一)基地建设快速有序推进

基地建设内容包括“综合实践大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食堂”“室内游泳馆”“李清泉纪念馆”及配套设施。为确保基地建设快速有序推进,基地专门成立基建领导组,负责基建项目落实。目前“地震体验馆”第一期建设已完成,由晋江市地震办投资300万元,它是目前省内最大、最先进的地震体验馆。第二期将再投入1300万元,增设4D影院、应急逃生体验区、多功能服务区等。“侨乡文化展示区”建设依托成美小学(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李清泉纪念馆,经晋江市政府批准,共投资700万元,建成省内一流的华侨博物馆,目前已完成招投标。教师宿舍楼、食堂、综合实践大楼、学生宿舍楼已竣工投入使用。游泳馆已完成设计、财政审核,正在招投标。

(二)建设多元化课程体系

1.构建青少年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基地以体验式教育为主,通过创设情境平台,让学生动手体验,教官、老师起到主导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实践主体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目前开发了包括劳动教育、素质拓展、求生训练、海洋文化、侨台文化、国防教育等六大类共60门课程。基地目前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开发小学、初中、高中、大中专生四套不同的课程。小学生侧重“行为习惯养成、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初中生侧重于“团队意识培养和自护自救能力训练”,高中生侧重于“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大中专生侧重于“目标管理和沟通能力、执行力培养”。各有特色,各有侧重。

除日常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培训外,基地发挥自身地理优势,面向省内外和港澳台地区开展夏令营、冬令营、亲子户外体验营、干部素质拓展营、机关企事业单位岗位轮训班等。到目前为止开展包括“海峡两岸青少年夏令营”“西藏工布江达县青少年冬令营”“海丝未来领袖夏令营”“福建省校外教育骨干教师拓展课程培训班”“福建省小学班主任国培班”“建宁县校长素质拓展培训班”“建宁县中小学德育骨干拓展培训班”“清流县校外教育骨干教师素质拓展培训班”“泉州军分区民兵骨干拓展训练营”“浩沙集团高级管理人员拓展训练营”“福州大学学生干部拓展培训”“福建省幼高专学生拓展训练”“泉州理工学院新生入学训练”以及对晋江市组织部、宣传部、市委党校、教育局、市教师进修学校、执法局、农业局、市医院等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培训。

2.创新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模式。基地与周边驻军部队果蔬园、石圳村农场、晋江马保种养殖基地等共建,建立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低成本、高效率搭建学生实践平台,解决自建劳动实践基地投入多、维护难、效益低的难题。与七匹狼、安踏、盼盼等规模企业探讨建立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实现企业与基地双赢格局。

(三)创新社会实践基地管理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师资情况。基地现有编制10人。现有专任教师10人,教官24人。其中专任教师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为提高师资力量,确保基地培训水平,2013年以来基地共派出6人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其中基地主任培训4人次,国家中级拓展师培训2人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人次,省级普通话测试员1人次,教官培训32人次。

2.基地管理。为确保基地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基地设办公室、实训处、总务处、保卫处四个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基地人员工作制度》《基地安全管理办法》《基地安全应急预案》《基地实训处管理办法》《基地总务处管理办法》《基地保卫处管理办法》《教官工作制度》《基地教官管理规定》《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等,使基地能正常、高效运行。

3.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创造机会参加各种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重视校本研究,定期组织研讨,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引导教师反思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016年基地实训处主任许志达同志被省教育厅聘请为“福建传统与海丝文化体验区”示范性实践基地测评专家组成员,多次受邀为永安市、建宁县、清流县培训教育系统干部。

(四)运作情况及社会效益

基地自2013年3月至今已运作129期,每期一周,共培训中小学生52389人。因实践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实践课程适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备受广大青少年、学校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20169月9日由福建省教育厅、省团委联合挂牌“福建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与福州大学、泉州理工学院、晋江教师进修学校共建作为其师生培训基地。福建省文明办也在联系建立“省学生文明礼仪传统教育基地”,由市文明办牵头与省文明办联合开展福建省学生文明礼仪暨传统文化教育。中国共青团网、福建新闻网、福建电视台、泉州晚报、泉州电视台、晋江经济报、晋江电视台等媒体均有专门的报道。在2013年的全省基地测评中获得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今年教育部将召开全国校外教育成果展示会,泉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将作为福建省成功案例在会上展示。

三、推进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

基地运作才几年,就能取得如此成绩,这是政府重视、社会支持、基地全体工作人员努力奋斗的结果。尽管基地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不能只在原地踏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牵动了所有人未来的希望,形成了一股席卷全国的逐“梦”洪流,基地应更加努力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为他们逐“梦”助力。教育部“十三五”将在全国投入100亿元建设一批“学生研究旅行营地”,基地已被福建省第一批推荐为国家营地建设项目,主题为“海丝文化体验区”。这将为基地的进一步提升带来活力。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好好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想尽办法把基地建设好,让基地尽快地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 健全基地领导班子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精心选拔热爱校外教育事业、思想素质好、懂业务、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提高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管理水平。”一个健全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推进基地健康运作,永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基地建在石圳华侨中学内,目前是一套人马、三块牌子:即石圳华侨中学、泉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晋江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省级)。原校领导要兼管其他两个单位。单应付一些日常事务,工作量已经很大了,每天都是在超负荷情况工作。因此对于基地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便无法全身心投入,这对于基地作用的不断提升是有影响的。领导班子健全了,就能在基地管理、教师队伍建设、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等各个方面分工负责,通力协作,推动基地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二) 做好基地人员的核实编制工作

《意见》指出要“充实优化未成人校外活动场所工作队伍。各级政府要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工作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队伍结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作为国家级示范基地,至今人员还未核编,这是制约基地作用提升的主要原因。严重的人员不足,必将影响基地的正常运作,基地的培训质量便无法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培训质量的提高。进行核编后,也可解决与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的对接(每年省厅以奖优补资金拨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抓紧对基地人员的核编工作。

(三) 加大基地经费投入

《意见》还强调指出“各级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运转、维护和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由于基地没有专门的账号,所以无法与“学生研学旅行营地”建设项目对接,日常中的一些工作开展也受其影响。因为经费的不足影响了日常运作,是否可采用以培训规模即平均每期培训人数,参照初中生公共经费拨付给基地作为日常运作经费。基地教官聘用及工资问题,建议按基地实际培训规模,并按每50人配一名教官计算教官数量,由基地自主招聘,财政按月拨付教官工资总量,以解决目前教官工资无法兑现问题。

(四) 搞好教师队伍建设

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而是要由基地自行研发活动课程并不断丰富,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技能。由于与普通学校业务性质不同,基地管理、教学人员的培训渠道,参加教学研讨交流的机会较少,这不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因此要增加他们参与专业培训和教学研讨交流的机会。加强师德建设与制度引领,鼓励教师不断进修,创造机会参观交流,鼓励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重视校本教研的作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引导教师根据基地工作实际结合个人特长、兴趣发展专业方向,逐渐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与专业特色,促进名师的产生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基地除了关心教师专业成长外,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在职称评聘方面,建议按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专任教师评聘。对于基地教官的工资、培训等问题,也要提到基地的议事日程上,切实加以帮助解决。因为基地教师、教官队伍的稳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基地的培训质量。

(五) 加强基地网站建设

建立基地网站是提升基地培训质量的重要举措。网站设立网站首页、基地概况、新闻公告、基地工作、基地管理、课程设置、实践成果、教育科研、回音壁等栏目,即宣传基地相关工作动态、特色活动项目,通过及时上传每期培训中的先进集体及实践标兵获奖情况,激发参训学生形成争优创先,力争上游的参训热情。同时通过回音壁栏目,为参训学生开辟了发表参训感言,反馈参训意见的通道,搭建参训师生与基地沟通互动的桥梁。

(六) 评价与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衔接

目前我市各中、小学均严格按照教育局每年的培训安排计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基地活动。建议建立将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及学生素质评定相结合的制度,使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更加有效衔接。

(七) 加强与省内、外基地的联系

省内、外一些基地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与他们多加联系,可以学习他们的长处,弥补我们的不足。在课程开发、基地管理、教师培训、教学研讨等方面学习别人好的做法,这样会使我们更快地完善起来,基地的作用就能更好地发挥。

(八) 提升基地的社会效益

泉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所在地有其独特之处。一是交通便捷。晋江市内有福厦高速公路、324国道、306省道过境,有泉州晋江机场和深沪、围头、东石、安海码头。石圳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石圳所处的金井镇是晋江主要港口之一,也是晋江对台湾贸易的主要港口,福建第一个万吨级对台贸易码头——晋江金井围头港。二是资源丰富。基地周边拥有花岗岩、玻璃沙、浅海滩涂等自然资源和石圳变质岩、西资岩石佛、围头金沙湾、“八二三”炮战遗址等旅游资源。晋江市深沪湾滨海旅游度假区是地质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变质岩特征明显,科学价值高,可构建良好的科普教育基地。三是文化底蕴好。以李清泉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华侨为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感人肺腑。四是企业密布。基地靠近海产品养殖基地、品牌服装鞋帽等轻工业基地、农林牧基地、风电场、LNG天然气电厂,方便参观实践。现在基地又即将成为教育部投建的“学生研学旅行营地”。基地应抓住机遇,整合周边资源,提升自身影响力,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品牌,这将为社会带来巨大效益。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群策群力,为基地的建设出谋划策,找出制约基地发挥作用的原因并认真加以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地将会被打造成一个一流的“集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会议培训、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实践基地”。基地的巨大作用将尽快得到发挥。

 

晋江市老科协综合专委会副主任

                                    张子健执笔

 

 

(此文获中共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重要批示,签送黄少伟副市长,转送晋江市教育局陈建生局长研究后提出解决方案报送晋江市政府。3月14日下午晋江市长张文贤到基地调研,已落实经费及编制问题。)

 

 

 

 

 

 

 

 

 

 

 

·实用技术·

 

金银花主要栽培技术

安溪县老科协  王青天

一、选地与整地

    1.选地:金银花对土壤及水分条件要求不严,能抗旱、耐涝、耐瘠薄,但是作为一种高效的药材植物,且以花丰产为经营目的,则必须集约化管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喜阳不耐荫蔽,应选择向阳、土层较为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坡度在15度以上的沙质壤土栽植。

2.整地:选好地后,深翻土壤30厘米以上,打碎土块,深沟高畦,按厢宽2米或厢宽4.5米,沟宽0.5米,沟深0.4-0.5米整地。栽植密度为2×2米或1.5×2米,即每亩栽苗185株或220株。冬前挖定植沟,沟宽80厘米,深80厘米,或挖定植穴,穴大小80×80×80厘米,表土、心土要分开,并筑成外高内低的鱼鳞坑,沟或穴底填稻草或玉米秸秆或青杂草,每亩施堆肥2000-3000kg,钙镁磷肥150-300kg,或者每穴茶枯饼0.2-0.3㎏,复合肥0.15㎏,农家肥1.5㎏,并将表土回穴。基肥适当深施,且与土混匀,再覆土。坡地可实行梯土整地,带宽1.5m 。 

二、栽培与管理

1.栽植:栽植时间分春、冬或晚秋两季,即10月下旬至翌年5月下旬,但以晚秋或早冬栽植最好。苗木栽植时,开30cm×30cm×30cm的定植穴,每穴施入茶0.5-0.75kg或猪牛粪2.3kgN、P、K复合肥0.25-0.5kg,拌土均匀后,上面覆土2-3cm,再将苗木根系舒展开,栽植在定植穴中,并踩紧土,浇透定根水。苗木栽植深度以超过嫁接口1-2cm为宜。为了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苗木定栽前或栽好后,必须去掉2/3的叶片。  

2.土壤管理:土壤的肥沃程度直接影响到金银花的丰产稳产。土壤要长期保持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金银花整个生育期必须经常进行土壤管理,深翻改土,中耕除草等。深翻园地:为防止土壤板结,减轻土壤容重,提高其保水保肥能力,对金银花园地要求1年深翻1次,深度30-40㎝。方法是:距主干20-30㎝先出沟,依次外延,将表土和基肥混合翻入地下,整平地面。对干黄粘土进行压沙,厚度10-20㎝,然后深刨,使土沙均匀混合。对于瘠薄的山地,若有土源,可进行压土加厚土层,为金银花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3.中耕除草:金银花栽植成活后,要及时中耕除草。栽植后的前3年必须每年进行3-4次。发出新叶进行第一次,7-8月进行第二次,最后1次在秋末冬初霜冻前进行;并结合中耕培土,以免花根露出地面。3年以后可视植株生长情况和杂草滋生情况适当减少除草次数,每年春季2-3月和秋后封冻前要进行培土。 

4.施肥管理:合理化施肥是促进金银花高产、稳产、质优的关键,是金银花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晚秋或金银花进入休眠期,结合每年深翻挖槽,将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均匀撒于沟槽内,然后将挖出的土回填于沟槽内,并用铁耙将地面耙平,以利蓄水、保墒。施肥量可根据树体大小而定,树体较大每株施土杂肥5-6kg、化肥50-100g,小植株可适当减少;土壤肥沃,可少施或不施,以免植株疯长。一般以每穴施0.15㎏茶枯饼肥或腐熟农家肥5㎏为宜。 

    金银花为喜氮、磷植物,早春芽萌动时追施一定的氮肥,采花前增施磷钾肥可显著促进生长和提高花的产量。

施肥常与培土同时进行,采取环状沟施。沿树冠滴水线周围开挖20㎝深的沟,将肥料拌匀后施入,与土混合,上边培土即可。

5.浇水与排涝:金银花虽然抗旱、耐涝,但要获得丰产仍需要一定的水分。萌芽期、花期如遇干旱,则要浇水。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园地,要特别注意排涝。长期积水影响土壤通气,根系缺氧严重会引起根系死亡,叶面发黄,树木枯死。  

6.保花:花期遇干旱无雨或雨水过多,可能会引起大量落花、沤花或未成熟的花破裂。可在金银花花蕾0.2-0.3厘米 长时进行一次根外追肥,以乐果15g、人尿1kg、清水20kg混匀喷施。结合实施天旱淋水、雨多排渍等措施,则能有效减少落花。 

    7.病虫害防治:金银花的主要病害是白粉病、叶班病,主要虫害是咖啡虎天牛、蚜虫、叶蜂、金银花尺蠖等。

 

 

 

 

 

 

 

 

 

 

 

 

 

·动态要闻·

 

福建省老科协召开九届五次理事会暨2016年工作年会

2017年1月6日,福建省老科协召开九届五次理事会暨2016年工作年会。省老科协副会长陈竹丛主持会议,常务副会长蔡传华作《创新服务 凝才聚力 为助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作奉献》的工作报告;副会长符卫国传达中国老科协六届四次理事会精神,会议还举行我省首批6位获得“中国老科协奖”表彰仪式。最后由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林学理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出席会议。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科协召开六届五次全委会

2017年3月27日,泉州市科协召开六届五次全委会议。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主席骆沙鸣主持会议。全委会传达学习中国科协九届二次全委会、省科协八届六次全委会精神;审议通过泉州市科协委员、常委、副主席变动事宜;审议通过泉州市科协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审议通过泉州市科协科技专家库管理办法和泉州市科协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中共泉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孔繁军莅会讲话,强调一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新动向;二要对接泉州人才港湾计划,构建创新大机制;三要建立问题导向引领,制定改革方案。新当选的泉州市科协副主席、党组书记章金良作会议小结,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明确全委会要求,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二是把握工作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五个泉州”建设;三是加强自身建设。

泉州市科协委员、市老科协副会长李寿钊参加会议。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召开第二十二次涉老组织联席会

2017年3月27日,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在市政府行政中心会议室召开第二十二次涉老组织联席会。

出席会议的有市关工委、市老年大学、市老体协、市老促会、市扶贫协会、市老科协、市老年协会、市老龄办、市人社局、市委老干部局负责人。

泉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周文心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孔繁军和副市长季翔峰到会讲话。孔繁军部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涉老组织发挥正能量作用,取得全国、全省先进的各项成绩;并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进一步做好涉老各项工作;二是要在涉老组织建立党组织;三是进一步完善涉老联席会议,保障经费,找准定位,与新闻媒体联系,加强定位报道。季翔峰副市长听取参会涉老组织分别汇报2016年工作和2017年工作计划,充分肯定涉老组织工作,提出五点意见:一是着力弘扬涉老组织增添正能量;二是着力涉老组织基层基础工作;三是着力实事实效加强保障管理;四是着力创新机制,围绕中心工作创新涉老新品牌;五是着力责任落实,政府各部门都可找到与涉老工作结合点,提供更好的保障工作。周文心局长作会议总结,要求各涉老组织传达全国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大会和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主要精神,根据泉委老干[2017]12号文件精神,在全市离退休干部中开展“畅谈十八大新变化,展望十九大新未来,助力‘五个泉州’建设正能量”主题活动,进一步贯彻2016年中央3号文件,做好各项工作。

我会副会长李寿钊参加会议交流工作经验。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召开老区工作联席会议

2017年1月18日,泉州市老区办、泉州市老促会召开全市老区工作联席会议,传达学习泉州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传达福建省老促会四届七次理事会议精神,总结部署全市老区工作。泉州市民政局何志宏副局长、市老区办王海水主任,市老促会孙增福会长、颜伟劲副会长,市扶贫开发协会潘燕燕会长分别讲话。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两办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精准扶贫,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我市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泉州市老科协吴中培副会长出席会议,回顾泉州市老科协2016年帮扶革命老区的系列活动,包括义诊赠药、科技扶贫、科技咨询服务、科普讲座、捐资助学等;同时表态要认真贯彻落实市两办文件精神,充分发挥老科协五A级社团的老专家优势,加大对革命老区的帮扶力度,为革命老区建设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关工委召开农村与科技工作指导委年会

2017年1月12日,泉州市关工委召开农村与科技工作指导委年会,肖清辉主持会议,常务副主任余伯斌、郑今奋、副主任秦金华,泉州市民政局、市农业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科协、团市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市老促会、市老科协和各县(市、区)关工委负责人出席会议,总结交流2016年工作成效,研究探讨2017年工作思路。

余伯斌常务副主任作总结讲话,强调提高认识,协同合作,全力做好做细做实泉州市“百万大手牵小手”十大工程,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和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科协领导调研泉州市老科协

201713日,新年伊始,泉州市科协党组书记章金良率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魏隆福,市科协办公室主任陈永镇,市农函大副校长陈建平到泉州市老科协调研。章金良书记高度评价泉州市老科协不忘初心,充分发挥全市性五A级科技社团组织多学科众多老专家的专业优势,为服务“五个泉州”现代化建设贡献正能量。同时,与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李寿钊、马荣生、吴中培,副秘书长李朝灿共商2017年市老科协组织创新发展大计。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协会工作·

泉州市老科协印发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意见

经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三届六次理事会审议通过,2017年1月17日,泉州市老科协印发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意见。提出2017年市、县(市、区)老科协组织认真学习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强化老科协组织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发挥五A级老专家正能量,有效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调研建言献策;实施创新驱动试点示范;科技精准扶贫;强化青少年科技教育;医学专家义诊赠药;关爱服务老科协会员等9项重点工作。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召开三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

2017年1月11日,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主持召开三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吴中培副会长和常务理事何长龙、许长胜等出席会议。讨论研究泉州市老科协理事会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思路;增补三届理事会组成人员以及召开三届六次理事会议题议程等。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召开三届六次理事会

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工作推进会

2017年1月16日,泉州市老科协召开三届六次理事会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泉州市老科协2016年服务工作成效,讨论研究2017年工作思路,继续强化老科协组织建设,推进创新驱动示范工作。马荣生副会长主持会议,副会长李寿钊、吴中培、洪泉益和市老科协三届理事及各县(市、区)老科协秘书长出席会议。泉州市科协分管领导刘荣成博士、副调研员和学会部长吴顺天莅会指导。刘荣成副调研员高度评价泉州市老科协的服务工作成效;表示将全力支持老科协充分发挥五A级老专家正能量,并希望老科协组织强化服务大局理念,探索特色发展路径,创新运行机制,做大做强老科协事业。

会议首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国科协、科技部、人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工作的意见》(科协发学字[2016]105号);传达中国老科协六届四次理事会和福建省老科协九届五次理事会精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政府印发《泉州市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实施方案》和《泉州市科协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建设实施细则》,泉州市老科协遴选确定首批16个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企业。泉州市科协分管领导和泉州市老科协领导为示范企业代表授牌。

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代表常务理事会作泉州市老科协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思路报告。2016年,泉州市老科协充分发挥老专家正能量,在强化老科协组织建设,创建五A级社团组织品牌;积极配合省老科协调研,助推老科协组织创新发展;发挥老科协专家正能量,有效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调研建言献策,推进“十三五”泉州产业发展;实施创新驱动示范,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创业;科技精准扶贫,助力老区建设发展;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现科普讲座常态化;组建医学专家义诊咨询服务团,下乡义诊赠药助老惠民;热心关爱服务会员,构建老科技工作者之家等方面作出显著成效。各县(市、区)老科协工作各具特色亮点纷呈。晋江市老科协林文聘会长和南安市老科协戴良尧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交流老科协工作经验。

为进一步强化老科协组织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经三届六次理事会审议通过,增补李寿钊教授为泉州市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增补杜翠琼教授、何长龙高级农艺师为副会长,增补李朝灿研究员、王建设教授、骆利民副研究员、黄金钟副研究员、潘新南副主任技师、张瑞璜高级工程师、林红娇、张秋琛为常务理事。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和市老科协召开杜仲产业座谈会

根据国家林业局印发《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为推进泉州市杜仲产业可持续发展,2017年2月24日,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和泉州市老科协在永春县政府会议室召开杜仲产业发展座谈会。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组长、泉州市老科协创会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市政府经济顾问组林文銮教授,市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教授、副会长吴中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林业专家卓开发高级工程师;泉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黄珍霞、农业科技科科长梁秋生、市科技开发中心主任林铭沥;市林业局营林站站长叶维忠高级工程师;永春县政府副县长刘永强和县林业局、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老科协、下洋镇政府、福建青草湖农林发展公司、福建祥业生物技术工程公司等数十人出席座谈会。

王文泰组长主持座谈会,介绍召开座谈会的背景和目的意义。刘永强副县长代表永春县政府致词,表示欢迎和支持杜仲产业试点示范工作。吴中培副会长重点介绍国家林业局杜仲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泉州市老科协关于加快发展杜仲产业的建议。林文銮教授、卓开发高级工程师、叶维忠高级工程师、福建青草湖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等与会代表先后发言,看好杜仲产业发展前景。黄珍霞副局长代表泉州市科技局表示全力支持发展杜仲新兴战略性产业。

2月28日,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和泉州市老科协向泉州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关于做好规划加快发展杜仲产业的建议》。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与泉州市林业局共商发展杜仲产业

杜仲产业是国家林业局2016~2030年专题规划发展的国家新兴战略性重点产业。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和泉州市老科协高度重视杜仲产业发展,2017年2月28日向泉州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呈报《关于做好规划加快发展杜仲产业的建议》。3月13日,泉州市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教授、副会长吴中培带领副秘书长李朝灿研究员前往泉州市林业局,与林华伟局长、黄衍庆副局长共商泉州市发展杜仲产业,探讨发展策略及其工作思路。林华伟局长表示,将根据泉州市自然生态条件,将杜仲产业列入全市“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并支持部分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进行试点示范。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老科协》获批福建省内部出版物准印证

2017年3月28日,经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审批,全市性五A级科技社团组织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编印的《泉州老科协》会刊,获得福建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闽内)资准字C第034号]。获批后的《泉州老科协》为大16开本季刊,主要设置法规政策、领导讲话、调研建议、专家论坛、动态要闻、协会工作、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科普讲座、专家义诊、科技示范、实用技术、会员风采等栏目。《泉州老科协》由泉州晚报印刷厂承印,发送泉州市老科协会员,并与中国老科协、国内有关省、市老科协、福建省各设区市、县老科协组织以及本市涉老组织交换交流。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慰问协会老领导

金鸡报春,春风送暖。2017年1月24日,在中国传统春节来临之际,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率副秘书长李朝灿、林亚平拜访泉州市老科协创会老领导王文泰、陈太平、杨逢平,恭祝协会老领导新年幸福安康、吉祥如意!期盼老领导健康长寿,继续为泉州市老科协创新发展出谋献策。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分会专委会召开活动年会

2017年2月17~23日,泉州市老科协公路分会、文教专委会、化工专委会、机械专委会和医卫专委会分别召开活动年会。学习贯彻中国科协、科技部、人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工作的意见》(科协发学字[2016]105号);传达泉州市老科协三届六次理事会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推进会议精神;同时结合泉州市老科协2017年工作计划,讨论研究各分会、专委会2017

年工作思路。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李寿钊、马荣生、吴中培到会指导。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药学专家新编泉州本草

    2017年1月22日,《海峡都市报》第一版和A2版以《八旬归侨药师新编泉州本草》为题;2月22日,《莆田侨乡时报》第4版以《药界精英成就“李时珍”——再记归侨主任药师李开基先生》为题,采用图文并茂专版,分别报道泉州市老科协医卫专委会副主任李开基主任药师,历时3年完成《新编泉州本草》约66万字,收录685味中草药,5497条中药方。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惠安县老科协召开二届九次理事会及2017年工作座谈会

2016年12月28日和2017年1月12日,惠安县老科协先后召开二届九次理事会和2017年工作座谈会,惠安县老科协理事、各专委会正副主任及部分会员出席会议。肖德星常务副会长传达中国老科协陈至立会长在福建省老科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曾安国副会长兼秘书长通报惠安县老科协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思路。潘启水会长提出2017年惠安县老科协四项工作要求:一要加强学习,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与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老科协工作的价值取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二要牢牢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新常态、新理念、新举措,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三要围绕惠安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为推进“五个惠安”建设建言献策;四要进一步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提升内在活力。  (惠安县老科协)      

 

·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泉州市老科协专家评估中央预算技改项目

2017118日,受泉州市发改委委托,泉州市老科协高级专家咨询服务团团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率李寿钊、王少雄、黄宜坚教授和张秋琛经济师对福建东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中央预算内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矿用救生舱产业化》项目进行评估。会议由市发改委王峰伟科长主持,推荐王文泰同志担任评估组长,主持评估工作。会前专家组认真审核企业项目申报材料,多次对企业相关人员提出补充资料要求。现场听取企业工作汇报,该项目已完成研发工作,产品被国内数家大型煤矿采用,但受国内外环保、经济形势影响,资金无法收回。专家组现场核对设备和生产车间,经过充分讨论,建议该项目终止。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专家评审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

2017年3月30日,受泉州市科技局委托,泉州市老科协组织王文泰高级工程师、李寿钊教授、吴中培工程师、李朝灿研究员、林文銮教授、汤祥辉高级工程师、王少雄教授、赖雨水高级工程师、余惠西高级会计师、张秋琛经济师等10名技术专家和财务专家,对全市11个县(市、区)和泉州经济开发区、泉州台商区233个申报2017年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进行评审。王文泰组长主持评审会,专家组依据福建省科技厅闽科企金[2017]4号文规定的遴选标准和泉州市科技局制定的评审方案,认真进行评审,并逐个企业填写专家评审意见表。经综合评价,专家组向泉州市科技局推荐符合评审标准的204个企业申报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认定。

泉州市科技局李文生局长和工业科技科黄奕冰科长莅会指导,介绍企业评审标准及相关事项。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专家验收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项目

2017年1月10日,受丰泽区发改局委托,泉州市老科协高级专家咨询服务团李寿钊、庄有土、王少雄教授对泉州华大超硬工具科技有限公司承担2013年泉州市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产业引导资金项目《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工具的研发及产业化》进行验收。丰泽区发改局洪副局长主持会议,推荐庄有土教授为验收组组长,主持验收工作。专家组听取企业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完成情况、技术指标和财务开支等,审阅材料,现场核对相关设备及生产情况。通过质询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1月12日,受泉州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委托,泉州市老科协高级专家咨询服务团团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率李寿钊、林文銮教授,许荣宗高级工程师和张秋琛经济师对华韩(泉州)新型面料开发有限公司《水性聚氨酯泡沫涂层面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进行验收。王文泰高级工程师担任验收组组长,主持验收工作。专家组听取企业负责人汇报该项目的研发技术要求及财务开支情况,实地查看核实新购置的设备及生产情况,核对相关经济资料,经质询讨论,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3月6日,受泉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委托,泉州市老科协高级专家咨询服务团团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率李寿钊教授、汤祥辉高级工程师、黎明大学郭农斐副教授、张秋琛经济师对福建众益太阳能科技股份公司承担的泉州市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产业引导资金“基于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农业大棚生态系统产业化项目”进行验收。王文泰高级工程师主持验收会,专家组听取公司介绍项目研发和完成情况,现场核对新购置的设备,观看项目设施情况,查阅相关财务资料,经讨论认为,该项目已完成科研与生产任务,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3月31日,受丰泽区发改局、财政局委托,泉州市老科协高级咨询服务团团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率李寿钊教授、汤祥辉高级工程师、张秋琛经济师和泉州电力学院郑晓峰教授,对福建科立讯电子有限公司承担2012年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产业引导资金项目“X500小型无线电监测站”进行验收。丰泽区发改局洪副局长主持验收会,推荐王文泰高级工程师为验收组组长。专家组听取公司介绍项目研发生产完成情况,实地查看生产线和设备情况,核对相关资料,经质询审核,认为项目资料齐全,已完成科研,形成生产规模,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专家评审印染行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2017年1月19-20日,受泉州市经信委委托,泉州市老科协高级专家咨询服务团团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率李寿钊、林文銮教授,李国忠高级工程师和张秋琛经济师对申报泉州市印染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单位中纺协检验(泉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劲安节能监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评审评议。专家组根据相关条件,逐项认真审核,经电话查询、现场查看和质询讨论,同意推荐中纺协检验(泉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泉州市印染行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专家评审德化县企业项目

20171月中旬,受泉州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委托,泉州市老科协高级专家咨询服务团团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率李寿钊教授、汤祥辉、赖雨水高级工程师和张秋琛经济师对德化县企业项目进行评审。116日,专家组对德化县润祥瓷土加工厂承担的2015年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低品位萤石矿的选矿工艺研究与综合开发》进行验收。泉州市经信委副主任王洪海提议王文泰同志担任验收组长,主持验收工作。会议听取企业负责人汇报该项目研发及生产、技术检测、用户反馈意见等情况,经现场核对检查和质询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1月17日,专家组对德化县腾兴陶瓷有限公司承担泉州市行业性关键性技术开发项目《玻璃陶瓷白光DC-LED和AC-LED荧光材料中试及产业化》进行评审。专家组认真审核企业报送资料,现场听取企业负责人汇报该项目研发和生产情况,查看核对新购置设备,经质询讨论,认为该项目研发已初步完成,但尚未能形成产业化生产,建议该项目中止实施。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专家应邀评价科技计划项目

受泉州市科技局委托(泉科函[2017]14号),2017年3月20~21日,泉州市老科协高级专家咨询服务团常务副团长李寿钊教授,吴中培工程师,李朝灿研究员等科技管理专家、财务经济专家,应邀对全市12个县(市、区)48个福建省级创新型企业和13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2017年泉州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后补助的61个企业及其项目进行评审。重点评价申报企业自2015年1月以来的研发经费投入,包括为实施科研活动购买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以及研发人员劳务支出等。经评审核实,研发经费投入累计超过100万元以上的省级创新型企业和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各获得后补助项目资助50万元。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创新驱动·

 

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试点示范工作

2016年9月,泉州市老科协被泉州市科协确定为首批泉州市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试点示范单位。泉州市老科协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长办公会讨论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10月26日,泉州市老科协发出通知,组织各县(市、区)老科协和市属分会、专委会推荐评选一批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紧密型企业和示范企业。11~12月,泉州市老科协创会会长王文泰和副会长李寿钊、吴中培,副秘书长李朝灿先后深入德化县、永春县、洛江区、惠安县、南安市调研创新型企业。12月27日,在县(市、区)老科协推荐的基础上,泉州市老科协以泉老科协[2016]21号文确定泉州市铁通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泉州众志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泉州市秉尚石斛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成功机床有限公司、福建南安顺昌鞋业有限公司、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安码头东联农业科技示范场、福建荣发石业有限公司、福建省鼎立雕刻艺术有限公司、燕京惠泉啤酒公司、惠安港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溪韵和机械有限公司、安溪鹏程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祥业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福建省德化县双全农业有限公司、福建集盛鸽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首批16个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企业。其中包括工程技术科技型企业10个,生物技术和农业龙头企业6个;主要分布鲤城区、洛江区、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和泉州台商区。

2017年1月16日,泉州市老科协召开三届六次理事会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工作推进会。泉州市科协分管领导刘荣成副调研员和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李寿钊、马荣生、吴中培、洪泉益为首批示范企业授牌。2017年,泉州市老科协将充分发挥全市性五A级社团组织老专家专业优势正能量,深入指导示范企业创新创业;同时择优遴选部分优秀示范企业向泉州市科协推荐创建市级专家工作站,并协助申报相关项目资助。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和南安市老科协为创新驱动示范企业授牌

2017年3月10日,泉州市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副会长吴中培和南安市老科协会长卓金钳、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戴良尧、副会长王三龙前往南安市洪濑镇为老科协创新驱动示范企业福建南安市顺昌鞋业有限公司授牌。公司董事长、南安市老科协顾问戴景水经济师亲自接待老科协一行。两级老科协领导参观座谈了解企业生产管理和创新驱动平台搭建情况,鼓励企业引进高校科技团队,建设创新型科研平台。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科技扶贫·

 

泉州市老科协与市老区办合作助力老区建设

2017年3月3日,泉州市老区办王海水主任前来泉州市老科协与李寿钊、吴中培副会长及李朝灿副秘书长共商合作助力全市革命老区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泉州市高度重视革命老区建设发展,将扶持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列为全国精准扶贫脱贫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泉州市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南安市、晋江市、泉港区和惠安县、石狮市等8个县(市、区)被国家及福建省列为革命老区。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福建省老区发展条例》和泉委办[2017]1号文件精神,泉州市老科协将充分发挥全市性五A级科技社团组织农业、林业、医学、科技、科普等多学科老专家专业优势正能量,与泉州市老区办通力合作,深入革命老区贫困乡村开展农业科技精准扶贫、医学专家义诊赠药等助农惠民系列活动,助力革命老区科学发展和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深入革命老区开展科技扶贫

2017年1月9日,应泉州市老龄办驻村挂职干部邀请,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李寿钊、马荣生、吴中培带领副秘书长李朝灿研究员、农林水专委会主任何长龙高级农艺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林业专家卓开发高级工程师、茶叶专家张经贤高级农艺师、畜牧专家李咏铭高级畜牧师等8名农业、畜牧、林业、科技专家,深入革命老区泉州市重点帮扶贫困村安溪县蓬莱镇上智村开展科技扶贫。泉州市老科协领导和老专家与泉州市老龄办驻村挂职党支部第一书记张成绩科长、蓬莱镇党委书记王斯诚、副镇长谢建全、镇党委组委苏国强,以及村两委、种养专业户等进行调研座谈,共商科技扶贫增收致富发展大计。市老科协专家们建言献策,根据各自专业优势,结合上智村自然地理生态条件,提出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实施各类项目带动,大力发展茶叶、林下经济中草药等现代特色生态休闲农业创新发展思路,助力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奔小康。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发挥五A级老专家正能量 助力安溪革命老区科学发展

----泉州市委老干部局泉州市老区办泉州市老科协

组织科技专家赴安溪县湖头镇半山村开展科技扶贫活动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中国科协、科技部、人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工作的意见》(科协发学字[2016]105号)、《福建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和泉委办发[2017]1号《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助力革命老区建设可持续发展。2017年3月15日,泉州市委老干部局、泉州市老区办、泉州市老科协和安溪县老科协联合组织泉州市及安溪县老科协16名农业、林业、医学、科技、科普高级专家,深入革命老区安溪县湖头镇半山村开展科技兴农惠民助学系列活动。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林丽燕,泉州市老区办主任王海水,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李寿钊、马荣生、吴中培、杜翠琼、何长龙,副秘书长李朝灿、林亚平,安溪县老科协会长叶宗希、副会长苏兴茂和泉州市委老干部局驻村挂职干部黄福吉、湖头镇领导章振明、谢铵煌,半山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农民企业家、专业合作社、种养专业户和农民群众300多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一是农业科技精准扶贫。泉州市老科协领导和农业专家考察安溪绿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铁观音茶叶基地及加工厂。同时,与市委老干部局、市老区办、安溪县老科协在半山村部召开特色农业科学发展座谈会,农业专家何长龙高级农艺师、茶叶专家高俊杰高级农艺师、苏兴茂高级工程师、周爱民制茶工艺大师,林业专家卓开发高级工程师、科技专家李朝灿研究员等现场解答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专业户技术难题;并为半山村茶产业和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出谋献策。安溪县老科协向半山村赠送苏兴茂高级工程师编著的《中国乌龙茶》专著。二是医学专家义诊赠药。组织杜翠琼教授、谢国风、王培荆、林笑治、肖宗苗主任医师等内科、儿科、妇科、中医科医学专家为基层群众义诊咨询服务约300人次,赠药2000多元。三是慰问贫困户。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市老科协领导慰问5户贫困户,医学专家谢国风主任医师上门义诊赠药。四是资助贫困学生。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市老区办、市老科协和安溪县老科协献爱心,资助半山小学10名贫困学生。

泉州市老科协充分发挥五A级老专家正能量,助力革命老区科学发展和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系列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深受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欢迎和赞誉;泉州电视台、安溪有线电视台和侨乡科技报、泉州市科协网站等有关媒体进行采访报道。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科普讲座·

 

泉州市老科协举办卫生防疫科普讲座

    为普及卫生防疫科普知识,2017年2月28日,泉州市老科协举办科普讲座,邀请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及应急科科长李锋平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讲《H7N9禽流感及其防控》。李专家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综合介绍H7N9禽流感的症状及 危害;发病条件及传染途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防控措施。马荣生副会长主持会议,副会长李寿钊、吴中培和老科协会员及泉州市科技局离退休支部老党员近百人出席科普讲座。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举办防范网络诈骗科普讲座

2017年3月22日,泉州市老科协举办防范网络诈骗科普讲座,邀请泉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苏福川警官主讲。马荣生副会长主持报告会,李寿钊、吴中培副会长和老科协会员及泉州市科技局离退休支部老党员出席科普报告会。

苏福川警官2004年毕业于国立华侨大学,2005年以来长期从事公安系统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参与破获多起国家公安部、省公安厅督办案件,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被授予全省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先进个人称号。他采用图文并茂的PPT课件,结合丰富翔实的案例和办案经验,宏观介绍我国电信诈骗的现状及其原因,综合分析电信诈骗的特点、常见诈骗类型及其典型案例;并总结防范网络诈骗的基本常识即“六个一律”和“八个凡是”。苏警官的精彩报告对增强老年人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博得老科协专家会员的普遍赞誉。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医学专家举办养生保健科普讲座

2017年3月13日,泉州市老科协医卫专委会副主任谢国风主任医师应鲤城区开元街道泉山社区邀请,为老年学校学员作养生保健科普讲座,主题为《百岁老人养生保健经验》。听众105人,课后并开展养生保健咨询活动,深受欢迎和赞誉。                                 (泉州市老科协医卫专委会)

 

南安市老科协组织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2017年1月6日,南安市老科协举办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讲座,有100多位老科协会员参加。邀请南安市委党校余天枝高级讲师主讲,突出继续全面从严治党的主线,从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及经验和立规矩,以上率下,继续前进等三个方面对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深入解读。

卓金钳会长传达福建省老科协工作经验交流会和中国老科协陈至立会长讲话精神,传达南安市委王春金书记,林荣忠市长在南安市党代会和人代会报告主要精神;并简要回顾南安市老科协2016年主要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思路。要求各专委会,围绕南安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挥老科协老专家正能量,为助推南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多作奉献。                                            

                                      (南安市老科协)

 

惠安县老科协举办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辅导报告会

2017年3月29日上午,惠安老科协在县老年活动中心多媒体教室举办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辅导报告会,邀请惠安县委党校庄锡兰老师为会员们作题为《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从经济视角学习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辅导报告。庄老师从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及存在的结构性矛盾;2017年国家发展形势;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基本原则和聚焦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几个热点等四个方面,以经济视角为切入点,重大阐述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丰富内涵。整个辅导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语言精练,庄老师还提前编写印发辅导报告提纲给与会老同志。

通过学习和听取辅导报告,会员们对2017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尤其是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着力解决民生议题等治国理政方略,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比较准确地领会“全国两会”的精神实质,增强“四个意识”,更加自觉地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与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调研,进言献策,发挥余热,为加快推进“五个惠安”建设汇聚传递正能量。

出席会议的有本会理事、各专委会正副主任和部分会员计130人。

                                        (惠安县老科协)

 

 

 

 

 

 

·专家义诊·

 

泉州市老科协医学专家开展义诊咨询服务

2017年1月12日,泉州市老科协医卫专委会谢国风、王培荆、黄佳津、谢白蓉等4名老专家,应邀参加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和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组织赴革命老区安溪县魁斗镇大岭村开展义诊咨询服务150人次,赠药1000多元。受到安溪县老干部局和魁斗镇政府领导的热情接待,基层农民群众反映良好。

2月11日,泉州市老科协医卫专委会副主任、泉州市老科协医学专家义诊咨询服务团秘书长谢国风主任医师带领王培荆主任医师、黄文益主任医师、黄佳津副主任医师等5名老医学专家,应邀参加泉州市老干部局泉州市老年活动中心组织新春走基层活动,赴晋江市梅岭街道办事处梅庭社区开展义诊咨询服务110多人次,受到社区居民欢迎和赞誉。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医学专家参加义诊送温暖活动

   2017年3月3日及6日,泉州市老科协医卫专委会专家谢国风主任医师、王培荆主任医师,应邀参加泉州市委老干部局组织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前往鲤城区开元街道刺桐社区、鲤中街道新华社区慰问10位老干部及贫困居民,指导养生保健。

    3月7~9日,泉州市老科协谢国风主任医师、陈荣奎副主任医师和欧明达、陈丽娜、谢白蓉等7名医学专家在泉州市老年活动中心门口开展学雷锋义诊咨询活动200多人次,赠药2000多元,深受群众欢迎。            

                                   (泉州市老科协 谢国风)

 

 

 

 

 

 

 

 

 

 

 

·会员风采·

 

泉州市老科协创会会长王文泰荣获中国老科协奖

    福建省泉州市老科协创会会长王文泰,男,1937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新塘街道,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高级工程师,正厅级退休干部。现任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组长、泉州市老科协高级专家咨询服务团团长、专家科普报告团团长。

    1963年8月西安石油学院炼制专业本科(五年制)毕业。1963年9月~1981年6月在石化部北京设计院工作,参加齐鲁石化厂、燕山石化厂、荆门炼油厂和武汉石化厂等11个大型石化企业设计、建设。1981年7月调入晋江地区科委工作,同时参加湄洲湾南岸规划工作。1984年1月任莆田市代市长。1984年12月~1986年7月任中共莆田市委副书记、福建省建委副主任、福建省石化公司总经理、福建省湄洲湾规划协调组副组长、泉州市湄洲湾肖厝经济开发委员会主任,主持湄洲湾南北两岸规划建设和福建炼油厂筹建工作。1986年7月任泉州市副市长、福建炼油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兼现场指挥。1990年3月~1996年3月任泉州市政协常务副主席;1996年3月任泉州市政协正厅级巡视员、泉州市湄洲湾南岸开发顾问组组长。1999年9月受聘泉州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组组长。2000~2015年任泉州市老科协会长。

    王文泰是福建省著名化工专家,为福建省化工产业和泉州市主导产业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担任泉州市老科协第一、二、三届会长15年来,创建五A级科技社团组织。多次荣获石化部机关标兵,全国石化部学铁人标兵,全国归侨、侨眷先进工作者,全国老科协先进工作者,2016年度中国老科协奖,福建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老科协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一、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石化发展

    作为著名的石化工业高级工程技术专家,他退休后继续为福建石化工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多次参加省发改委、经贸委组织的石化工业规划的讨论会,参加湄洲湾、古雷和江阴石化工业基地规划的论证。主编泉州市“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石化产业发展规划,提议规划建设泉惠石化工业区,牵头引进中化集团大型炼油项目、泰山石化仓储公司、华邦树脂公司、邦丽达科技公司等,总投资超200亿元。协助石狮PTA、泉港环己酮和晋江、南安等石化项目的建设。编写《泉州石化》一书,出版7000册,举办化工产业科技讲座近20场次,培养大批石化人才,推进石化产业成为泉州超千亿元产值的主导产业。

二、深入基层调研,开展科技服务

    根据国家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形势,牵头提出《关于加快太阳能光伏电子产业发展的建议》,被泉州市委、市政府采纳后,积极协助南安市规划建设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提出发展石狮海洋生物产业10点建议,得到石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力推动石狮市战略性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关心“三农”工作,向泉州市政府提交推广沼气综合开发,加快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特色农业和中药产业等调研建议报告,得到泉州市政府领导批示。

    三、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王文泰老会长致力指导市、县(市、区)老科协组织建设,泉州市老科协已建立华侨大学、泉州师院分会等13个分会专委会,拥有800多名会员,其中9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016年5月,泉州市老科协被评为5A级社团组织。他带领市政府经济顾问组和市老科协专家开展调研建言献策。深入民营企业开展咨询服务近千人次;编写《经济信息》及建议等材料一百多件,多数建议已转化为市政府的工作。

    四、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服务泉州经济建设

    2015年,王文泰高级工程师担任泉州市老科协高级专家咨询服务团团长,组织老科协专家主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组织完成泉州市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根据市政府的部署,组织完成泉州市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制鞋、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发展思路的编写工作;配合市直有关部门参与编写和修改泉州市纺织服装、石油化工、建材家居、机械装备、食品饮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现代物流等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承接泉州市经信委、市财政局的委托,评审确定全市“数控一代”95家企业128个示范项目产品、12条“数控一代”示范生产线、18个数字化车间、4家智能工厂等。受泉州市科技局委托,负责全市科技重大项目监理工作。

    五、倾心教育基金,助推泉州教育

    王文泰同志担任市教育基金会会长,十分关心泉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基金会的运作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近十年中,他不仅为基金会募集资金近3千万元,动员海外亲友捐款建设家乡教育设施;同时亲自带领专家组对泉州10多所民办大专院校、中专和技术学校进行调研,提出针对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专业调整、培养目标、教学设施等建议措施,得到市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采纳。在支教、助教、奖教公益活动中形成了具有泉州市教育基金会特色的“送温暖”工程、“弘扬先进”工程、“奖助学”工程、“强师能”工程和“助成长”工程等五项工程。泉州市教育金会被评为4A级基金会。

版权所有: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闽ICP备14008023号-1    联系电话:0595-22285575    邮箱:qzslkx@163.com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区田安路泉州市老年活动中心805、808室    邮编:36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14     技术支撑:泉州市万维网络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