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2014年第2期

《泉州老科协》2014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8日  来源: 作者:  阅读4154次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

(泉委发[2014]7号)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市直及驻泉省部属各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以及省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精神,切实发挥全市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实施和加快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城三大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科协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重视和加强科协工作,通过科协把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在科技界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科协工作的重要性,切实重视科协工作,使科协工作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科协组织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者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重视和加强科协组织建设,进一步凝聚和动员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是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发挥好科协及所属学会的组织和智力优势,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加快泉州经济升级转型、增强创新创造活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和人才支撑。

3.发展科协事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既是科协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中央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发挥科协事业在推进美丽泉州、和谐泉州建设的重要作用,支持科协牵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围绕生产中的科学、生活中的科学、生态中的科学、生命中的科学和生存中的科学,广泛深入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宣传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抵御迷信愚昧、伪科学、反科学的能力,在全社会营造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二、充分发挥科协在推动泉州加快创新转型中的作用

1.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支持科协搭建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学术交流平台,举办主题化、小型化、成果化的学术年会、科技论坛、科技报告会等,推动科技工作者之间、科技工作者与决策者、社会公众的交流,启迪创新思维,促进科技知识传播,不断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和实效。

2.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大力支持科协及其所属学会组织科技工作者重点围绕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成长型产业集群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要求,开展前瞻性、关键性、共性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引导支持企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搭建智力服务平台,促进高层次人才向泉州汇集。要充分重视、支持科协畅通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海智、台湾专家等(以下统称院士专家)的联系渠道,建立健全有效的联络沟通、服务接待等工作机制,推动更多的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资源汇集泉州,形成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形成一张网络,促进一个产业的蝴蝶效应。市、县科协要以院士专家项目对接为抓手,以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建设为平台,以项目落地转化为目标,积极组织院士、专家和我市企业开展科技交流合作,加强重大院士项目的引进,做好院士专家服务,为我市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实施多作贡献。

4.搭建科技思想库平台,推进决策科学化。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学科齐全、网络交错、智力荟萃的优势,支持科协建设自身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广泛、决策部门认同的科技思想库。在制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吸收科协参与决策咨询论证工作。各级科协要围绕影响和制约泉州科学发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科技问题,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政协科协界别的作用,多渠道在科技工作者与党政部门之间架设金桥,凝聚科技工作者的集体智慧,积极建言献策,服务科学决策。

5.搭建海内外交流平台,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各级党委、政府要支持科协广泛开展与海内外非政府组织的科技交流,扩大与国际和港澳台地区的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各级科协要加强与海外华人科学家(简称海智专家)、科技社团以及泉籍留学生等的联系、联谊与交流;积极探讨建立泉台民间科技交流合作平台,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以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品牌活动为抓手,以建设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努力提升泉州在国际和港澳台地区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6.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各级政府要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以全国、全省科普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为抓手,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把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科协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发挥牵头作用,每年定期听取一次工作汇报。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协同协作,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

7.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倡导科学发展理念。各级科协要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大重点人群,按照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组织开展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景区、进机关、进军营等经常性、社会性、群众性的科普活动,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

8.深化青少年科技教育,培植未来创新创业大军。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需要营造人才辈出的育才环境。各级科协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青少年科技教育组织网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广校外兼职科技副校长选派制度,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抓手,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协同协作,将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纳入素质教育、学校目标责任考评和校长任期考核内容。

9.实施科普惠农兴村工程,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各级科协要紧密围绕百姓富、生态美要求,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技术诊断、技术咨询、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等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引导、培育、扶持一批示范效果好、带动效应大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通过典型引路、示范辐射,培养新一代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0.实施科普益民工程,增加社区居民接受科普教育机会。各级科协要结合文明社区、美丽社区建设,加强社区科普活动中心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经常性、社会性、群众性的科普活动,使社区居民在休闲中感受科普、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在互动中体验科技、在生活中相信科学、在危难中依靠科学,逐渐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11.实施科普益企工程,提高企业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各级科协要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将体制外科技工作者凝聚在党的周围。通过组织重大项目科技攻关、举办技术交流、讲创新、比贡献竞赛活动,营造企业创新文化环境;通过举办职业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提高员工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能力;通过组织实施智力服务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技术、项目,助推企业自主创新;通过组织科普进企业活动,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科技人员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和谐企业建设。支持企业设立职工科普活动中心,引导企业实验室、研发中心、展示厅等创建科普教育基地并对社会公众开放,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12.实施科普场馆建设工程,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各级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众接受科普教育的机会和途径。全面落实《泉州市科普场馆建设十二五规划》,加快泉州科技馆新馆建设步伐,努力实现县县有科技馆目标,确保到2015年全市科普场馆建设能基本适应公众不同层次的科普需求。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掘、利用现有科普资源,按照共建共享要求,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科普,努力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科普服务。宣传部门要重视和加强新闻媒体科普传播管理,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要开辟科普专栏(专题);文化部门要支持科普创作,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力度;教育部门要加强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高校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实验室、研发中心、展示厅等要进一步对社会公众开放。

13.搭建科技人才成长平台,推动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支持科协开展综合性、跨学科、开放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引导学科交叉融合,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创业激情。各级科协要加大对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奖励力度,规范优秀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奖、优秀论文奖、科技工作者建议奖等评选工作,支持学会和社会力量设立相关科技人才奖项,积极举贤荐才,用激励机制引导人、培育人、鼓舞人、成就人,推动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14.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科普法》的要求,建立科普工作表彰奖励制度,动员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力量投身科普事业。各级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在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科协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15.落实工作机制,推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各县(市、区)要落实村级农技员、社区文化协管员兼任科普宣传员制度。各级科协要进一步加强科普志愿者、科技辅导员、科普讲师团和科普作家等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加大对科普创作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传媒机构等建设科普创作实践培训基地,推动高端科普人才的培养。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1.把科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科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听取一次科协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科协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党委要明确一位领导分管科协工作,各级政府要明确安排一位领导联系科协工作,各级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应吸收同级科协为成员单位,发挥科协的职能作用。

2.把科协重点工作纳入目标任务考评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科协承担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科普场馆建设等重点工作纳入整体工作部署,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任务纳入文明城市、创新型城市、美丽泉州建设等的考评范畴,确保到2015年我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纳入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及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吸引更多的海内外高端人才汇聚泉州;把科普场馆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市科普场馆建设十二五规划》的落实,为公众提供更多的接受科普教育的机会和途径。

3.加强科协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委要按照干部选任标准和科协工作特点,选好配强科协领导班子。各级政协科协界委员候选人人选提名时要听取同级科协意见,县级以上(含县级)科协负责人一般应提名为同级人大常委会委员或政协常委候选人人选。切实加大科协干部的培养、选拔、交流、使用和管理力度,不断优化科协干部队伍结构。

4.确保科协经费足额到位。各级政府要把科普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当地常住人口每年每人不低于1元的标准安排财政科普经费,确保一般预算科普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当地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人均财政科普经费已达1元以上的县(市、区),要随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逐年加大投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科普法》及《科普条例》的要求,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科普活动。

5.进一步健全基层科协组织。保持市、县两级科协独立建制,保证机构和人员稳定,支持科协按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区)科协成立党组。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要积极创造条件,适时成立科协组织。健全乡镇(街道)科协组织,推行科技副乡镇长(街道副主任)兼任科协主席、村级农技员兼任科普宣传员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科协干事。实施村(社区)科普协会全覆盖工程,由1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兼任科普协会负责人。鼓励有条件的自然村落、小区、楼幢、家庭等组建科普分会或小组。引导和支持乡镇、建制村以及种养殖基地(大户)、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6.大力发展企事业单位科协组织。把企业科协建设纳入非公党建目标考评体系,按照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哪里建立科协组织,建家、交友活动就开展到哪里的要求,大力实施企业科协增覆盖、强作用工程,凡科技人员密集的企业、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都应组建企业(园区)科协,以凝聚体制外科技工作者力量,更好地为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服务。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初高中学校、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科协组织全覆盖,鼓励城乡中心小学和有条件的农村小学组建学校科协。鼓励其他企事业单位建立科协组织。

7.进一步支持学会创新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学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发挥学会智力密集的优势,支持和鼓励学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在科技决策咨询、专业资质认证、职业资格培训、职称评定和科技成果评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支持学会创新发展,学会挂靠单位要切实负起挂靠职责,帮助学会解决工作人员配备、管理和经费、场所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8.竭诚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各级科协组织要加强与科技工作者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在提供服务、理顺情绪、反映诉求、促进和谐中的作用。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完善科技工作者利益表达机制,加强人文关怀和帮助,及时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9.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科普。各级党委、政府要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资助或捐赠资产发展科普事业,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科普产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培育壮大科普产业。支持各级科协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公益性科普事业,有关部门对科协及所属团体出版的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类报刊、图书和影视音像制品要给予政策扶持,对科协及所属团体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减免优惠。

10.加强科协组织党建工作。各级党委要把科协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工作总体部署,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中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以党的建设带动科协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品牌建设,保障科协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各级学会要按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求,加大建立党组织和选派党建指导员的力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

 

中共泉州市委     

泉州市人民政府    

 

2014年57  

 

 

·领导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面向未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我国进入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联发展、叠加发展的关键时期,给自主创新带来了广阔发展空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我多次讲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从这个经验看,关键是时机和决断。历史的机遇往往稍纵即逝,我们正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

我们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有持续创新形成的系列成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备良好条件。因此,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对国家和民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决策,想好了、想定了就要决断,不然就可能与历史机遇失之交臂,甚至可能付出更大代价。

20133月,我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讲过这样一个意思,就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

实践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问题看到了,就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快马加鞭改变这个局面。不能说了很多年,最后老是没有根本改变。当然,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不是排斥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当前,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在传统国际发展赛场上,规则别人都制定好了,我们可以加入,但必须按照已经设定的规则来赛,没有更多主动权。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如果我们没有一招鲜、几招鲜,没有参与或主导新赛场建设的能力,那我们就缺少了机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也总是留给有思路、有志向、有韧劲的人们的。我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主要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李四光说过:“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起有待创造的东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要高度重视原始性专业基础理论突破,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要积极主动整合和利用好全球创新资源,从我国现实需求、发展需求出发,有选择、有重点地参加国际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基地及其中心建设和利用。要准确把握重点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通过高效合理配置,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思是,骏马一跃,也不会达到十步;劣马跑十天,也能跑得很远;雕刻东西,如果刻了一下就放下,朽木也不会刻断;如果不停刻下去,金属和石头都可以雕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担当、勇于超越、找准方向、扭住不放,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有的学者研究表明,康熙曾经对西方科学技术很有兴趣,请了西方传教士给他讲西学,内容包括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动物学、解剖学、音乐,甚至包括哲学,光听讲解天文学的书就有100多本。是什么时候呢?学了多长时间呢?早期大概是1670年至1682年间,曾经连续两年零5个月不间断学习西学。时间不谓不早,学的不谓不多,但问题是当时虽然有人对西学感兴趣,也学了不少,却并没有让这些知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大多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1708年,清朝政府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中国地图,后用10年时间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这样一个重要成果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参加测绘的西方传教士把资料带回了西方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地理的了解要超过中国人。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学得再多,束之高阁,只是一种猎奇,只是一种雅兴,甚至当作奇技淫巧,那就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

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就像接力赛一样,第一棒跑到了,下一棒没有人接,或者接了不知道往哪儿跑。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科技体制改革要紧紧扭住“硬骨头”攻坚克难,加快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着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对重大任务要有路线图和时间表。要着力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改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和激励政策,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要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努力克服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避免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要着力完善科技创新基础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创新调查制度、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大幅提高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要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焦国家战略目标,集中资源、形成合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要着力加快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把基础前沿、关键共性、社会公益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作为重大基础工程来抓,实施好国家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加快在国际科学前沿领域抢占制高点。要着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

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这个法宝搞出来的,千万不能丢了!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这是《诗经·大雅·文王》中的话,说的是周文王尊贤礼士,贤才济济,所以国势强盛。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也是一个智力资源大国,我国13亿多人大脑中蕴藏的智慧资源是最可宝贵的。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豪的。但是,我们在科技队伍上也面对着严峻挑战,就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们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要坚持竞争激励和崇尚合作相结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有序流动。要广泛吸引海外优秀专家学者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服务。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未来总是属于年青人的。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广大院士不仅要做科技创新的开拓者,更要做提携后学的领路人。希望广大院士肩负起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责任,甘为人梯,言传身教,慧眼识才,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长期以来,我国院士制度在推动科技界出思想、出谋略、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院士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社会关注、科技界反映较突出的问题,比如有时院士遴选受非学术因素干扰过多,有的地方和部门让院士称号承载了一些非学术的、带有明显功利性的负担,有的人把有多少院士当作出政绩的一个标志。如此等等,都背离了我国院士制度的本义,必须加以纠正。广大院士对这些现象也有意见。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使院士制度更加完善,真正守住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

根据广大院士和各方面意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院士制度的要求,主要就是要突出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改进和完善院士遴选机制、学科布局、年龄结构、兼职和待遇、退休退出制度等,以更好发挥广大院士作用,更好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更好维护院士群体的荣誉和尊严,更好激励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才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两院院士在我国科技界拥有最高学术荣誉,在全社会具有高度关注度,一言一行对学术风气和社会风尚都有极大的影响。希望广大院士坚守学术操守和道德理念,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既赢得崇高学术声望,又展示高尚人格风范。

马克思说:“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长期以来,我国科技界涌现出许多受到人民爱戴的科学家,他们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今天,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两院院士发挥作用。希望广大院士善养浩然之气,发扬我国科技界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在攻坚克难、崇德向善中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带动科技界乃至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政治上关怀院士、工作上支持院士、生活上关心院士,当好“后勤部长”。有关部门要加强相关政策保障,让包括院士在内的各类优秀人才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更好建功立业。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我国科学技术界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机构,是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两院要组织广大院士,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开展战略咨询研究,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希望同志们锐意进取、锐意创新,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2014年6月9日 

















 

 

·调研建议·

 

    泉州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调研报告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时强调指出:粮食安全、“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抓紧抓紧再抓紧。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

泉州市是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201436月,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开展泉州市农业特色产业前期调研;62326日,陪同福建省老科协郑义正会长等进行深入重点调研。根据对全市8个县(市、区)64个涉农单位的现场调研以及8场市、县专题座谈会的座谈调研,分析泉州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今后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助推海西泉州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新农村建设。

一、 泉州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现状及其成效

泉州市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南亚热带气候区,现辖11个县(市、区)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2013年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796万公顷;海域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541公里;林业用地1047.56万亩,林地面积965.35万亩,森林覆盖率58.7%;常住人口83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21.02万人。近年来,泉州市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形成了以水产、茶叶、蔬菜、水果、花卉、畜牧、食用菌产业为主体的,具有泉州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201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0.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16元。

(一)海洋经济特色产业

泉州市地处东南沿海中部,拥有湄洲湾、大港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等5大海湾,500平方米以上岛屿168个,是福建省重要的海洋大市。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建设海洋强市的实施意见》,制定《泉州市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年)。泉州市政府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签订《共同推进泉州海洋经济强市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3年争取到国家、部、省拨补海洋与渔业发展资金9亿多元,石狮华宝生物医药等5个项目列入首批国家海洋经济区域示范项目,获得国家项目补助资金5230万元。石狮海洋生物高科技园区被列入泉州市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晋江市荣获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称号。重点扶持发展鲍鱼、石斑鱼、甲鱼等高附加值品种以及海马、棘胸蛙、红虫等珍稀特种养殖;永春县湖洋溪黑脊倒刺鲃被列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新建农业部示范健康养殖基地和“菜篮子”基地2个,淼鑫水乡渔村被列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企业。全市现有34个渔业加工企业被评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石狮华宝明祥食品有限公司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古浮紫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晋江紫菜”列为全省渔业“十大品牌”,年加工坛紫菜4万多吨,占全国80%。新华洲水产批发市场建成投产,总投资2.3亿元,年交易额可达100亿元,成为华东、华南地区重要的水产品集散地和东南亚国家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枢纽。2013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达1085亿元,其中水产品总产量103.2万吨,渔业总产值109.3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6.3%),渔业经济总产值237.84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5817元(比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501元)。

(二)茶果蔬特色产业

1.乌龙茶业   茶业是泉州市重要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民生产业。以安溪铁观音为主,包括永春佛手、闽南水仙的全国名特优乌龙茶产业,主要分布安溪县、永春县、南安市、德化县和洛江区。其中安溪县大力组织实施铁观音乌龙茶特色产业富民强县发展战略,多次承担国家科技部科技兴茶富民强县专项、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示范项目、福建省和泉州市重大科技专项,创建全省首个茶叶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级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福建)和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制定安溪铁观音乌龙茶国家标准,培育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福建八马集团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发展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956个,创建中国茶都,举办国际茶博会。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优质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乌龙茶之乡”安溪县成为全国第一产茶大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2013年,安溪县现有茶园60万亩,茶产量6.8万吨,其中出口日本、欧盟、东南亚等国家1.6万吨,涉茶产业总产值115亿元,涉茶产业80多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2125元,其中来自茶业收入6790元。铁观音乌龙茶品牌价值高达54.34亿元,成为安溪茶农脱贫致富的民生品牌。2014年,安溪县荣获“全国首批综合发展质量优秀县”及“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县”称号。

2.果业  亚热带果树是泉州市比较优势农业特色产业,永春县、南安市、德化县分别被授予“中国芦柑之乡”、“中国龙眼之乡”、 “中国早熟梨之乡”。 永春芦柑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全国名特优农产品。2013年永春县芦柑面积约10万亩,产量约19万吨,总产值14亿元,其中出口东南亚、俄罗斯、欧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荣获“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称号,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芦柑)、出口芦柑质量安全示范县。近年来,永春县绿源柑桔苗木繁育场针对柑桔黄龙病危害日趋严重的问题,作为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承担国家农业部、科技部和福建省、泉州市科技专项,总投入1000多万元,建立全省唯一的柑桔脱毒苗木繁育基地,每年可提供脱毒接穗40万~50万枝,脱毒苗木20万~30万株,已在生产上示范应用,初见成效。泉州龙眼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主要分布南安市、晋江市、洛江区等地。2013年全市现有龙眼果园面积33.89万亩,产量5.02万吨。由于主栽品种单一,人力资源成本上涨,市场价格不稳定,产业化徘徊不前。近年来,逐渐采用高接换种,调整早中迟熟品种结构,开拓产品保鲜与加工新途径。

3.特色蔬菜   德化黄花菜、晋江胡萝卜、安溪淮山是泉州市三大特色蔬菜基地。德化十八格黄花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全国名特优无公害农产品。德化县以春美乡为中心,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承担国家农业部农民创业扶持项目和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并引进台湾省烘干加工技术。2013年种植黄花菜1.3万亩,产量650吨,产值325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000多元。晋江市东石镇、深沪镇等充分应用土地流转政策,建立5万亩胡萝卜生产基地,年产量20万吨,产值超7亿元。主要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成为国内最大的胡萝卜出口生产基地(占50%以上)。淮山是泉州市近年来新兴的食用药用俱佳的保健食品。全年生产淮山5万吨,主要分布在安溪县长坑乡和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均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安溪县山格淮山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636户,种植淮山1800多亩,年产量3600多吨,开发生产淮山面条、淮山米粉、淮山营养露等创新产品,产值3800多万元,被列为全国示范合作社。近年来,安溪县制定加快扶持发展淮山产业的若干意见,成立安溪县淮山协会,举办安溪淮山节,打造继铁观音乌龙茶之后第2张特色农业名片。永春县东片区大力发展“永春冬瓜”特色蔬菜,常年种植面积6500亩,亩产值1万~1.2万元,比种植水稻增值2~2.5倍。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绿(福建)集团在惠安县走马埭建立5000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净菜出口日本。利农集团利园农业技术(泉州)有限公司在泉港区界山镇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全省规模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总面积4500亩,50多个品种获得无公害产品及绿色食品认定。

(三)花卉与林下经济特色产业

1.花卉产业   花卉是泉州市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特色农业朝阳产业,泉州市已成为福建省主要花卉大市之一。2013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5.4万亩,总产值36.4亿元。泉州现有花卉企业436个,其中大中型企业66个,拥有省、市级花卉生产示范基地52个,建设温室大棚等花卉设施面积84万平方米。设施花卉以蝴蝶兰、红掌、国兰、观赏植物等盆栽花卉为主,形成以洛江、南安、永春为主的设施花卉产业链。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拥有近1万平方米的组培净化大楼、10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和薄膜大棚,是全省设施化栽培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高科技花卉企业。绿化大苗特色产业以南安市园林景观苗木和永春县桂花、罗汉松、香樟、红豆杉、茶花等品种为主,面积达到43700多亩,存圃绿化苗木超过6000万株。其中南安市霞美镇建立泉州园林花卉产业园,现有面积1.2万亩,拥有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四大类共1000多个品种,花卉苗木企业(场)150多个、专业户600多户、园林绿化施工企业20多个,从业人员6000多人,年销售总产值5亿多元,农民增收8000多万元。

2.林下经济特色产业    近年来,泉州市高度重视发展林下经济,市政府安排380万元财政资金扶持57个单位发展林下经济及森林人家。德化县、永春县被福建省林业厅列为发展林下经济试点县,各获得200万元资金支持。2013年,全市林下经济116.7万亩,产值25.76亿元。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充分利用树林生态空间,不占地、不砍树、增值效益高等特点。

(1)林下种植:采用林药立体套种模式,主要种植铁皮石斛、金线莲以及黄花远志、东方肉穗草、千层塔、草珊瑚等珍稀中草药。全市林下种植5000多亩,主要分布德化县、永春县、安溪县、南安市及洛江区等林区。泉州市秉尚石斛科技有限公司、泉州市景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德化县康乐园等引进20多个铁皮石斛优新品种,建立龙眼树、梨树及林下规模栽培铁皮石斛套种技术,并开发生产铁皮石斛系列保健产品。泉州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安市九仙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实现铁皮石斛、金线莲组培工厂化育苗。永春县祥业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泉州市金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正在开发金线莲、铁皮石斛等系列生物医药高科技产品。

(2)林下养殖:德化县大力发展林下养殖黑鸡、黑兔、黑山羊等林下“三黑”产业。其中林下养殖德化黑鸡已形成规模和品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无公害农产品,年出栏100万羽,产值8000多万元。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聘请中国工程院陈可冀院士、马建章院士,创建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创黑熊人工授精繁殖技术、黑熊胆囊“无管引流”技术,人工养殖黑熊850头,开发生产熊胆粉、胶囊、含片等系列产品,产值1.8亿元。规划5年内养殖黑熊2000头,预计产值2.5亿元。德化县绵远林下种养合作社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经福建省林业厅批准,建立棘胸蛙驯养繁殖基地,年产棘胸蛙15万只,产值超千万元。德化县三班镇林下放养蜜蜂5000箱。惠安县紫山镇半岭村林下放养地鱉虫(主治风湿病)3万多亩。

(四)泉台农业

泉州市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近年来,泉州市充分发挥泉台“五缘”优势,大力发展泉台特色农业。2013年,全市现有涉台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80个,总产值约5.2亿元。

1.创建国家级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   20107月,经国家农业部批准,泉州市农科所创建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总体规划用地1000亩,已投入近7000万元,建立台湾现代农业技术交流与培训、良种引进繁育和农业新技术引进试验3个功能区。成为国家级闽台农业合作交流推广平台,同时作为泉州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果蔬核心区,并建立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中科院谢华安院士),先后承担国家农业部、科技部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9个,重点建设福建省对台合作引种创新基地和泉台农业种质创新资源库。与台湾地区4所知名农业大学、3个改良场、21个企业、50多名专家教授密切合作,接待台湾专家50多批次近600人次,引进国内外农作物新品种220个,其中台湾名特优园艺作物39种90个品种,台湾农业新技术11项,通过引进集成创新选育蔬菜、龙眼新品种6个,在省内外推广应用50多万亩。每年繁育种苗30万株,建立台湾果树、杨树、蔬菜、香草示范点16个,示范推广台湾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3万多亩。构建泉台果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中台湾6个农业院校及企业加盟,入驻中心企业5个,农民合作社2个,常驻台湾专家2名。每年组织扶贫挂钩村干部、农技员、专业户技术培训,并接待各地参观及游客近1万人次,充分凸显闽台农业技术交流合作中心的平台辐射示范带动作用。

2.建设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2011年6月,经国家农业部、国台办批准,惠安县创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全县现有台资涉农企业8个,总投资1.17亿元,年产值1.125亿元,出口创汇550万美元。19个本地农业基地与台商建立品种、技术、产销合作关系,先后引进台湾优良品种、先进技术50多个,年合作订单1000多万元。惠安县鑫海鲍鱼养殖场重点发展鲍鱼、石斑鱼和白对虾等工厂化设施养殖,年销售收入3512万元。泉州市葵花休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台湾优新品种和先进管理技术,首期投资5000多万元,开发建设现代休闲农业生态园500多亩。规划投资3亿元,建设规模3000亩。

3.建设海峡两岸(福建安溪)茶业合作示范基地   2006年,安溪县开始建设海峡两岸(福建安溪)茶业合作示范基地,总面积7.89平方公里,包括茶叶科技研发、茶叶贸易物流配送、茶叶深加工和功能化产品基地、茶叶机械制造与包装基地、茶文化旅游等五大功能区,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确认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4.组织实施泉台农业合作项目   2010年5月,南安市溪南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海峡西岸台湾(溪南)甲鱼良种推广中心,引进台湾甲鱼优良品种和养殖技术。现有5个乡镇社员57户,甲鱼养殖场32个,养殖面积1496亩,养殖规模455万只,年产值8750万元。2012年被农业部确认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3年台资南安裕农牧业公司计划投资1.38亿元,建设全国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目前已投资6700多万元,引进良种奶牛550头、奶羊2500头。2013年,永春县被福建省农业厅列为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推广示范县,泉州市金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引进台湾优质金线莲品种,年产组培苗2000万株,建立设施栽培示范基地150亩。

5.建设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交易物流中   20089月,经国家商务部批准,在南安市石井建立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规划占地面积800亩,已投资1.05亿元,完成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包括商铺350套,商务套房252套,展厅5000平方米,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交易大厅1.5万平方米,冷库2.3万吨,每周2个航次常态进口台湾水果。同时,每年举办1~2次海峡两岸农产品展销展示、经贸和农业合作项目推介会。

(五)农林水产品加工产业

泉州市现有200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46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位居全省首位。2013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固定资产114.0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31.87亿元,净利润30.19亿元,出口创汇3.06亿美元,上缴税金16.56亿元,带动农户111.4万户,带动基地农户增收37.61亿元。全市获得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66个、绿色食品101个、有机食品11个。安溪县获国家级出口乌龙茶质量安全示范区,出口茶叶备案基地6.07万亩;永春县建设出口柑桔质量安全示范区,建立出口芦柑备案基地4.56万亩。全市共有涉农注册商标1.7万件,约占全省农产品商标数31%,涉农中国驰名商标10件,福建省著名商标101件,中国名牌农产品2个(晋江阿一波牌紫菜、安溪八马牌铁观音),永春芦柑、德化黑鸡获“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市获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证明商标)有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永春芦柑、东壁龙眼、德化黄花菜、德化黑鸡、古浮紫菜、湖头米粉、永春老醋、永春篾香、永春漆篮等19件。

福建省晋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福马食品集团、福建乐天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安溪铁观音集团、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中绿(福建)集团、泉州华洲水产市场等8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及福建达利集团、福建华宝集团、晋江阿一波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了泉州市休闲食品、饮料茶叶、果蔬加工和调味品等五大特色加工产业发展。近年来,石狮市华宝海洋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福建省金燕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溪味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应用生物技术,开发生产氨基葡萄糖、琼脂、大豆多糖、叶黄素等高科技产品,现代生物经济初见端倪;石狮华宝海洋生物公司荣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永春达埔是中国四大传统制香基地之一, 2006年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永春篾香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7年启动建设永春篾香产业城,2010年彬达、兴隆、联发、金丰等龙头企业开始投产。2012年,永春县政府制定扶持香产业发展的“香八条”措施,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1000万元,设立永春县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进“海丝舶来香”向永春特色百亿元支柱产业发展。2013年开始建设永春香文化产业园,规划面积1000亩,总投资6亿元,已有马来西亚和台湾、厦门、泉州等12个企业入驻。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和香料等林产资源,由传统的宗教香创新开发生产保健养生、文化礼品和居家用品等卫生香系列产品。2013年,永春香特色产业实现产业链总产值27.3亿元。2014年4月,被中轻联和中国日杂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香都”桂冠。

(六)现代生态休闲农业

近年来,泉州市大力发展现代生态休闲农业。至2013年,全市拥有一定规模和接待能力的各类休闲农业点137个,其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乡镇6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6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0个;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1个,四星级2个,三星级4个,福建省三星级5个,四星级6个。全市休闲农业示范点经营面积17.12万亩,资产总额23.8亿元,年接待游客694.8万人次,从业人员13429人,其中农民就业11259人,带动农户24940户。年营业收入10.1974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7.1374亿元,实现利润2.1642亿元,上交税金2038万元,成为农村农民就地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新途经、新亮点。

二、泉州市特色农业发展态势与经验剖析

近年来,泉州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拓创新,特色农业发展呈现出五大发展态势,即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转化;优势农业向基地化、专业化、区域化发展;特色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推进;特色农产品向质量化、安全化、品牌化拓展;农业扶持政策向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强化。同时,随着特色农业的不断深化优化,逐渐积累了源于实践、利于示范的五大发展经验。

1.政策扶持,科学布局   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民生工作,近年来先后制定《泉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发展现代农业、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名优农产品论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市和美丽乡村等系列政策措施。设立引导扶持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泉台农业、农业产业化、示范专业合作社、名优农产品以及农业贷款风险补助等财政专项资金,有力地推进泉州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创新理念,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为核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线,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布局。山区县重点发展茶叶、果树、食用菌、林下经济、畜牧业、休闲农业;沿海地区侧重发展海水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海洋生物产业;城郊地区大力发展名特优新蔬菜、果树、花卉特色产业。

2.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并转化为产业优势。全市茶叶、果品、蔬菜、水产品、花卉、畜禽等712种特色农产品列入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铁观音、佛手、闽南水仙茶叶、永春芦柑、德化黄花菜等5个农产品被农业部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安溪县、永春县、南安市、德化县分别被授予“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芦柑之乡”、“中国龙眼之乡”、 “中国早熟梨之乡”。安溪县、永春县、南安市列入乌龙茶优势县(市);安溪县、德化县、晋江市、南安市列入杨梅优势县();洛江区、永春县、德化县、南安市列入枇杷优势县(市、区);南安市、惠安县、永春县、晋江市列入龙眼优势县();南安市列入香蕉、橄榄优势市;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列入竹笋优势县;鲤城区、洛江区、南安市列入盆栽花卉优势县(市、区);德化县列入闽西南黑兔、优质地方鸡、银耳优势县;石狮市列入锯缘青蟹优势市。

3.龙头带动,规模经营   组织实施“131”强龙工程,全市“扶优、扶强、扶大”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46个。2013年,实现销售总收入431.87亿元,并带动农户111.4万户,增收37.61亿元。同时,引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济。目前全市登记注册农林牧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3036个(其中部级示范社17个,省级示范社49个,市级示范社165个),注册资金达68.7亿元,带动农户52万户,连接基地67万亩,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4.注重质量,拓展品牌   建立市、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同时设立奖励政策,鼓励引导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全市拥有涉农注册商标约1.7万件,中国驰名商标10件,中国名牌农产品2个,福建省名牌农产品68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497个,提升泉州市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质量。

5.科技引领,泉台合作   创建泉州市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永春县福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组织实施129个国家、省、市级星火计划、农业科技项目,资助项目经费2723万元,选育出一批农作物新品种,50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创建国家级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中心。发挥科技支撑引领功能和泉台“五缘”优势,增强特色农业发展后劲。

三、泉州市特色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探索

(一)目前存在制约因素及主要问题

根据调研分析,泉州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多地少水缺”。目前尚存在以下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耕地面积及海水养殖面积逐年减少,土地流转刚刚起步,农民多存疑虑,流转难度较大,制约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空间。二是农业总体投入偏少,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普遍反映投融资困难,信贷资金严重不足,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业保险种类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机械化水平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三是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低,总体技术含量不高,缺乏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科研投入和技术储备不足,现代种业发展缓慢;农民总体素质偏低,劳动力结构不合理,以妇女及老年人居多。四是创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偏少。总体生产规模不大,产业链短,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多数农业企业与农户尚未形成利益共同体,加上市场信息不灵,往往出现产销脱节现象。五是特色农林水产品精深加工总体水平较低,行业标准短缺,缺少畅销市场的特色优势品牌;名特优农产品优质优价市场发育滞后,市场营销及总体经济效率不高。

三、加快我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总体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201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及福建省、泉州市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意见,立足泉州市情农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生态特色优势农业为主线,科技创新为动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为核心,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为重点,生物技术为支撑,发展壮大现代科技型生态循环低碳高效特色农业。

1.组织编制20152020年泉州市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我市人多地少水缺和山地资源、海洋资源相对丰富的市情农情,泉州市“十三五”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必须立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注重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重点扶持发展特色海洋经济、设施农业、林下经济和生态休闲农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设施蔬果(中草药)、设施畜禽、设施食用菌、设施花卉、设施林业、设施渔业。引导发展林下种植铁皮石斛、金线莲等高附加值中草药;林下养殖畜禽以及棘胸蛙、蜜蜂、地鳖虫等特色林下经济。扶持发展现代生态休闲农业。重点培育国家、省、市级现代生态休闲农业示范企业80~100个。扶持发展老区特色农林业。组织实施国务院批复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扶持安溪、南安、永春、德化作为闽南组团,加快发展特色农林业,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乌龙茶产业基地,扶持发展安溪茶文化产业和永春香文化产业。

2.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加大农业投入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和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用足用好扶持激励政策。重点引导全面落实土地流转政策,盘活土地资源,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撑、社会投入的多元化特色农业长效投入体制机制,逐年增加农业财政投入,创新金融“三农”服务模式,加强农业低息贴息贷款,加快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缓解农业特色产业信贷难题;同时扩大农业保险种类,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供强劲的财力支撑。建议适当调整农业用电和税赋的收费标准。调研中不少单位反映农业用电资费不够合理。“中国香都·永春达埔”要求其税收应由商业税制改为文化产业税制收取。

3. 引导农村加快土地流转,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我市农村中土地流转做了大量工作,形式多种多样,有力地推动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存有疑虑,主要是怕流转后失去经营权,怕流转后整合地界不清以及有关利益问题,流转积极性不高,流转难度大。建议各级领导特别是乡(镇)村领导要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力度,并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消除群众顾虑,并用足激励措施,加快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加快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4.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创业能力

重点建设泉州市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永春县福建农业科技园区和安溪县福建农民创业园,充分发挥其支撑引领和辐射示范带动功能。引导创建农业、林业、海洋渔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扶持建设茶叶、柑桔、花生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以及泉台果蔬、海洋渔业(石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抓紧构建茶业、林下经济、花卉、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农业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扶持建设科技特派员“十百千万”创新创业示范体系。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化实施国家、省、市级星火计划和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示范带动。强化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现代农业种业。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重点扶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充分发挥国家级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优势,培育泉州市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种业。

5. 以人为本,加强农业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聘请省内外和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专家教授,组建泉州市农业特色产业专家顾问团,发挥科学决策支撑智囊作用。积极引进和培育泉州市紧缺的海洋、生物、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特色产业创新创业高端领军人才。培养选拔一批用得上、留得住、本土化的标杆式省、市级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企业家队伍。

加强农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重点扶持建设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推进泉州市农业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农函大和远程培训体系作用,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6.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和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

大力培育创新型农业龙头企业。在做大做强全市200个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开拓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强,年产值超10亿元的创新型农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50个。

同时积极引导发展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巩固完善全市工商登记注册303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重点引导扶持发展具有一定科技水平和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科技型国家、省、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个。

7.强化食品安全和品牌化,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加工产业

以现代生物技术催生生物经济,推进传统特色农业向现代高新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扶持石狮华宝、泉港金燕、泉州泉美、安溪生物、永春金草、祥业等生物技术公司,发展特色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的精深加工产业,创新开发高附加值的海洋生物、生物医药、“茶叶尼龙”等高新科技产品。

扶持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鼓励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大力推进特色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标准化。引导组织名特优新农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名牌产品认定。

8.加快发展泉台农业特色产业,推进现代特色农业信息化

加强国内外农科教和产学研科技合作,发挥泉台“五缘”优势,重点建设国家级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扶持开发建设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永春县闽台农业合作科技推广示范县、海峡两岸(安溪)茶产业合作示范区、海峡西岸(德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区;完善建设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物流中心。调研中了解到惠安县大港湾海滩地5000多亩,是当地种养海产品的重要基地,也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收入。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国台办批复列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据反映市里已初定规划为新机场用地。该地远离人口稠密的闹市,作为机场用地不大适合,建议组织有关专家进一步论证确定。

大力实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国际化。加快构建泉州市特色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开发泉州市农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数据库、名特优新农产品数据库、专家数据库以及远程科技咨询服务平台。加快推广应用“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大泉州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宣传力度,推进特色农业市场化

 

新时期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李寿钊  李朝灿

摘要:根据对福建省和泉州市老科协组织的调查研究与分析,简述中国老科协组织发展现状;重点分析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发展现状、服务成效及存在问题;总结老科协事业发展经验;分析老科协组织发展机遇;提出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实施“4455”工程的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中办发[1986]32号、[2005]9号)依法成立的老科技工作者组织,是我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科技队伍的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国老科技工作者人员总数已达600多万人,占全国在职科技人员总数的15%。福建省老科技工作者人数已达3.6万人,占全省在职科技人员总数的21%,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老科技专家所占比例则更大。针对我国科技队伍相对薄弱,特别是高级科技专家总量偏少的现状,如何充分发挥离退休老科技专家的作用,已成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课题。

2013~2014年,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承担泉州市科协资助委托的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13H09),组织开展泉州市及各县(市、区)老科协组织现状调研与新时期创新发展思路探索研究,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国老科协组织及其发展沿革

(一)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老科技工作者是我国老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长期的生涯中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在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其聪明才智不会因退休而消失,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满腔热情也不会因退休而减退。他们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1979年,重庆市率先成立重庆市退离休工程师协会,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中国出现了第一个由退离休科技人员组成的,以“老有所为”为宗旨的群众组织。随后,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江苏、福建、山东、湖南、广东、甘肃、宁夏以及成都、沈阳、济南、青岛、广州、西安等地,相继成立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团体。

1986年9月,为更好地发挥离退休科技人员的作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劳动人事部、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中国科协等7部委联合向党中央提出《关于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暂行规定》的报告。198610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中办发[1986]32号文转发全国执行,有力地推进了全国老科技工作者团体的发展。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国家科委于19887月批准成立“中国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团体联合会”(简称“中国退科联”);19935月更名为“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简称“中国老科协”)。19902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中国退科联题词:“团结广大退离休科技工作者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再做贡献”。目前,中国老科协已成立行业分会18个,企事业单位团体21个。中国老科协理事会下设组织联络、科普宣传教育、科技咨询、财务与基金、国际联络、服务三农与扶贫、资源与环境等7个工作委员会。中国老科协秘书处下设办公室、组织联络部、科普宣传教育部、科技咨询服务部和《中国老科协通讯》编辑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成立省级老科协,并建立地市级老科协311个,县级老科协503个,乡镇老科协1198个,社区老科协772个,全国老科协会员总数约60万人。

(二)福建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福建省1983715日成立“福建省退休工程师协会”,1991713日更名为“福建省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协会”,1993915日更名为“福建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目前,福建省老科协拥有个人会员12783人,成立行业分会、专委会17个,企事业单位老科协38个;秘书处下设信息宣传组、项目工作组、职称认定组、财务室等4个工作部门。全省9个设区市全部成立市级老科协,并建立县(市、区)老科协73个,乡镇、街道(社区)老科协112个。全省建立省、市、县级科普报告团196个。2013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老科协组织基本情况参见表1

 

 

 

 

 

 

 

1    福建省设区市老科协组织基本情况 2013年)

设区市

老科协

 

分 会

专委会

秘书处

驻 会

人 员

财 政

预 算

拨 款

(万元)

县 级

老科协

乡 镇

街 道

老科协

厦门市

老科协

549

33

13

4

8

5

25

1

0

福州市

老科协

289

61

23

12

6

4

20

12

14

泉州市

老科协

705

47

21

10

13

5

15

11

34

宁德市

老科协

186

46

19

12

5

7

15

7

32

莆田市

老科协

163

50

15

7

0

5

10

5

6

漳州市

老科协

232

80

28

9

5

2

20

8

0

龙岩市

老科协

298

47

14

9

8

5

30

7

0

三明市

老科协

130

34

10

9

9

1

10

12

18

南平市

老科协

273

35

16

10

6

3

20

10

8

二、泉州市老科协组织与现状分析

(一)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组织结构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Quanzhou Association of Senior Scientists and Technicians,缩写QASST)成立于2000年9月30日,是全市离退休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跨行业、多学科、综合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的社会团体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本会的主要业务范围是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围绕泉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组织老专家参与产业规划编制及论证、工程项目、科技项目评审、科技决策咨询、成果评审鉴定、项目验收、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培训、科技开发、科技扶贫、医卫服务、职称认定等。泉州市老科协第一、二、三届理事会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是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组长,原泉州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正厅级巡视员。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现有会员705人,其中90%左右为高级职称专家。泉州市老科协由华侨大学分会、泉州师院分会、水利分会、公路分会、197地勘分会等5个分会和化工专委会、电子信息专委会、机


化工专委会

电子信息专委会

机械专委会

地矿专委会

建筑专委会

农林水专委会

医疗卫生专委会

文教专委会

老科技工作者

会员代表大会

常务理事会

会长办公室

科技项目

评估组

科技示范

基地领导组

科技项目

监理组

 

科普组

领导组

评议组

华侨大学分会

泉州师院分会

197地勘分会

专家科普报告团

 

 

 

 

 

 

 

 

 

 

 

 

 

 

 

 

 

 


图1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示意图

 

理 事

常务理事

会 长

副 会 长

秘书长

副秘书长

名誉会长

  

第一届

理事会

2000.9.30

32

14

王文泰

陈太平 陈淑贤

杨逢平 邓维星

蔡又中 林文銮

张光铁

杨志强

魏隆福

黄清良

胡鼎水

施永康

李天乙

黄少萍

高厚生

 

何曼试 黄通兴 何泽坤

王宛生 黄志毅 程汉川

蔡友平 李德文 吕水抽

陈松柏 王启明 蔡弟镇

王荣平 傅水发

第二届

理事会

2005.12.18

33

17

王文泰

陈太平 马荣生

杨逢平 林文銮

吴道明 陈希远

陈淑贤 李泽红

张光铁

吕俊加

郭维图

刘火若

郑道溪

周子澄

潘燕燕

郑增辉

高厚生

何曼试 何泽坤 蔡友平

邓维星 黄志毅 李德文

王启明 吕水抽 傅水发

陈松柏 王荣平 蔡弟镇

第三届

理事会

2012.10.30

47

21

王文泰

马荣生 吴道明

陈太平 骆国金

吴中培 李寿钊

傅子信 许有容

洪泉益

李寿钊

吴顺天(兼)

郑其全(兼)

林亚平

李朝灿

 

陈永宝 颜志煌 颜细财

黄皓春 何泽坤 黄志毅

蔡友平 李德文 王启明

吕水抽 傅水法 陈丽春

吴金煌 王清源

               


械专委会、农林水专委会、地矿专委会,建筑专委会、医疗卫生专委会、文教专委会等8个专委会组成。老科协下设秘书处以及科技项目评估组、科普领导组、科技示范基地领导组、科技项目监理组、义诊科普组、职称评议组等6个工作小组和专家科普报告团。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历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如表2所示。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代表大会5年召开1次,每届理事会任期5年,每年召开1次理事会,2次常务理事会,每月召开1次会长办公会,讨论研究理事会重大事项。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协会日常工作。

(二)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主要工作及其成效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自2000年成立15年来,在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泉州市科协的直接指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市离退休老科技工作者积极服务海西泉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服务效益,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10次被福建省科协、省老科协和泉州市公务员局、市科协评为省、市科协系统先进集体,获得泉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被泉州市科协授予首届十佳星级学会,2012年获泉州市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及学会发展创新奖一等奖。2014年被福建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八闽夕阳红,助力中国梦”先进集体。王文泰会长被中国老科协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1.加强自身建设,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协会

泉州市老科协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办发[2005]9号、闽委[2010]30号、泉委发[2014]7号文件精神,加强组织建设、能力建设、机制建设和条件建设。积极争取市财政局、市科协经费支持,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社科联项目经费资助以及民营科技企业等社会资助;每年举办学术年会,组织会员年度体检,构建学习型 、创新型、服务型协会。泉州市老科协现有会员705人,11个县(市、区)老科协共有会员3476人。2003~2013年,全市155名老科协会员获得福建省老科协高级技术职称资格认定,其中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主任医师等正高级62人,副高级93人。充分发挥离退休老科技专家作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积极发挥余热,服务泉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2.围绕泉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服务政府科学决策和经济建设

(1)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泉州市老科协会同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发挥老专家优势和作用,围绕泉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局和“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组织开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创新推进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泉州装备机械制造业、数控一代推广应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等系列调查研究150多次,提交建言献策近200份,编印《经济信息》160多期,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科学决策参考。其中《关于成立泉州市南翼新城规划建设管理协调机构的建议》、《关于整合泉港、泉惠石化工业区,做大做强石化产业的建议》、《关于加快建设“泉州食品城”的建议》、《泉州装备机械制造业产业发展调研》等50多份建议,获得泉州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被泉州市和县(市、区)政府主管部门采纳。建议引进中化集团到泉惠石化园区建设大型炼油厂;引进新加坡泰山石化仓储公司到泉港石化园区建设大型储运工程;建设泉州市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南安市霞美镇)等,已建成投产。推广应用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初见成效。《泉州市防震减灾工作建议》,特别是有关“石头房”改造的建议,引起泉州市领导及有关部门重视,市政府委托华侨大学、黎明大学对全市公共建设的抗震性能进行普查,并对“石头房”进行改造。汤祥辉高级工程师等人多次获得泉州市科技工作者优秀建议奖和泉港区政府“十佳金点子”奖励。

(2)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完成泉州市“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信息、食品、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专项规划编制51项,完成市、县(市、区)产业规划论证评审149项,推进泉州市经济建设快速持续发展。

(3)项目评审。受泉州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科技局和各县(市、区)委托,完成各类工程项目、科技项目、储备项目、招商项目和科技成果项目、科技奖励项目等评审1662项。此外,泉州市老科协水利分会、公路分会、197地勘分会和建筑专委会、地矿专委会,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完成水利、公路、地质、地矿和建筑工程评估、验收500多项。2013年,泉州市老科协被泉州市科技局确定为第三方监理机构,负责全市重大科技项目监理事务性工作。

3.组织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创业

围绕泉州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创业,组织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建筑建材、地矿等科技专家,深入各县(市、区)组织开展各类科技咨询服务3769人次,促进民营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创业和转型升级。指导福建宏远、福建金燕、福建祥业、石狮华宝等民营科技企业,申报国家、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开展产学研科技合作,开发竹纤维、海洋生物、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品,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2005年,泉州市老科协荣获泉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年,指导石狮协力海洋生物公司到泉港区进行异地技改扩建,投资1亿元,开发年产5000吨的海洋生物高科技产品卡拉胶及琼脂,年产值可达6亿元。

4.科技服务“三农”,助推新农村建设

(1)组织开展特色农业调研。2003年以来,指导南安市东田镇示范推广农村沼气综合开发应用,创建“海西沼气第一镇”。2005年提出《推广沼气综合开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建议,被泉州市政府采纳。市政府成立农村沼气办,配备专职人员,组织编制《2006~2010年泉州市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市财政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发展沼气。2013年,组织开展泉州市沼气发电产业化调研,其调研报告经林万明副市长批示后,2014年2月泉州市农业局组织制定《泉州市促进农村沼气发电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4年3~6月,泉州市老科协深入全市8个县(市、区)45个单位,组织开展泉州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调研,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2)组织开展科技扶贫行动。泉州市老科协农林水专委会与泉州市扶贫开发协会合作,指导德化县发展“三黑”(黑鸡、黑兔、黑山羊)、“三黄”(黄花菜、德化梨、油茶);永春县发展永春芦柑、永春冬瓜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帮助老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

3)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泉州市老科协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建立6个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同时,组织开展纳米硫磺水溶液在鹌鹑、黑鸡养殖、永春芦柑、德化梨、永春冬瓜等农牧业示范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4)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创建省、市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省、市、县级科技计划项目,获得项目资助50多万元,申报获批泉州市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在国家级《农学学报》和中美联办的《亚洲农业研究》发表3篇星火科技学术论文。

5.科技助力民生工程,服务构建和谐社会

1)组建科普专家报告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发挥老科协专家优势,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组建泉州市老科协科普专家报告团33名,创建泉州科技大讲坛,实现科普讲座常态化。全市老科协组织成立14个科普报告团(宣讲队),专家成员167名,举办科普报告讲座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近2000场,听众约25万人次。

2)常年开展医学专家义诊。泉州市老科协医卫专委会老医学专家常年坚持参加泉州市助老服务中心和花桥宫专家义诊;同时与泉州市扶贫开发协会、市老区促进会等合作,深入革命老区村、山区贫困村进行专家下乡义诊赠药。全市老科协组织先后开展专家义诊200多场,受益群众5万多人次,深受基层农民群众欢迎。

3)发挥余热,服务民办高校和民营医疗机构。泉州市老科协华侨大学分会、泉州师院分会和文教专委会100多名教授、副教授,受聘仰恩大学、黎明大学、泉州信息学院、理工学院、轻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等民办高校,成为我市民办院校管理与教学的主力军。文教专委会主任黄雪峰教授作为国际交流学者,到澳大利亚任教,传播中华文化;黄水看副教授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陈宇翔副教授荣获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郑元禄编著《矩阵论》81万字,由哈工大出版社出版,被收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郑国权研究员参加编纂出版《泉州传统戏曲丛书》,2006年荣获国家文化部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外,泉州市老科协一大批老医学专家受聘民办医疗机构,作为医学技术专家。

6.加强科普宣传,塑造老科协新形象

加强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福建电视台、泉州电视台、福建省委老干部局网站、中国矿业报、福建老年报、泉州晚报、东南早报、侨乡科技报和福建老科协通讯等,先后数十次宣传报道泉州市老科协组织的主要工作业绩。2012年,福建电视台“金秋栏目”推出“八闽银色人才英姿”系列报道,播出泉州市老科协组织6名老有所为的老科技专家的奉献业绩。2013年,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金秋栏目”和福建老年报以“科技奉献不老心,夕阳映照刺桐红”为主题,专题报道泉州市老科协的工作业绩;福建省委老干部局网站专题报道王文泰会长先进事迹。泉州晚报专题报道泉州市老科协会员陈宇翔副教授服务民办高校的工作业绩。泉州市老科协组织17份材料入选福建省老科协主编的《知识·信念·人生》丛书《群英芳谱篇》《项目集锦篇》《科普文萃篇》。

泉州市老科协先后编印《泉州老科协》会刊、泉州市老科协通讯、简报近百期,宣传报道老科协主要活动。20145月,经国家工信部网站备案系统审核通过,泉州市老科协开通信息网站(www.qzslkx.com)及专家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老科协网上信息服务工作。

(三)泉州市各县(市、区)老科协组织及其主要活动

泉州市现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 、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等13个县(市、区、管委会)。20028月,石狮市率先成立泉州市第一个县级老科协组织。2004年,鲤城区、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相继成立老科协组织。2007年,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2005]9号)文件和泉州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协、市老科协(泉人综[2007] 17号)文件精神,组织成立南安市、晋江市、惠安县、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老科协。为加强组织协调领导,全市11个县(市、区)老科协组织均由退休县处级老领导担任会长。近年来,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老科协还在条件较为成熟的乡镇、街道、县级医院、中学,建立34个基层老科协组织(工作站)。

泉州市各县(市、区)老科协基本情况见表3

晋江市老科协办公条件、驻会人员和活动经费比较落实,全市建立5个专委会和23个基层工作站,现有会员492人。围绕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和转型升级,开展调研建言献策和科技咨询服务;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和各类科普宣传讲座300多场5万多人次。2013年创建晋江市老年义诊站,每月3天组织开展老专家义诊,已接诊5000多人次;每年编印《晋江老科协》会刊4期。2013年,晋江市老科协率先通过晋江市民政局“5A级”社会组织评估授牌。


泉州市各县(市、区)老科协组织基本情况(2013年)

县(市、区)老 科 协

成 立

时 间

现 有

会 员

协会领导

人 数

秘书处

驻会人员

专委会

乡镇街道

老科协

财政拨款

(万元)

办公场所(㎡)

办 公 设 备

主要工作内容

石狮市

老科协

2002.8

207

12

3

8

9

5

40

电脑、电话、传真机、数码相机

调研献策、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服务

晋江市

老科协

2007.12

492

6

6

5

23

35

50

汽车、电脑、电话、传真机、复印机、数码相机

调研献策、服务企业、服务三农、科普宣传、专家义诊

南安市

老科协

2007.8

271

10

4

4

2

8

80

汽车、电脑、

电话、传真机

调研献策、科普宣传、服务三农等

惠安县

老科协

2007.11

230

5

5

6

 

8

40

电话、传真机、复印机

调研献策、服务三农、科普宣传、专家义诊等

安溪县

老科协

2004.11

146

8

4

5

 

5

50

电脑、电话、传真机、复印机

调研献策、科普宣传、服务三农、技术培训、专家义诊

永春县

老科协

2004.9

1399

13

3

8

 

10

30

汽车、电脑、

电话、传真机

调研献策、服务三农、科普宣传、专家义诊等

德化县

老科协

2004.5

131

7

3

6

 

4.3

20

电脑、电话、

传真机

调研献策、服务三农、科普宣传等

鲤城区

老科协

2004.10

69

6

1

4

 

0.8

10

电脑、复印机

科普宣传等

丰泽区

老科协

2007.12

325

6

 

 

 

1

 

 

科普宣传等

洛江区

老科协

2007.11

105

4

 

4

 

1

 

 

服务三农、

科普宣传等

泉港区

老科协

2007.12

101

5

3

3

 

3

50

电脑、电话、

传真、复印机

服务三农、

科普宣传等


石狮市老科协建立8个专委会和9个乡镇、街道老科协组织,现有会员207人。吴彦南会长主持开展调研献策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创业。黄文龙、汤铸先老专家获得11项中国专利。黄文龙高级工程师研发污水深度处理循环回用工艺技术,荣获中国老年创新发明推介优秀项目奖,在6·18项目成果交易会成功对接,签约合同375万元,并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

南安市老科协建立4个专委会和2个乡镇老科协,现有会员271人,卓金钳会长等围绕南安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开展调研建言献策。《关于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调研与建议》、《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南安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进城市科学管理的思考与建议》等15篇调研建议,获得南安市领导批示,被南安市政府采纳, 3次荣获泉州市科协优秀建议奖。

惠安县老科协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组织科技服务“三农”,开展甘薯、花生、蜜芋、黄秋葵等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举办科普讲座和医学专家义诊100多场,受众2万多人次。

安溪县老科协组建制茶专家服务团,举办安溪铁观音乌龙茶栽培技术培训与制作工艺大讲堂,培训茶农2万多人次。苏兴茂高级工程师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叶金练主任医师主持开展临床医学科研,2次获得安溪县科技进步奖。胡云豹热心组织社会各界助学372131.9万元,被授予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永春县老科协组织农业专家指导柑桔、冬瓜生产和纳米硫磺水溶液示范应用;组织吴金祺、周来兴主任医师等医学专家开展老年养生保健讲座及科普宣传等150多场,受众3万多人次,培训乡村医生359人。

德化县老科协组织开展科普宣传讲座100多场,受众2万多人次。叶德新高级农艺师积极开展德化梨栽培技术示范服务,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个人。王挺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积极撰写林业科技论文,多次获得省、市优秀论文奖。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陈合中创作陶瓷作品,11次荣获国家级金奖及福建省金银铜奖。

(四)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发展瓶颈问题剖析

对照中办发[2005]9号、闽委[2010]30号、泉委发[2014]7号文件要求,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在总体上逐步发展并取得良好社会服务效果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凾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老科协组织发展不平衡,市级老科协分会、专委会工作不平衡;各县(市、区)老科协组织发展不平衡;二是与龙岩市老科协等其他设区市老科协比较,泉州市老科协财政年度拨款经费偏少,且缺少事业编制的年轻专职驻会工作人员。三是多数县(市、区)老科协组织办公经费、办公场所、设施条件和驻会专职人员明显不足;个别区级老科协目前尚无专项经费、办公场所及专职驻会人员,难以正常开展工作,这与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很不相称。四是老科技工作者总体入会比率偏小;现有老科协会员多数年龄偏大,70岁以上居大多数;部分年老会员参加协会活动较少,无法继续发挥余热。五是乡镇、街道基层老科协组织发展缓慢等等。

三、老科协组织可持续发展经验总结

综观中国老科协组织成立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老科协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归根结底主要集中体现在“主动作为,有为才有位”。

1.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是发展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老科协组织要可持续发展,加强自身建设是基础,提升服务能力是核心。首先是加强思想建设,激发广大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积极性和奉献精神。同时,强化组织建设、能力建设、条件建设。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参加高级技术职称资格评审认定,挖掘老科技专家潜能,为其发挥余热,再作贡献创造服务平台。

2.主动有效作为,赢得社会认可是发展关键

老科协组织充分发挥其学科齐全、专家众多、经验丰富、熟悉当地情况等综合优势,紧密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主动采取调查研究、建言献策、项目评审、科技咨询、科普讲座等形式,有效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三农”、服务社会,助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各级领导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这是老科协组织永续发展的关键。

3.确保活动经费,增强发展动力是必要保障

建立日常活动经费财政拨款长效机制,同时积极争取各级各类项目经费资助和社会赞助以及协会自身科技咨询服务合法收入,确保足额财力支撑,这是老科协事业蓬勃发展的必要保障。

4.加大科技宣传,营造良好环境是发展条件

加强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树立新时期老科协新形象,并建立激励机制,优化老科协组织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探索

20052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中办发[2005]9号)指出:我国广大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奋斗在教育、科研、文化、卫生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继续发挥好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老专家的作用,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老科协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2011年5月27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祝词中指出:中国科协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科协组织要继续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繁荣和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普及和推广,更好地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致力于促进科技人才成长和提高,更好地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着眼于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友,更好地加强自身建设。科协工作是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科协工作的领导。要更加重视发挥科协组织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独特作用,重视发挥科协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引导支持科协所属学会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化服务职能。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思想,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2013年5月,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中国科协年会,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中国梦奋力创新创造。科技工作者有知识优势,要积极履行科技服务的社会责任,为地方科学决策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追求中国梦,实现中国梦,既是历史的重任,更是时代的召唤。实现中国梦,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包括离退休老科技工作者继续发挥余热,再作贡献。这就为老科协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新机遇。

2.党中央国务院决策规定为老科协服务提供法律政策依据

201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培育、支持和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运行规范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发挥科技社团在科技评价中的作用,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做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20137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六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教育;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提供咨询服务;依法参与科技开发和应用。

2013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进一步简政放权。同时强调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等社会组织。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按规定需要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水平评价的,国务院部门依法制定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由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具体认定。”

老科技专家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科协组织是重要的科技社团组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为老科协组织发挥余热,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服务社会提供了法律政策保障。

3.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老科协组织发挥作用指明方向

20131023日,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关于深入实施学会能力提升专项的通知》(科协发学字〔201351号)提出:学会作为服务社会管理的重要协同力量,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地位超脱等天然优势。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抓住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遇,发挥学会优势,提升能力,拓展功能,团结科技工作者深入参与社会管理,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化服务职能,主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增强学会的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引领我国科技社团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根据学会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坚持自我发展和政府支持相结合,着力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打造一批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成效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示范性学会,切实把学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现代科技社团,使学会逐步成为提供科技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成为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协同力量。

2010926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闽委 [2010]30号)提出,充分认识科协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和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协是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发展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是国家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柱。强调充分发挥科协在推进福建跨越发展中的四大重要作用:即充分发挥科协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造就科技人才、参与决策咨询和社会管理服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作用。

2014年5月7日,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泉委发[2014]7号)提出,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重要意义;强调充分发挥科协在推动泉州加快创新转型中的15方面的作用以及加强和改进对科协工作领导和指导的10项政策措施。

老科协工作是科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协、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泉州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新时期老科协工作指明了方向。

()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国家科技进步法、科学普及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办发[2005]9号文件、中国科协、福建省、泉州市关于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技服务社会为宗旨,开拓创新,主动作为,组织实施“4455”工程。即加强4项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能力建设、条件建设;促进4项提升:提升协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五个目标:构建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效果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示范性协会;充分发挥新时期老科协组织的五大作用:融合老科技专家正能量的聚宝盆、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倍增器、服务科技决策咨询的智囊团、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推进科技教育普及的专家库。积极服务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城,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各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老科协组织的领导和指导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中办发[2005]9号)明确提出:高度重视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社团组织的作用,积极支持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支持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老专家进一步发挥在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中的服务和推动作用,发挥在培养教育下一代中的示范和教育作用。政府开展的有关人才培养、项目开发、服务咨询等活动,可邀请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社团组织参加或承办。根据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可聘请离退休专家参加重大工程立项、重要政策制定的决策咨询;组织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育培训、技术咨询、科技开发、科技扶贫、医疗卫生服务等活动。

2013年,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批转福建省老科协《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开发老科技人才资源的简况和建议》,要求省委常委、秘书长叶双瑜牵头落实相关建议;省长苏树林批示“支持老科协工作,发挥好老科技工作者作用”;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姜信治批示“老科技人才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我省在这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应当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好”;省委常委陈桦批示:“我省各级老科协和广大老科技工作者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要继续支持老科协组织发挥作用”。2014年3月5日,福建省政府副省长洪捷序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听取福建省老科协工作汇报,研究支持开发老科技人才资源。洪捷序副省长指出,我省科技人才资源缺少,离退休老科协人才资源是人才资源的一部分,有效开发这批科技人才资源是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他要求省直有关部门要统筹协调,研究制定支持措施,充分发挥老科技人才潜能,进一步加快老科技人才资源开发,进一步助推我省经济发展。

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是科学技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科技工作者是我国科技队伍的一部分,老科技人才是重要的人才资源。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发[2005]9号文件、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闽委[2010]30号)和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老科协工作的批示以及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泉委发[2014]7号)精神。根据苏树林省长关于“支持老科协工作,发挥好老科技工作者作用”的批示和福建省委、泉州市委文件关于“进一步支持学会创新发展”和“确保科协经费足额到位”的有关规定,充分认识老科协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推动作用,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培养教育青少年一代的示范和教育作用。切实解决老科协组织活动经费不足以及办公场所、办公条件和驻会专职人员等困难问题,促进老科协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保障老科技专家发挥余热,为构建海西创新型泉州再作贡献。

2.开拓创新,老有所为,构建创新型服务型协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强调,全国科协系统要按照党中央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体推进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工作、决策咨询、组织建设“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中国梦奋力创新创造。

老科协工作,关键在组织、基础在会员,生命在活动,宗旨在服务,发展在能力,核心在创新。为推进老科协事业可持续发展,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必须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全面提升协会综合能力。组织实施加强四项建设,促进四项提升,实现五个目标,发挥五大作用的“4455”工程。首先,重点吸纳65岁以下相对年轻的高级职称老科技专家加入老科协组织,充实加强分会、专委会领导力量;积极拓展黎明大学、民办高校分会和规模大镇基层老科协组织,扩大老科协组织覆盖面。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服务,主动承担各级各类项目委托,积极争取民营科技龙头企业和社会力量资助,增强老科协发展动力。充分发挥泉台“五缘”优势,加强泉台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创造条件,申报民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塑造新时期老科协新品牌。

3.发挥科技优势,主动作为,拓展服务范围

老科协组织具有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应适应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新形势,主动作为,拓展服务范围。总体思路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做好五大服务领域。

1)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泉州市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中心城市,围绕构建国家级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海丝战略先行区、国家级生态市等工作大局,主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包括围绕泉州市“国字号”工作大局和社会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协助制定地方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编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执行情况评估;重大项目评审论证及验收评估;重大科技项目监理;科技成果鉴定和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科技人才评价;科技载体评估;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科学决策咨询等。

2)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和转型升级。指导民营企业制定发展规划;产学研科技合作;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成果引进转化;科技人才引进;科技新产品开发;技术标准制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成果和专利申请;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等。

3)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围绕构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台湾农业技术推广交流中心、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指导农科教产学研科技合作;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农业科技成果和“五新”技术示范;培育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等。

4)服务社会民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组织开展科普宣传讲座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传播科学思想,传递科学方法、传授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民办高校管理与教学;服务民营医疗机构,组织医学专家义诊等,助力构建海西美丽幸福泉州。

5)服务会员,构建老科技工作者之家。创建老科协信息网站及网络服务平台;组织老科协会员申报高级技术职称资格评审认定;维护老科协会员的合法权益,增强老科协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的正能量,助推老科协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主要参考文献13篇从略)

 

扶持特色农业  助推老区经济发展

南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南安市是福建省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是国家发改委确认的曾为中国革命做过重大贡献的老区县(市)。20137月,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史字【201351号)确认南安市“视同中央苏区县(市),将其纳入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范围,实行有关优惠政策”。全市经省认定的革命老区乡镇有7个(分别为:柳城、英都、翔云、诗山、蓬华、洪濑、石井);老区村有132个,人口51.83万人,分布在14个乡镇(分别为:溪美、美林、东田、仑苍、、眉山、金淘、码头、向阳、罗东、乐峰、丰州、霞美、官桥、水头)。2012年,南安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老区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确保老区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老区县(市、区)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人才聚集能力不断提高,特色产业支撑作用明显,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我市所属的老区乡村大部分分布在北部山区、半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点匮乏,发展后劲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基于以上特点,南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今年安排了“扶持特色农业,助推老区经济发展”的调研课题,并组成调研组,在卓金钳会长的带领下,对我市革命老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情况进行深入走访调研,通过与乡镇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座谈、同企业主和一线从业人员交谈、察看企业经营状况和参观农业经营现场等形式,取得第一手材料。

一、老区特色农业的特点

2014年3月中旬至418日,调研组先后走访的具有代表性的老区乡镇、村的特色农业企业有:“海西沼气第一镇”东田镇的湖山村农村沼气建设,翔云镇翔山村第五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云山村油茶种植项目,金淘镇深垵村的麦冬、黄栀等中草药种植基地,码头镇诗南村吴记生物开发公司、洪濑镇九仙斛生物科技公司和厝斗村绿莹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眉山乡的裕农牧业公司,石井镇淗江村的南安市石井昌盛紫菜专业合作社,霞美镇金山、四甲、霞美等村的花卉设施基地,向阳乡的慢山庄五花一园、佛手基地,汇甜蜂业家庭农场等农业企业。调研组认为我市老区农业具有以下特点:

(一)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渐具规模。

这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市农业经营机制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经营主体与经营方式不断出现。全市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50家、家庭农场16家等新的经营主体中,有80%分布在老区乡镇或老区村。石井镇淗江村李强荣创办的昌盛紫菜专业合作社,有700多个养殖户,拥有养殖基地3000亩、烘干厂房1300平方米,去年采收烘干紫菜240吨,产值2100万元,社员人均增收20%,是泉州市最大的坛紫菜养殖基地。该合作社去年被评为泉州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其创新的“五个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既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又增强整体竞争力。向阳乡的汇甜蜂业家庭农场是我市第一家家庭农场,农场场主吴盾发挥30多年的丰富养蜂经验,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发展养蜂产业,目前已经拥有3个养蜂基地、260群蜜蜂、4家网上连锁店,自主开发的“原生态蜂巢格子蜜”等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网络销往各地。

(二)工商资本投资特色农业的势头更加强劲。

几年来,我市的工商资本积极反哺农业,投资发展特色农业。绿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九仙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第五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代表。绿莹公司原是生产塑料制品的企业,通过工商资本投入和与科研院校合作的方式,注册资金500万元创办绿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用塔式、立柱式气雾栽培系统和植物生长计算机控制系统,建设高科技生产体系。近期拟投入3亿元,建设3600亩农业综合体基地。九仙斛公司已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组培研发中心、兰科养生研究所和2600多亩的种植基地。翔云镇翔山村原在外地经营矿产生意的村民卓炳连,带着资金回乡创办第五季农业公司,引进台湾优良水果品种和先进栽培管理技术,发展名优特水果生产。公司计划用地5000亩,总投入人民币8000万元,目前种植名优特水果3000亩,其中台湾名优特水果1600亩,主要有甜柠檬300亩、黄金蛋蜜果200亩、香水柠檬200亩、珍珠芭乐100亩、西瓜芭乐100亩、火龙果100亩、凤梨释迦100亩、芒果100亩、珍柏100亩、樱花100亩、其他品种200亩;该公司已于去年在香港股权交易市场上市。当年是安(溪)南(安)永(春)游击队活动区域的蓬华天柱山,以其峻伟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台湾商人前来投资,引进日本樱花、台湾花木等名花异草,举办异国风情的游乐项目,建设“芳草世界度假村”旅游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芳草世界”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农业旅游示范点。梅山镇芸塘村引进创办的“金亚闽台生态园”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包括现代农业园、植物伊甸园、生态公园的千亩园区。首期工程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获得土地100多亩,农民曾经荒废的土地变成农业生态园区,往日村民种地不赚钱,如今不用种地也每年有收入。

(三)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更为突出。

眉山裕农牧业、码头吴记生物、霞美设施花卉等公司建设的养殖场、研发中心、基地等,体现的现代化、规模化经营的特征十分明显。眉山乡引进台农乳业创办的裕农牧业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设现代化牧业养殖基地,规划养殖奶羊6000头、奶牛550头,年产牛奶8000吨、羊奶1800吨。现已养殖奶羊2500头、奶牛180多头,奶羊存栏数居全省同行业的首位。码头吴记生物公司投资1800万元,建设食用菌生产厂房20000平方米,实行工厂化规模经营,生产优质食用菌。霞美设施花卉集中在四黄、西山、金山、长福、玉田、杏埔和仙河8个村,拥有各类基地面积1.2万亩,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的乔木假植基地、棕榈生产基地、地被苗木生产基地、花草生产基地、草皮生产基地和盆景展示销售区。

(四)生态资源优势向生态经济效益的转化更加显著。

东田镇位于南安市区西南部,与厦门同安区毗邻,原属晋(江)南(安)同(安)老区。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生态优势明显,适合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被称为南安的后花园。该镇以生态为本,以沼气为桥,按照“养好无公害猪,办好绿色沼气,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强镇”的思路,创建“海西沼气第一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发展老区经济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全镇成立沼气研究所1个、沼气服务网点16个、申报沼气国家专利4项;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8个、沼气发电工程1个、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19个、校园沼气净化工程6个,沼气总用户3720,入户率41.2% (其中老区基点村湖山村的入户率达93%), 2万多农民使用上了清洁能源。该镇的沼气种类、入户率和综合利用率均居福建省乡镇首位。良好的生态保护,带动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全镇有注册认证500万元以上的无公害规模养猪、养鳗基地11家,规模养殖业产值2.5亿元以上,养猪和养鳗成为养殖业支柱产业;有特色茶叶、甘薯、槟榔芋、芭乐、苗圃等“猪—沼—农”循环农业基地12个,规模种植业产值1亿元以上,茶叶和油茶成为种植业的支柱产业;有产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注册认证了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业品牌15个。绿色循环农业为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由益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水乡渔村”、安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黄巢漂流”、厦门都视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玫瑰小镇”、芹山度假村的“休闲农庄”等串联一线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景点。

(五)农业产业同地方特色资源的结合更加紧密。

向阳慢山庄、汇甜蜂业家庭农场、贤芳佛手果合作社、第五季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云山村油茶基地、深垵村中草药基地等,都是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开发的农业产品和农业休闲项目,实现了资源与项目的有机融合。慢山庄基地利用优美生态资源,发展“五花一园”,种植油菜花、芳香樟、树葡萄等,变生态资源为生态经济;汇甜蜂业发展传统特色养殖业,酿制优质蜂蜜;贤芳合作社利用向阳独特的高海拔气候、土壤、水份等有利因素,栽培奇异的佛手果;第五季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充分发挥翔云山区特有的生态优势,利用抛荒山垄田,引进种植台湾名优水果;翔云镇云山村利用山地、山垄田连片种植油茶;金淘镇深垵村发挥劳动力优势,种植中草药麦冬和黄栀等。这些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喜人。

二、问题与困难

几年来,南安在发展特色农业、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工作中取得可喜的成效,主要得益于党的发展“三农”政策及扶持革命老区政策的实施,得益于当地党政领导的重视及老区群众的努力奋斗,利益于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支撑以及农业经营者敢于开拓。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制约,距离老区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距离特色农业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不利因素。

一是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发展特色农业的瓶颈。土地承包经营将农村有限的耕地资源分散到一家一户,农户自主经营的效益比较低下,很多农民忙于外出经商或者打工,将家中的承包地粗旷耕作或弃耕抛荒。想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特色农业,却遇到部分农民的狭隘小农意识的阻碍而未能进行。

二是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式的经营还比较少。我市经营种养业的大户或基地不少,但注册成立家庭农场的目前只有16家,尚不能由星星之火进而形成燎原之势。

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我市的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合作社业务开展有限,真正发挥带动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共同得益致富的带头人还不多。

四是本级财政扶持特色农业资金偏少。据了解,大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本级财政扶持的不多,许多获得扶持资金的项目都是上级(中央、省级)的资金。

五是农业融资难,成本高。农业经营者缺少有效的抵押物作为担保,经营期限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地方银行又实行浮动利率,对农业贷款没有特殊的利率政策,致使农业贷款要么申请难,要么获得贷款的成本相对较高。

三、几点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201311月在山东荷泽革命老区调研时指出: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重承诺。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总书记的指示为我市革命老区建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更好地扶持特色农业,助推老区经济发展,调研组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从三个层面扎实推进工作。

一是决策层面。各级党委政府要贯彻执行《福建省革命老区发展条例》,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坚持对老区建设发展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对老区的支持和倾斜,组织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形成支持老区发展的合力,增强老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执行层面。政府各部门是扶持老区发展决策的执行者、操作者,要把加快老区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南安市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对口支援、扎实工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参与层面。要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和企事业单位参与、支持老区建设,以感恩的胸怀、奉献的激情,突出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山区、“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智结合,同心同德、携手合作,支持老区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模式。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促进项目落地,发展特色农业是革命老区发展的有效抓手,是增加老区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外国资本投资老区,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形成新型经营模式。老区乡村要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提供真诚服务,挖掘自身潜力,敞开大门,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创业,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现代农业和先进加工业。要立足当地实际,促进资源的就地转化,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传统风味的拳头产品,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更多的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形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产销合作的契约关系,共同规避市场风险,保障农民增收,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合作发展的互利双赢。

(三)加大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盘活土地、发展特色农业和规模经营。

发展特色农业和规模经营,必须集中连片使用较大面积的土地,在目前一家一户承包经营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必须加大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让农户明确土地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承包经营权的关系,明确土地流转政策的有关规定,同时切实维护土地承包者的财产性收入的权益,通过土地的自愿流转或入股、出租等方式,把农民无力经营或不愿经营的土地转让给有能力扩大经营规模的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帮助产业投资者与农户建立多种形式的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益分配,让农户直接分享土地增值的利益,将有限的土地资源流转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经营能手手中,用智慧、用技术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户土地增值的双赢。

(四)加强农业合作社的管理,更好地发挥经营主体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的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共同受益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当前,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许多合作社主要依靠核心企业(组织)的带动或核心个人(带头人)的权威来维持运作,章程不完整、运作不规范、资金缺口多、管理有混乱、社员权益难保障,难以发挥经营主体作用。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加强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监管,帮助合作社整顿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运作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尤其要做好合作社带头人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使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民获取农业生产经营技术信息的平台,成为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盈利的市场主体,成为老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五)加大对特色农业发展的资金扶持,降低融资成本。

老区乡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不高,发展特色农业资金不足,向银行贷款融资又缺乏抵押担保手段,资金问题成为发展的瓶颈。对已立项发展的特色农业项目,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统筹农业发展专项基金给予必要的扶持,银行要按照“泉州金改综合实验区”的规划与要求,采取灵活措施,降低农业贷款门槛,增加农业贷款额度,向小微企业倾斜,让特色农业项目贷得上款、救得了急、落得了地、发展得快。要鼓励民间资本和龙头企业出资建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另一方面,发展特色农业项目,如有符合“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范围”的项目,应向上级层层报告,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扶持,使特色农业项目能顺利落地、生根、开花、结出丰硕果实,让老区农民开心品尝。

(六)加强农业科技培训,让老区农民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本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在于“特”、贵在于“特”,有特色、有创新才能,才会在市场竞争中与众不同、胜人一筹。政府和农业、科技部门必须加强老区乡(镇)村的农业科技培训,培育一批新型的农技骨干和技术人才;要大力推广农业“五新”技术,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必须推广康美兰田“世纪之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成功经验,加强农村信息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的作用,让农民学得懂、用得上、管得好、富得快。

 

课题指导:卓金钳

      课题调研:戴良尧、王三龙、李亚群、戴淳周、凌叙约

      执    笔:王三龙、戴淳周

 

惠安县水产加工业现状调研与发展思路

惠安县水产流通与加工专业技术协会

惠安县老科协农林水专委会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到建设海洋强省等重大举措,无一不是致力于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更是将海洋经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作为曾经是“福建省渔业十强县”和“全国渔业百强县”的惠安,迎来了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契机。本文就惠安县水产加工业现状、问题与发展思路,提出初步意见。

一、基本情况与现状

惠安县水产加工业始于50年代,兴于70年代,盛于80年代,在90年代中落。早期以腌制、干制品为主,而后逐渐发展冰鲜、冷冻加工。惠安水产加工业也有过短暂的辉煌并处于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惠安化工厂是全国最早从海带中提取碘和褐藻胶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厂家之一。进入21世纪后,传统水产冷冻加工业不断萎缩,鱼糜制品行业则有较大的发展。截至2013年末(除特别注明外,本文均采用2013年末数据),惠安县水产加工品总产量为4.5万吨,产值3.95亿元。其中水产冷冻品2.3万吨,产值1.7亿元;鱼糜制品产量近万吨,产值逾2亿元。全县水产加工产值仅为全市的6%,已退居末位,而且差距相当悬殊。具体表现为:

(一)规模小,产量、产值低。在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近个家水产加工企业(含个体工商户)中,产值100万元以上的才有24个,1000万元以上仅有3个,无亿元企业。然而同期全省有亿元企业100多个,全市有16个。全县水产加工产量仅为全市的12%,产值仅为全市的6%

(二)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惠安县水产品总产量23万吨,水产加工总量4.5万吨,一、二次产业比例为80:20,与全市一、二次产业比例64:36差距甚远,更遑论全省56:44的平均水平了。不仅如此,产品结构也不合理。水产加品中水产冷冻品、鱼糜制品(包括水产调味品与干制品)分别占51%40%,初级水产品加工比例占91%,高于全市80%的平均水平。精深加工比例极低,海洋生物制药、加工等高科技高价值产品更是空白。

(三)进出口贸易量低。全年水产调味品出口约100万美元,另外有飞鱼卵、鲜活水产品等民间小额出口,总量约600万美元。仅为泉州市的3.2%,与全省51亿美元规模更有天壤之别。未能充分利用对台地缘、人缘优势,做大做好水产品民间小额进出口贸易,亦是惠安水产加工业的败笔之处。

(四)品牌建设薄弱。目前仅2个企业通过Haccp认证,4个著名商标,为全市水产加工业著名商标的23%,刚好为全省水产加工业著名商标144个的零头。主导产业、产品原产地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还未申报认证。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从上世纪末起,由于海洋资源衰退,国家对海洋捕捞强度的控制以及港口物流条件限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对农业经济的改变以及资金、用地等诸多因素影响,惠安县传统水产加工业规模大幅度萎缩,加工能力不断下降,创新和发展更无从谈起。全行业一直处于规模小、档次低、发展速度慢、产品加工附加值少、科技含量低、行业贡献率差的状况,与毗连县、市的差距越来越大。

(一)传统水产冷冻加工企业不断萎缩

与海洋渔业鼎盛时期相比,全县水产冷冻加工企业从12个、冷藏能力3250/次,骤降至目前的6个、1950/次,小型冷冻加工企业相继停产倒闭。单纯依靠赚取冷冻、储藏费的企业难以为继,存活下来的企业大都结合加工、贸易来提升产品附加值以维持盈利,生存状况并不乐观。

(二)鱼糜制品行业产品单一,规模效益差

得益于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在大大小小近百家的公司、厂、店、个体作坊中,以崇武鱼卷为主的鱼糜制品产量已达万吨,产值逾2亿元,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普遍存在产品单一、销售渠道有限、同质化竞争激烈的问题。大部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年均产值不到50万元。企业规模小、效益差、拓展能力有限等问题也呈现无疑。

(三)本土优势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惠安主要养殖产品为牡蛎,年产量近10万吨,藻类产量1万多吨,鲍产量600吨。本土水产资源的有效加工利用是水产加工业发展的一大资源优势,就地加工具有原料来源安全可靠,运容、管理成本低,水产品保鲜程度好等诸多优势。惠安水产加工业一直裹足不前,本土优势资源加工率低亦是影响因素之一。对本土优势资源的加工未能取得突破,因而毫无加工附加值可言。

(四)用地成为水产加工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相对于石材、食品、箱包业而言,惠安水产加工业特别是以崇武鱼卷为特色的鱼糜制品加工业,大多数是由小作坊逐步发展起来的,创业初期用地需求不大,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不高。然而当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用地问题就成了企业发展瓶颈。按国家对QS认证达标现行要求,食品加工企业生产场所最低限度都要达到450m2以上,而目前绝大部分小型企业、个体作坊均无法达到这个标准。

(五)缺乏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和生物技术加工企业

惠安目前尚无产值亿元的水产加工企业。先前引进的瑞发冷链物流、汇龙生物制药二家企业虽然规模较大,也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但还未形成生产能力,骨干龙头的带动示范效应尚未体现。

除此之外,政府投入不足,产业抱团意识差,难以形成区域优势,市场拓展能力不强,企业科技投入少,没有核心技术和效益良好的高端产品,原料供应不足,家族式管理弊端等等因素,都制约着惠安水产加工业的产业发展。

三、发展思路及前景

(一)做大做强崇武鱼卷特色产业

崇武鱼卷是惠安优秀的传统地方风味食品和特色产品,在福建沿海一带有较高的美誉度。近年来作为旅游消费、伴手礼而大受市场追捧。要充分利用当前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契机,培育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研发创新产品,加强产品质量管控,加强品牌建设,开展崇武鱼卷原产地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积极拓展新兴市场。要引导小微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根据现有水产品加工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与原材料、市场和人文环境相适应的集约经营区域,使“崇武鱼卷”品牌效应得到充分的发挥。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使传统地方风味食品和特色产业有跨越式的发展。

(二)探索开发水产品精深加工

鼓励大型龙头企业、非海洋食品企业进军海洋食品领域,加强与水产品加工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设备,开展牡蛎调味品、佐餐罐头、鲍罐头等大宗本土养殖产品的精深加工。要充分利用海带、紫菜等藻类产品的健康保健特点,开发即食食品、保健食品和方便食品,提高养殖产品附加值,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着力引进海洋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提高行业的盈利能力、科技水平和科技贡献率。

(三)积极培育冷链物流新兴产业

水产加工离不开冷链物流业的支撑。同时,冷链物流业也是海洋捕捞业、养殖业和水产品贸易的基本保障,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可与水产加工、养殖业、捕捞业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组成完整有效的产业链。不仅可以解决大宗产品集中上市所带来的销售、储藏问题,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要以大型骨干冷链物流项目的落户运作作为示范,积极引进技术、设备和资金,改造传统冷冻企业,发展新型冷链物流和水产品贸易,培育冷链物流新兴产业。

(四)拓展传统产业加工产品

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的转变,要适应市场需求,引导捕捞养殖业生产单位、个体工商户、家庭小作坊,利用资源优势就地开展鱿鱼鲞、鳗鱼鲞、虾米虾皮、飞鱼卵等群众性加工,逐步提高水产干制品、水产食品的精细加工水平,开发方便、即食的休闲食品。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水产加工产业优势,创造最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专家论坛·

 

实施海洋发展战略   建设泉州海洋强市

泉州市老科协 王文泰

 

摘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泉州市是福建省重要的海洋经济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泉州市“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福建省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九条措施》和泉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泉州市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论述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各产业的发展重点和福建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目标。重点阐述泉州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思路,包括总体要求、总体目标、构建“一核两翼三带五岛十区”海洋经济总体开发框架和五大海洋优势产业。按照“海陆联动、集约布局、集群发展、生态优先”的要求,1.做强“一核”:环泉州湾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区。2.壮大“两翼”:北翼环湄洲湾南岸地区和南翼环围头湾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3.构筑“三带”:临海产业带、滨海城镇带和蓝色景观带。4.开发“五岛”:科学开发生活服务蟹屿、大竹岛、黄干岛、大坠岛和大百屿。5.培育“十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开发区、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泉州(泉港、泉惠)石化工业区、海西(惠安)海工机械装备制造基地、福建装备制造业(晋江、南安)基地、晋江滨海新区、石狮海洋生物科技园区、临港物流园区、滨海旅游区等十个产业集聚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1.集聚发展高端临海产业;2.提升发展优势海洋产业;3.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4.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5.储备发展深海产业。提出加快发展泉州市海洋经济的八大建议:1.提高全民海洋经济意识,营造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2.完善规划,引领海洋经济发展;3.加快园区建设,壮大海洋产业集群;4.扶持龙头企业,促进规模化发展5.推动海洋生物医药和功能食品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6.壮大水产产业链,推进现代渔业发展;7.实施海洋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8.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关键词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对策建议;泉州市

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是当今世界潮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这是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对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作出全面阐述。这说明发展海洋经济是当务之急。20137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讨论研究建设海洋强国。强调21世纪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海洋经济内涵及“十二五”的发展重点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海洋产业及海洋相关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盐业和盐化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文化产业、涉海金融服务业、海洋公共服务业等。

“十二五”各行业的发展重点:

海洋渔业: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海洋船舶工业:重点研发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特种工程船舶、豪华客滚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

海洋油气业: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力度,稳步推进近海油气资源开发;进一步优化发展沿海石油石化产业,加大对现有化工园区的整合力度,推动产业集聚升级。

海洋盐业和盐化工:合理规划原盐生产布局,稳定原盐生产规模;积极发展盐化工业,培育盐化工产业新增长点。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海水利用装备。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重点开发抗肿瘤、抗感染、抗病毒,以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病、糖尿病、老年性疾病的海洋药物;积极开发海洋保健品和功能食品。

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建设;建设近岸兆瓦级潮流能电站。

海水利用业:重点发展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利和海水综合利用。

海洋交通运输业:主要发展海上运输、港口建设、港口物流。

海洋旅游业:科学规划和开发滨海、海岛等旅游资源,积极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滨海度假区等建设。

海洋文化产业:充分挖掘以涉海文物、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和以海岛生活习俗、节日庆典、体育活动等为特色的民俗文化,支持开展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打造一批海洋文化品牌。

涉海金融服务业:拓宽海洋经济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保险工具,完善海洋金融服务体系。

海洋公共服务业:加快海洋信息体系建设,提供海上通信、海上定位、海洋资料及情报管理服务等,积极培育海洋信息服务企业,促进信息服务向专业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

“十一五”我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长13.5%,持续高于同期GDP增速。2010年海洋生产总值近4万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指标: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15年占全国GDP10%,新增涉海就业人员260万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二、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福建发展的战略重点

2011年3月国务院在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中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努力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201210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自此,福建跨入全国海洋经济试点省行列。福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201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7300亿元,占全省GDP28%以上,年均增速比全省GDP快了3-4个百分点。

2012年78月份福建省委召开常委会、全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加快海洋经济发展。

2012年815日,福建省政府颁发《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九条措施通知》,提出加强财政资金引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进海洋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培育壮大海洋龙头企业;扶持发展远洋渔业;打造海洋特色品牌;推进海洋科技创新;给予现代海洋渔业企业电价支持等九条扶持措施。

2012年820日,福建省委、省政府颁发《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作为福建省发展的战略重点。

2012年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值5200亿元,比增18.1%,占全省GDP26.5%

2013年59日,福建省政府在我市召开“全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推进会”,提出要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要全力推进180个在建重大项目投资完成,120个前期项目的突破、开工建设。会议指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势头总体较好。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还存在不足和差距,主要体现在:发展氛围还不够浓,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可看、可学、可推广的典型不多。建设海洋经济强省要靠项目来支撑,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就是抓转型升级,就是抓具体增长点。

2014年7月,国家海洋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福建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的若干意见》。从海洋资源综合开发管理、海洋科技创新及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建设、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海洋经济对外开放等6个重点领域,赋予福建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的16条支持政策。

三、泉州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

2012年819日,泉州市召开召开海洋经济发展座谈会,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部署要求,研讨进一步推动全市海洋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措施。提出五点要求:

1、要坚持规划引领,加强政策扶持;2、要加强项目带动,培育产业龙头,在抓好临港工业、港口物流的同时,更加关注海洋生物科技、海产品深加工、海洋食品开发、远洋捕捞、滨海旅游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3、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对台交流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重大海洋科技项目,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链;4、要整合景观资源和惠女、石雕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多种滨海旅游产品;5、要在海洋开发中,同步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为了充分发挥我市海洋资源优势,促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2012929日泉州市委、市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

2012年101日,泉州市政府颁发《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

2013年4月,泉州市政府印发《泉州市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年)。

2014年,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四、发展中的泉州海洋经济

(一)泉州市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全市有11360km2的海域面积,其中浅海面积533km2,滩涂面积255km2,近海渔场面积506km2,海洋生物种类627种;有湄洲湾、大港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等5个海湾和数十个小海湾;全市海岛180个,有500m2以上的岛屿168个;有541km的海岸线,其中四分之一适合建港,深水岸线约57km,可建各种泊位197个,年吞吐能力可达2亿吨以上;沿海及近海风能资源丰富,纳入省风电场建设规划的装机容量分别为1304.8MW230MW

(二)“十一五”期间,我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加工、船舶修造、滨海旅游等较为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在打造蓝色海洋经济宏伟目标的催动下,在传统的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水盐业等三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业、滨海旅游等产业规模获得较大提升;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获得较快发展。

(三)“十二五”前三年成绩显著。全市海洋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17%以上。

2011年全市实现海洋经济总产值758.24亿元,比增17.5%,占全市GDP8.47%,海洋经济已成为泉州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012年泉州市海洋经济呈现出总量大、增速快、活力强的总体发展态势。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920亿元,比增21.3%,占全市GDP 18.4%

2013年,我市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达1085亿元,比增17.8%;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达1.08亿吨,居全国港口排名第19位,内贸集装箱运输位列全国五强;临港产业发展迅猛,石化产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成为国家九大石油化工基地之一;水产品产量超过百万吨,海洋渔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开发形成沿海旅游区面积约86平方公里,崇武观光、黄金海岸以及深沪湾、青山湾等10多个旅游景区加快建设;临港能源工业、海洋材料、海洋生物等新产业和新技术加快发展。

五、泉州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3-2020

泉州市委、市政府为推动环湾、向湾、同城化城市发展布局,促进产业、港口、城市联动发展,把泉州区位、港口、资源优势转化为海洋经济发展优势,于2013423日颁发了《泉州市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提出总体要求、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海洋产业发展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和政策措施。摘要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人海和谐、海陆统筹”的发展理念,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目标,科学开发利用海域资源,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体制机制和海洋科技创新,加强涉海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深化泉台海洋开发保护合作,把泉州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海洋经济发展优势,率先建成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开发开放度较高、生态环境良好、体制机制良好的蓝色产业带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发展目标:按照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海洋经济强市建设标准,力争把泉州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临港工业基地、海洋交通物流枢纽、文化旅游中心、现代海洋渔业基地、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竞争力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先导区。

2015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1800亿元以上,占全市GDP27%以上。海洋经济二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临港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海洋交通物流业、海洋文化旅游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现代海洋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加强。

2020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比2015年翻一番以上,占全市GDP30%以上,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市,海洋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和示范区。

(二)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

按照“海陆联动、集约布局、集群发展、生态优先”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海洋主题功能区域布局,着力构建”一核两翼三带五岛十区“的总体开发框架。

1、做强“一核”。指环泉州湾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区。以泉州中心市区为龙头,以晋江、石狮、惠安、泉州台商投资区等沿海县(市、区)为骨干。重点推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提高园区(基地)载体集聚功能和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加快推进港口物流、现代渔业、海洋食品加工、涉海金融服务业、海洋文化旅游与创意产业等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打造环泉州湾海洋经济优化发展核心区。

2、壮大“两翼”。指北翼环湄洲湾南岸地区和南翼环围头湾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北翼”环湄洲湾南岸地区的构成主体为惠安和泉港,以国家石化基地为依托,加快建设泉港石化工业、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着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海水综合利用业,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南翼”环围头湾地区以晋江南部、南安水头、石井为构成主体区域,充分开发利用环围头湾地区的海洋岸线,以围头、深沪和石井等港口为主发展游艇制造业、港口物流业、现代海洋渔业;以石狮黄金海岸、深沪湾滨海沙滩和围头滨海沙滩等区域为重点发展滨海旅游业和运动休闲;结合当地小城镇开发建设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

3、构筑 “三带”。即临海产业带、滨海城镇带和蓝色景观带。临海产业带要统筹规划港口与临港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能源、机械装备、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粮油食品、水产品加工流通等重点产业,构建国内领先的临海产业集聚区。滨海城镇带要统筹区域城镇发展,构建“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市—中心镇”的沿海城镇空间体系。蓝色景观带要按照整体协调、生态环保、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加快滨海绿带建设,打造景观优美、设施先进、生态平衡的滨海景观体系。

4、开发“五岛”。即科学开发利用蟹屿、大竹岛、黄干岛、大坠岛和大百屿等五个无居民海岛。在保护好海岛及周围海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黄干岛、蟹屿打造成以海洋交通运输为主的港口物流岛,将大竹岛、大坠岛和大百屿打造成以海洋休闲旅游为主的旅游娱乐岛。

5、培育“十区”。以十大产业集聚区为依托,依据各沿海县区不同特点,全面统筹沿海县(市、区)、泉州台商投资区产业发展与功能定位,实施差异化发展。

泉州台商投资区要以开展泉台海洋经济对接为重点,以支持蓝色经济的科技研发和综合服务为主要功能,重点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科技及海岛风情旅游、大型会展等高端服务业;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结合清濛园区“退二进三”,发展海洋信息、创意文化等现代海洋服务业,结合扩区发展和官桥园建设,引进海洋新材料、汽车、环保设备等高端临海制造业;

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完善“一区多园”开发模式,培育海洋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打造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核心区;

泉州(泉港、泉惠)石化工业区要按照“抓龙头、补环节、增链条、强配套”要求,积极拓展延伸石化高附加值中下游产业链,努力做大做强石化产业,全力打造具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临港石化基地;

海西(惠安)海工机械装备制造基地要以泉州船厂为依托,重点发展10万吨级以上散货船、客滚船、集装箱船和游艇等新型船舶产品,支持发展船舶机电、船舶配件、船舶舾装及船用材料等配套产业,鼓励发展船舶物流业,延伸船舶修造产业链,增强船舶修造产业配套能力;要大力引进与石化、船舶产业发展相配套的钻井平台、生产平台等海工配套设施、海工模块、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备等项目;

福建装备制造业(南安、晋江)基地主要通过技术引进、合作、合资、联合开发等方式,鼓励发展精密模具、数控机床等新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引进临海高端装备制造业,争取在重大成套设备、通用专用基础装备、基础配套件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晋江滨海新区要以海洋生物产业、工控系统及装备、科教产业、商务商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以滨海旅游业、海水综合利用业为先导产业,打造滨海“蓝色家园”;

石狮海洋生物科技园区要以培育华宝海洋生物化工等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发展海洋生物功能材料,重点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保健食品、海洋精细化工、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注重应用酶工程技术,以项目带动海洋生物产业发展;

临港物流园区要依托优良港口条件和经济腹地,规划布局台商投资区临港物流园区、泉港石化物流园区、石湖物流园区、晋江围头物流园区、洛江物流园区等重点园区,规划建设晋江陆地港、南安观音山物流园区、惠安海铁联运物流园区、安溪陆地港;

滨海旅游区要利用丰富的海滩、海岛、海洋文化等资源优势,规划建设滨海、海岛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游艇码头、帆船基地、海上运动、海钓、沙滩运动等海洋休闲旅游项目,打造海西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三)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1、集聚发展高端临海产业。坚持海陆统筹规划,优化布局、集聚发展高端临海产业,把泉州打造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临港工业集约发展示范区。

临海石化工业。围绕建设国家级石化基地,加快完善和整合泉港、泉惠石化工业园区建设,引导炼油乙烯等石化上游项目向部分环境承载力较强的临港区域集中布局建设;以福建联合石化一体化、中化重油加工等项目为带动,延伸产业链,加快向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延伸,形成以炼油、烯烃、芳烃为龙头,石化中下游产业对接适配发展的炼油一体化、基地化临港石化产业集群。

机械装备业。加快建设海西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福建制造业(晋江、南安)基地和海西(惠安)海工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培育泉州台商投资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突出海洋特色,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船舶制造、游艇制造业、海洋仪表仪器等装备制造业,提高海洋装备制造业的专业化和高端化水平。

临海能源工业。以清洁、安全为导向,合理布局建设临港大型燃煤燃气电厂,支持热电冷多联供、冷能利用、汽车(船舶)加气等示范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依托港口优势,加快鸿山热电厂二期、惠安电厂等电源点建设。支持泉港石化工业区大型煤气化工程建设。

其他临海产业。我市主要工业企业布局在沿海,要围绕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体目标,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成长型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十二五”末,全市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超4000亿产业集群1个(纺织鞋服),超2000亿元产业集群2个(石油化工、机械装备),超1000亿元产业集群1个(建筑建材),超500亿元产业集群3个(食品饮料、纸业印刷、光电信息),超300亿元产业集群1个(工艺制品),超100亿元产业集群3个(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

2、提升发展优势海洋产业

优化海陆产业结构,巩固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食品业、海洋精细化工业和港口物流业等海洋产业的传统优势,进一步提升优势海洋产业在泉州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滨海旅游业。围绕“海峡旅游”主题,以海洋生态和文化旅游为重点,实施海洋旅游精品战略。重点建设泉北“惠女风情”海洋休闲旅游、泉南对台海洋运动休闲旅游两大海洋旅游板块;重点创建推介“惠女风情”海洋度假游、惠屿海岛渔村民俗游、黄金海岸休闲游、围头湾海洋运动休闲游、“金色海峡”滨海观光游(泉州、金门、马祖、澎湖联线)、郑成功史迹游等旅游产品,积极培育游艇旅游品牌;推进崇武古城旅游区、泉州海洋城、渔港风情小镇等海洋旅游区建设,开发大坠岛等无居民海岛旅游,丰富泉州海上旅游项目,打造独特的“海上丝路·文化泉州” 海峡旅游品牌。通过节庆活动、文化演艺、商务会展等形式促进滨海旅游发展。

现代海洋渔业。支持发展远洋渔业,建设现代化远洋捕捞船队,集中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大的远洋渔业龙头企业;推进现代海水养殖业,科学规划利用水域、滩涂,推广高效、生态、安全的海水养殖模式。严格控制湾内和近海养殖,鼓励发展湾外、深海养殖;全力打造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重点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名优特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实施规模化、品牌化、外向化、产业化战略,努力打造海西重要水产品进出口加工基地;大力发展休闲渔业,重点建设海上游钓公园和观赏鱼养殖基地,发展“水乡渔村”等观光渔业;着力提高海洋渔业科技含量,加强渔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开发能力建设,优化配置海洋与渔业科研力量,努力提高渔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港口物流业。围绕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培育发展泉州湾中心港区、肖厝港区、斗尾港区的大宗货物集散与配置能力,加快发展液体石油化工、矿石、散粮、外贸集装箱运输等为主的港口运输业和港口服务业。重点建设泉州台商投资区临港物流园区、泉港石化物流园区、斗尾港区综合物流园区、石湖物流园区等物流园区。争取设立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动泉州出口加工区、晋江陆地港创设综合保税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安、泉港创设保税港区。争取崇武口岸和石井口岸列入国家一级口岸。积极培育航运龙头企业,鼓励航运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引导航运企业发展规模运输。大力发展集航运金融、保险、租赁、信息咨询、口岸通关、航运代理、海事支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航运物流服务体系。

3、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以优化升级海洋产业结构为主线,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及制品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活力。

海洋生物医药业。重点发展海洋药物、海洋功能食品和生物制品、工业海洋微生物产品。支持建设石狮海洋生物产业园,推进石狮、晋江、泉港等海洋生物及医药保健品研发生产基地建设。

海水综合利用业。推进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发展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产业示范工程。海水淡化,建设惠安电厂一期,配套建设2m3 /日海水淡化装置,启动南埔电厂、鸿山电厂和晋江深沪热电厂海水淡化工程;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依托福建省最大的食盐(载体盐)生产和出口基地山腰盐田区,引进浓海水先进提取技术,重点发展海盐系列产品、钾盐产品系列、镁产品系列、溴素产品系列,争取国家百万吨级浓缩海水制盐、万吨级海水提钾、提溴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落地泉州,推动传统制盐业逐步向海洋精细化工方向发展;海水直接利用,围绕临海电力、石化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广海水冷却水和低温多效蒸馏技术,推动海水循环冷却技术产业化;海洋可再生能源业,严格控制风电项目,强化对风电项目的准入审批,为发展临海产业和旅游业预留空间。加快建设泉州光电信息产业基地、泉州台商投资区光电产业园、惠安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晋江金保利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鲤城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与台湾光伏产业的合作。

4、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

加快培育发展滨海旅游、海洋文化与创意产业、涉海金融服务业和海洋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海洋服务业,推进现代海洋服务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重点发展一批实力雄厚、规模壮大的现代海洋服务企业及产业园。

5、储备发展深海产业

我市要积极实施投融资多元化战略、产业化基地牵动战略、深海资源开发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战略,通过“三维”项目对接平台,积极引进有助于深海产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泉州落地,推进深海经济产业化,打造泉州深海产业经济。

(四)提升海洋科教创新能力

深入贯彻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大力发展海洋教育事业,建立健全海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着力构建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泉州海洋产业发展。

(五)强化海洋资源科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六、“十二五”后两年泉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今明两年是我市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继续深入实施《泉州市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全力促进我市海洋经济跃上新台阶,力争2015年实现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1800亿元以上。

为实现我市海洋经济“十二五”发展目标,就今明两年如何加快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提高全民海洋经济意识,营造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利用公益广告、电视、广播等媒体,编写海洋科普读物,广泛宣传海洋经济基本知识,引导积极投身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2、完善规划,引领海洋经济发展。一要认真组织实施《泉州市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所确定的各项措施和目标任务;二要认真开展市级海洋功能区规划修编工作;三要以全省统一规划海岸线为契机,提出我市岸线保护和开发的总体“路线图”,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港尽其用“原则;四要完善整合泉港、泉惠石化工业区,加快转型升级。

3、加快园区建设,壮大海洋产业集群。着力推动泉港、泉惠石化工业区,南安、晋江、惠安、台商区机械装备园区,石狮、晋江海洋生物科技园区和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完善基础设施,实施科技创新和项目带动战略,提升存量,优化增量,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努力壮大石化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海洋生物产业和港口物流业,推动转型升级,壮大产业集群。

4、扶持龙头企业,促进规模化发展。重点扶持壮大石狮华宝、飞通通讯、佰源重工、信和涂料、兴通船务、泉州造船、中泉海洋矿业等龙头企业,促进企业规模化发展。

5、推动海洋生物医药和功能食品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石狮华宝、泉州恒达、泉港金燕、石狮海星、晋江闽南水产、石狮万泓等海洋生物医药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规模壮大;积极推动晋江紫菜(福建十大渔业品牌)、华宝明祥、泉港金燕、崇武鱼卷、深沪鱼丸申报国家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培育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泉州海洋产品品牌。

6、壮大水产产业链,推进现代渔业发展。推动民营企业筹建大洋性和过洋性远洋捕捞船队,开发公海和合作国渔业资源,推进晋鑫、港顺和领航等3家远洋渔业公司2014年新造18艘远洋渔船投入大洋性生产,争取福建天海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申报非洲坦桑尼渔业合作项目、海富(福建)渔业有限公司申报非洲马达加斯加渔业合作项目获得批准实施。支持标准化池塘养殖改造、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休闲渔业、渔业种业等健康、生态渔业设施建设,支持惠安鑫海、福建港德、晋江福大、南安凤巢等养殖场工厂化规模发展和高效品种的引进繁育,创建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等品牌。打造一批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推动水产加工转型升级,重点扶持闽南水产、华宝明祥、阿一波、正源水产、富鸿水产等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培育名优特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惠安县和晋江市要积极引导达利、盼盼、亲亲等知名食品企业进军水产品加工市场,开发富含海洋元素的系列食品,充分利用其品牌知名度的市场影响力,迅速扩张海洋食品业。充分发挥市场在商品交易中的带动作用,支持新华洲水产批发市场、南安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等做大做强。

7、实施海洋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一要严格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陆海污染综合整治一定要提上重要日程。二要加强海洋生态修复。全面完成青山湾、西沙湾沙滩修复工程;积极推进安海湾海域环境整治工程,提高生态质量,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三要完善海洋应急管理体系。完善海洋灾害检测预报体系和海洋灾害预警防御系统,提高监测能力和预警预报准确性;整合现有海洋应急力量,提高应对突发性海洋灾害的能力。

8、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一要加强组织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要完善海洋经济统计核算体系,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要加强督促落实市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八条措施》。

 

海洋生物医药研究进展和新产品开发

泉州市老科协  林文銮

 

浩瀚的海洋是地球上的生命的摇篮,它覆盖着地球表面积的71%,尚未利用的海洋与海岸的有效面积比陆地大5-10倍,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约达16万种之多,已被利用的仅占1%。还有大量未被开发又是人类生长和繁衍所必须的生物资源,随着全球人口激增、耕地锐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对海洋的依赖越来越大越迫切,开发海洋成为当今各国的国策,本文着重介绍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研究的进展和新产品开发。

一、国内外海洋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凸显,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各国为适应发展趋势的要求,在研究国内外海洋产业发展基本趋势的基础上,以应对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具有现实意义。国内外海洋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有以下四大特点:

1、产值规模呈波动性快速增长:经2007年调整后,增长率显著增长,2012-2013年,世界海洋产业价值增长率分别达到14.7%16.8%

2、产业空间重心正向亚太地区逐渐转移

世界海洋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沿海国家及其他地区、包括英、法、美、加、奥、日和中国等。据测算,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海洋产业产值所占世界海洋产值比重逐年增加,欧美国家则逐年下降;从海洋产业市场分布来看,是亚洲最大,其次是欧洲、北美、南美和非洲。其中航运收入最大市场也是亚洲,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因此,世界海洋产业发展的重心呈现由欧美地区向亚洲、太平洋沿海转移的发展态势。

3、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级化方面演进:发达国家已经从过去重视增加产值转向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海陆产业互动,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新阶段,各国通过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快调整产业政策,加大海洋科研投入,积极发展现代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海洋产业成为海洋国家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世界海洋产业结构,已经由海洋第一产业独大,向“三、二、一”高级结构转型。主要特点是产业层次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海洋旅游的兴趣带动了海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海域空间开发正从领海毗连区向专属经济区公海逐步推进。

4、中国海洋产业发展规模增长快,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发展次序、产业空间的集聚度明显并由北向南递减。我国海洋产业主要分布于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及珠三角经济区。

二、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1967年在美国首次召开海洋生物医药会议。在1990年以前研究均不尽人意,1990年以后各国投入巨资发展生物技术和海药。1998年美国成立海洋生物产品工程中心,并生产以海洋产物基础的化学品,药品和水产品。从此各国投入巨资研发海药。我国海洋药物的历史从(山海经)到(神农草木)和(草本纲目拾遗)就开始应用海药,但对海药的开发研究始于1978年国家科学大会以后进入高速发展新时期,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开发海药提供极有利条件,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已从浅海延伸到深海,特别是海洋生物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海洋生物中代谢产物的结构多样性的研究,基因功能及其技术研发等已从技术积累进入产品开发阶段。先后收集海洋中药100多种,已知的药用海洋生物约1000种,分离得到天然产物数百种,制成单方药物十余种复方中成药近2000种,至20127月获国家批准上市的海洋药物有8种获健字号的保健品有数十种。

从海洋中的海藻、海绵、腔肠动物、苔藓动植物和微生物、珊瑚等生物分离纯化出来的有效物质有:①多糖类:琼脂交叉角聚糖、海带多糖硫酸酯具有抗凝血、降血脂和止血作用;②聚醚类:具有强烈生物活性,多数为毒素、如沙群海葵毒素,有显著抗肿瘤作用,可促使血管强烈收缩和管状动脉痉挛;③大环内酯:具有特殊结构和强烈生理活性,有强抗肿瘤活性;④从苔藓虫分离出苔藓素对白血病细胞株有杀灭作用;⑤生物碱:是生物体内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有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⑥环肽:对人的乳腺、肾瘤等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⑦醇:有抗癌、降血脂、抗病毒、抗菌作用;⑧甘类:抗肿癌、抗病毒、强心和溶血作用;⑨不饱和脂肪酸EPADHA用于防治心脑血管、治疗动脉硬化、脑血栓、抗癌和增强免疫力。这些研发成果引起国际上高度重视,由此,人们也认识到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生存条件与陆地完全不同,海洋生物结构新颖又多样,具有特殊功效,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可治疗各种疑难疾病的药物,人们从而更加深认识海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发展海洋产业的重要性,至今海洋产业经济已成为新时期各国经济竞争的重要新舞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对我国海洋发展战略作出全面阐述,宣告海洋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亮点。国家拨出100亿专项资金,并在山东青岛、广东、上海、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作了具体部署,为蓝色经济增长点加速推动。

“十二五“沿海省份海洋生物医药相关规划内容

省份

           

山东

重点发展海洋药物,功能食品和化妆品、海洋生物材料,现代中药等,建设五个创新药物平台,五个海洋医药园区,至2016年建成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引进50家海洋高端研发机构,50个国际一流海洋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划地640亩构建成我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使青岛成为国际一流生物研发中心。

广东

重点研发海洋药物,工业微生物,生物功能制品,生化制品,发展高附加值海洋生物医药新产品,保健品、重点研发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病毒等海洋新药物。

浙江

重点发展海洋功能性生物制品:生物性原料药与衍生品,建设海洋生物制品基地。

上海

重点发展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生物制品及保健品,综合开发利用海藻保健品和活性物质,至2020年重点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中药,生物制品及保健品

 

三、福建省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实施方案(2014-2018

为推进我省海洋医药及生物制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依据《福建省委省政府加快海洋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福建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省里又编制《福建省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专项实施方案》,方案中指出: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包括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材料。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农用产品,海洋生物酶和海洋生物源化妆品。

(一)重点发展领域

1.海洋医药领域:发挥本省海洋生物资源的特色优势,开发抗心律失常、抗肿瘤、抗艾滋病、镇痛、解毒等海洋新药和海洋现代中药。重点研发①海洋药物“河豚毒素“项目;②开发具有抗血栓功效的单环刺虫益中药组合胶囊和纤溶酶注射剂;③以蟹虾壳为原料产业化生产氨基糖类;④开发特殊功效的海洋保健食品和工类海洋新药;⑤开发生产鱼胶原蛋白;⑥海藻多糖;⑦荧光蛋白等原材料和新型疾病诊断试剂。至2018年力争取得1-3个工类海洋新药临床研究批件。

2.海洋生物材料领域:重点应用海洋藻类综合开发利用生产琼脂、电泳级琼脂糖、低点内渗琼脂糖;研制具有引导组织再生功能的绿色胶原蛋白复合膜,制备高性能的生物医用敷料。

3.海洋功能食品领域:①开发海洋活性多肽,火星多糖酯类及其衍生物;②壳聚糖为主成份的功能食品;③以红藻江篱为原料开发润肠通便、降脂等功效的保健食品;④以绿藻浒苔为原料研制浒苔精粉和多糖降脂保健品;⑤开发抗疲劳、抗氧化牡蛎多肽粉;⑥以鱼皮为原料发酵偶联酶解技术开发免疫调节肽;⑦以海洋红法夫酵母发酵生产高纯度虾青素;⑧以鲍鱼、刺参、方格星虫为原料开发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抗衰老、降压、降糖功效的系列功能产品。

4.海洋生物农用制品领域:①开发海洋渔用疫苗;②海藻寡糖功能性生物肥产业化;③抗菌肽饲料添加剂;④贝壳为原料开发养殖用微生物水质净化剂。

5.以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工业用,食品用的医药用等海洋新型酶类、酶制剂或高效复合酶制剂。

6.海洋生物源化妆品:开发亮白保湿乳,抗辐射、防晒、抗皱、美白保湿面膜等护肤化妆品。

(二)重点园区建设

1.厦门生物医药港:位于厦门海沧,生物医药特色园区。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占地56公顷。园区已成为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闽台(厦门)生物医药合作交流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厦门海沧区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至今已集聚入驻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疫苗、体外诊断试剂、医疗器械、保健品等103家,其中海洋生物医药有星鲨药业、金达威、朝阳生物蓝湾科技等实现总产值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家,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至2018年力争产值突破200亿元。

2.诏安金都海洋生物园区:是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医药材料、海洋生物育种和健康养殖、海洋生物服务产业及海洋生物综合配套产业五大领域。至2018年,推进开发10个以上,具有全球专利保护的海洋生物产业重要技术,转化成果25项,培育1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海洋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

3.石狮市海洋生物科技园:是福建省第一批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园区,集科研、质检、中试、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海洋生物医学功能材料、药品、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基地,园区分两期建设,一期总投资20亿元。建设产品检测中心、产品研发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引进龙头企业入驻。至2018年力争产值突破50亿元。

除此之外,还有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各种服务平台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的攻关,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各园区以此为契机,大力组织科研攻关,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实施成果转化应用。本省专项实施方案的制订,对各地区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并推动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市)的进程。

四、泉州市海洋生物医药研究的进展和新产品开发

海洋生物医药及生物制品,是指以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以海洋生物资源为对象,以海洋药物为主导产品,主要包括海洋生物药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材料,海洋生物制品,化妆品以及海洋保健品。

石狮市海洋生物科技园的建设,一期投资20亿元,以华宝海洋生物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带动,还有10多家海洋功能食品入驻。

“十二五”以来泉州市海洋医药及生物产品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并开发一些新产品,主要有:

1.华宝海洋生物公司以蟹虾壳为原料生产壳聚糖、硫酸氨基酸多糖等系列产品,已得到欧盟认真,畅销海外。

2.明祥、海百皇等十多家海洋水产企业生产多种海洋功能食品和保健品。

3.华宝公司与华大材料学院合作壳聚糖的功能化深度产品开发项目。

4.石狮海星食品公司与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合作,投资600万元,以鱼鳞为原料通过复合酶解的方法生产胶原蛋白。含量达97%以上,分子量多在1200以下,质量好,该产品可制高级化妆品等年产100吨,产值达1800万元。

5.福建太平洋制药公司与华大药物研究所合作王立强教授,主持开展国家一类抗癌新药TW9183的研究,项目总投资1.5亿元。

6.福建太平洋制药公司与华大分子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合作“海洋抗血栓中药制剂和产业化研究。开发单环制虫益组合物(专利产品)及单环刺虫益纤溶酶保健品。

7.闽南水产与福师大合作两个项目列入国家农业科技转化资金项目。

8.有7个项目列入国家海洋局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

9.泉港金燕生物公司与华大化工学院合作红藻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琼脂、药用琼脂糖、电泳琼脂糖、国家海洋局资助约1500万元左右。

10.信和新材料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合作开展“海洋装备防腐涂料”的研究。

11.泉州恒达制药公司以牡蛎壳为原料生产“蚝贝钙“产品,对儿童补钙及老年人防治骨节疏松有显著疗效。

12.今年以来我市加大对远洋渔业的扶持,在国家财政补助4298.8万元基础上,市县两级配套补助1780万元,我市新增8艘远洋渔船开赴北太平洋渔场生产,至2015年远洋渔船可增至50艘。

13.我市壮大海洋龙头企业为抓手,着力推进品牌建设,成立泉州市海洋生物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海洋药物,生物制品和功能食品为重点,扶持石狮华宝等龙头企业,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名优特产品。

14.泉州师院生命科学院研发海水淡化等项目。

15.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福建港顺远洋公司总投资4亿多建造,建造10艘远洋捕捞船及1艘冷冻运输船,在北太平洋公海生产作业,并组织公司船员参加培训,经省级渔港监督机构考试有17人获得无限船员证书。

16.惠安崇武永丰渔业公司,经农业部审批获得远洋企业资格证书,该公司船员培训有35人经省级渔船监督机构改试获得无限航区职务船证书。

还有一些正在申报的项目,不一一列举,除新产品研发及生产外,国家海洋局67日出台十六条措施,支持福建海洋强省和生态省战略,特别指出支持福建参加国家丝绸之路“建设鼓励和支持福建设立”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工作机制,推动福建与东盟国家开展全方位海洋合作。泉州港是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正借着此东风,加快步伐实现海洋强市的目标。

 

 

 

 

 

创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实践与思考

惠安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自20116月获批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惠安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及福建省《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有关精神,成立惠安台创园管委会,积极深化与台湾农业的交流,结合实际,科学编制创业园发展规划,围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贸易、休闲观光四大主导产业,编制了《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总体规划》,将创业园作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园区,建设范围由大港湾拓展至全县,合作产业由渔业扩大到农业,山地开发、休闲农业、科技合作等领域,推进多元化合作,推动了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

一、主要实践成效与做法

(一)加强协调,统筹谋划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为了协调工作专门成立了惠安台创园管委会,服务对台农业合作项目。设立综合协调,招商联络,产业发展3个职能组,抽调10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做到有址办事、有人办事。结合实际,科学编制创业园发展规划。落实职责,强化服务,帮助台商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二)优惠政策,营造环境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惠安县出台了《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建设的若干意见》,从用地、用海、用电、用水、税收、融资等多方面给予优惠。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同时出台《台创园项目资金奖扶细则》,突出对台湾农业“五新”技术引进和转型升级项目的扶持。多渠道开展招商推介,围绕我县对台农业合作总体规划,组织招商资源调查,建立首批招商项目10个,编制惠安台创园“招商指南”。利用各种博览会平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三)加大投入,改善基础

惠安县以原定核心区大港湾周边为重点,加强渔港、道路、排污、人工渔礁等设备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一是投入6500多万元,完成标准渔港建设。二是投入4400多万元整治海岸带资源。三是投入200万元建设人工鱼礁,培育大港湾近海渔业资源。四是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大港湾环湾路,为当地渔民及周边台企提供交通便利。五是投入300多万元支持台商投资项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园区基础设施。

(四)创新模式,拓展合作

针对惠安县对台农业招商资源紧缺的现状和闽台农业合作的新形势,管委会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转变传统的单纯吸引台商直接投资的观念,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闽台农业合作。一是政策引导。只要是开展对台农业合作,有利于两岸农民的,均给予优惠和扶持。二是扩展建设规划,推进多元化合作。三是探索对台农业股份制合作新模式,通过项目重组,盘活有限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四是注重品种技术推广。五是引导企业对接,发展“订单农业”、“来料加工”、“代理营销”等合作模式。如鑫海养殖场和葵花农场已取得显著成绩。

(五)技术交流,带动发展

几年来,惠安县积极拓展对台农业技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努力扩大台湾良种、先进管理技术等在我县的推广应用。先后邀请台湾农委会、台南农会、台湾养殖渔业发展协会、台中农会等农业专家来园交流指导,组织4批次人员赴台参观学习。葵花农场借鉴台湾经验,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我县休闲农业项目零的突破;慧峰、绿海等公司引进推广鲍鱼新品种15000万粒,带动海区养殖35万箱,富邦公司引进的技术,产品合格率由95%比例提升至99%,速冻效率提前3小时,提升了加工带动能力。为我县速冻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生产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二、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分析

(一)存在问题

一是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原以大港湾为核心,以海水养殖为特色,由于与泉州机场的规划选址相冲突,规划调整为以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贸易、休闲观光等为主导产业后,园区特色不突出,优势未能充分展现。适于对台招商的农业资源较少,招商引资难度较大。二是对台农业交流不够深入,档次较低,在交流机制上尚未形成共识,流于形式,两岸“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格局尚未真正确立。三是本园区起步较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与其他国家的创业园存在一定差距。四是引进的农业合作项目比同期各类经贸项目,无论是个数投资额都存在较大差距。在全县批准的台资项目中,农业项目仅占不足5%8/170)。

(二)发展思路分析

1、发挥潜在优势,拓展合作空间

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下阶段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要围绕泉州市及惠安县城市发展目标,统筹全局,科学定位,立足资源现状及经济发展要求,发挥惠安的区位、经济、交流、资源和人文的五大潜在优势,以引导本地农业企业开展多元化对台合作为主,努力打造交流服务、合作创业、科技创新、产业创意四大平台,充分发挥创业园的窗口作用、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共同推动对农耕文明和农本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建设水平

要注重吸收、消化、创新相结合,发挥创业园在促进我县农业现代化方面的作用,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积极引进台湾高优品种、先进技术和专业人才,加大台湾“五新技术”推广力度,鼓励发展产品研发实验室和种业企业等高新项目入驻,重点是加快惠安县台湾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加强与省农科院、台湾科研机构的对接工作,夯实创业园科技支撑基础。

3、推进机制创新,提升管理能力

要进一步健全园区管理机构,设立服务中心,为台商台农提供高级全面的服务。应参照其他园区经验,着手筹备成立创业园经济开发公司,实现公司化运作,寻求更适合、更能为台湾农民兄弟所接受的工作机制。用好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为台企及对台合作涉农企业谋发展,切实维护台商权益。

4、政策保障支持,促进互惠互利

政府的支持在闽台合作中非常重要,无论是财政投入,甚至政策的保障支持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台农在大陆投资遇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比如土地问题制约、融资条件制约等等。作为国家级园区,要在关键问题上理顺两岸农业合作的机制,还需要中央和省一级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5、建立绿色通道,把握产品进出

当前,对台农产品进出口通关程序较为复杂,没有涉台进出口动植物检测“绿色通道”,制约了涉台农业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台湾名、优、特动植物苗种等高产值农业良种,两岸对台动植物进出口缺少简捷的“绿色通道”,影响了相关项目的进展,建议上级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好台湾良种引进的屏障问题。

 

 

 

浅议南安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南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摘要2012年9月,国务院批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为福建实施“海洋经济强省”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平台。本文在分析南安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南安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南安市;海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各类资源,可为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第二空间。本世纪是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世纪,海洋是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和后劲所在。南安市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金门)一水之隔,发展海洋经济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条件。我们必须抓住国务院批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南安发展海洋经济的比较优势,主动融入福建蓝色经济试验区和泉州环围头湾发展区的发展大局,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思路、新目标,并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落实,以推动南安海洋经济的发展。

一、南安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南安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新兴产业的培育、南台海洋经济贸易合作的推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为新一轮海洋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初见成效

南安拥有比较丰富的港口、渔业、滩涂、海岛等海洋资源,组合优势比较明显,具有加快海陆经济集成联动发展的潜力。全市海域由围头湾、五马江内湾(又称石井湾)及大佰屿、小佰屿、奎屿等10多个小岛屿组成,总面积37.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40 公里(其中适宜建港岸线2.6 公里)。海区内海洋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已知的海洋鱼类有87种, 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多种,适宜发展海洋捕捞业的好资源。河口、港湾的滩涂面积24.23平方公里,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苗种,为发展海水养殖提供了基础条件。2013年,全市海水产品产量30238吨,其中捕捞鱼类1216吨、养殖贝类28358吨、种植紫菜767吨。

(二)海陆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港口设施逐步完善。泉州港石井作业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基本形成配套设施比较完善、中小系列泊位比较齐全的码头群体,拥有5000吨级的多用途码头和滚装码头各1座,3000吨级码头1座,对台客运码头1座,1000-2000吨级泊位3个,并建有石油专用码头57个泊位、渔业专用码头1座。港区配套货物堆场12万平方米、仓库4000平方米、装卸机械50多台,综合作业能力较强。对台客运码头建有联检大楼,设立口岸服务中心、海关、检验检疫中心,每天有8个航班往来南安金门,年进出境旅客约10万人次。目前正在建设的石井新港区,规划建设5000-50000吨级码头泊位20个,将打造成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人员往来的重要商港和集散中心。

陆海交通十分便利。南安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位于厦漳泉金三角的中心地带,区域内石井港区对台客货运航线、南石高速公路、省道201线、沿海大通道等交通设施陆海衔接、纵横交错、形成网络、畅通便捷。

(三)海洋经济实力初获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南安的海洋产业逐步发展,集中度明显提高。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业、海洋水产加工业、船舶修造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运输业、海洋贸易业和滨海旅游业均有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据统计推算,2006年泉州市开展海洋经济普查时,南安的海洋经济总产出25.9亿元,增加值13.06亿元、占当年GDP总量的5.02%2011年海洋经济总产出115.62亿元,增加值56.36亿元、占GDP总量的9.76%2013年海洋经济总产出150.9亿元,增加值71.59亿元、占GDP总量的10.08%。海洋经济已成为南安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四)南台海洋经贸合作初显佳绩

南安对台海洋经贸合作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石井镇离金门岛仅6海里,1992年石井港就是国家二类口岸、对台小额贸易点。2005年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建成之后,南安的对台小额贸易迅速发展。目前已形成闽台经贸合作、交流往来的泉州(石井)金门客运航线、泉州金门货运航线和泉州澎湖货运航线、对台小额贸易直航的三条黄金水道。2013年,泉金客运航线每天有8个班次,全年航行2686个航班,运送旅客98465人次,其中台胞73943人次。对台小额小贸易航行336航次,货运量11542吨,价值1294万美元。毗邻石井港区的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得益于海西“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建有冷库2.3万吨、加工车间5000平方米、复式商铺350套、写字楼420套、展览交易大厅20000平方米,及农产品公共保税仓库、农产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农产品交易电子结算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等设施,并为两岸客商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报检、结算等提供一条龙服务。闽台市场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海峡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2008年以来,在市场举办了6届“海峡两岸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共签订购销合同1156份,成交金额108.12亿元。

(五)滨海旅游初步兴起

南安有悠久的海外交通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据传唐代就有石井奎霞商人造船通往渤尼(文莱),贩卖茶叶和瓷器。明末清初,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建造大船队,来往于厦门到日本、台湾、澳门、巴达维亚、吕宋等地之间,贩卖山海货物。最具特色的是明末郑成功屯师石井、招练兵马、渡海东进、驱逐荷夷、收复台湾,遗存下海上视师石、水师寨、铳城寨、国姓井、郑成功祖庙、郑成功陵墓等遗迹和1991年后新建的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碑林等设施,连同丰州九日山、金鸡港的“海丝石刻”、水头港湾“五里桥”、官桥“蔡氏古民居”等景点,构成滨海旅游的精品路线。

(六)海洋综合管理初成体系

市政府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制定了海域管理、港口管理、海洋渔业管理等制度,实施了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无居民海岛利用与保护等规划,开展了五里桥周边及大盈溪、寿溪、后店溪等小流域的近海水域的污染综合整治,初步形成了体系,增强了管理控制能力。

二、南安市发展海洋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2012年,国务院批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批复了《福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2013年福建省政府制定《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九条措施》;泉州市提出以临海产业带、滨海城镇带和蓝色景观带“三位一体”为主轴的环围头湾发展区的海洋开发布局,并赋予优惠政策措施。这些规划、方案、措施和布局,为加快海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和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目标要求,制订了政策措施,为南安市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使海峡两岸合作交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南安作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交流往来 “先行先试”的重点区域,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继续通过南台新兴产业的对接、大项目的引进、台湾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吸纳利用,开展海洋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研制、滨海文化旅游提升,拓展延长南台产业合作的链条,将大大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升海洋经济的管理利用水平。

(二)面临挑战

南安市海洋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总体看,一是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偏小,海洋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二是海洋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三是海洋科研薄弱,海洋科技成果引进转化不多;四是海洋人才队伍建设难以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五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突出、治理任务重,海洋防灾减灾能力低;六是无居民海岛的规划建设、开发保护利用工作尚未开展。

三、南安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海洋经济是人类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和空间的各类生产、服务,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活动的总和。发展海洋经济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策引导,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增强政府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保障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规划引导,促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

南安市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批准的《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落实国家、福建省和泉州市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纲要文件,把国家战略要求与南安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国家指导、上下互动”、“产业、港口、城市”联动发展的新格局。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围绕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深水岸线、海湾、滩涂、海岛、近海海域和陆域资源,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积极探索大佰岛、小佰岛等无居民海岛的规划、租赁、开发、建设方式,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加快海陆设施建设,发展物流产业

要坚持海陆统筹兼顾,强化海陆规划衔接和优势互补,推进“水水中转”、“水陆中转”等多式联运系统建设,增强江海、海陆和海空联运能力。要加快石井新港区码头群建设,提升海洋综合运输能力。重点建设石井港区港后物流组团、中航三叶海西石材物流园、中轻石材园、闽台商贸物流中心、高石保税物流区等大项目,培育港区货物集散与配置能力,发展石材、石油、水产品、矿产、散粮为主的港口物流业。争取设立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扩大港口货物堆场规模,完善港口仓储物流体系。扶持建设海峡两岸水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做大海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提升传统渔业。规划建设美福石化商贸物流园区,引进发展一批石油加工贸易企业。鼓励市轮船公司、延平海运、船务公司等海上运输企业做大做强,制定外挂轮船回迁扶持政策,积极培育本地航运龙头企业。鼓励吸引国内外航运龙头企业来我市投资建设公共码头和开辟航线资源。大力发展集航运金融、保险、租赁、信息咨询、口岸通关、航运代理、海事支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航运物流服务体系。加快物流园区整合、提升,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

(三)建立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促进可持续发展

建立海岸、近海、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是提升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促进海陆产业互动发展、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要优先开发海岸开发保护带,把从海岸线向内陆1 0公里起至领海基线(内水海域界线)之间的面积3. 59万平方公里的带状区域,作为发展壮大海洋经济、统筹海陆发展的最重要区域和优先开发区域,发挥其具有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海洋产业发达、人口城镇密集等特点与作用。要重点开发近海开发保护带,把从海岸开发保护带外部界线向外1 2海里宽的带状区域,作为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的重点区域,使其拥有的丰富的海洋渔业、能源、矿产等资源得以开发利用。要积极开发远海开发保护带,把从近海开发保护带外部界线至专属经济区外部界线的带状区域列入开发范围和规划,使其拥有的海洋生物、海底矿产等资源得以开发利用,造福人民。

(四)推进临海产业的协调发展,培育新兴海洋产业体系

要处理好临海地带与陆域城区开发的关系,以临海陆域为依托、海洋为发展空间、海洋产业为主体,统筹海陆发展、实施综合开发、实现功能衔接,使港口、海洋开发与城市、陆域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海陆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的互动性和经济的关联性,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按照陆海统筹“环湾挺进、三镇联动,整体提升、打造新城”的建设思路,加快水头、石井、官桥三镇海陆一体化协调发展,以建设滨海新城、海峡科技生态城、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安)官桥园区、永泉山生态科技园区、芦青商务休闲园区、石井港区等产业园区为抓手,以港口兴城为突破口,发展提升海洋渔业、水产加工、石化加工、粮油加工及石材陶瓷、机械装备、港口贸易、港口物流等产业,引导海洋经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改造传统海洋产业,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生态化发展。把沿海三镇打造成全市经济、科技、商贸、物流、交通的南翼枢纽,建成工贸发达、生态良好的滨海新城。

要重点扶持石井镇滨海园区的建设,搞好港资中骏置业的海峡生态科技城项目、福建中润投资有限公司的码头泊位建设及芦青商务休闲区项目、民营中泰石材集聚区项目的建设,尽快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启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尽快形成新兴海洋产业体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重点扶持台资企业哈德森游艇有限公司开发高端游艇产品,建立游艇制造基地;扶持石材机械龙头企业巨轮机械有限公司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扶持美福石油化工商贸物流园建设。

 ()加强南台海洋产业对接,促进深度合作

要继续执行“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建立和完善台资优先准入机制,探索在台设立委托招商机构,力争实现台资大企业、大项目入驻南安,推动南台海洋开发产业对接和深度合作。要以海峡科技生态城、芦青商务休闲区、闽台农产品物流中心为主要载体,引导台湾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投向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产品深加工、海洋新兴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等领域。推动建立南金、南台港口分工协作机制,促进两岸港区对接、电子口岸互通和信息共享;加强南台运输业、仓储业、船舶和货运代理合作。继续跟踪做好石井港国家一类口岸报批和石井港并入泉州港对外开放审批工作,充分利用我市与金门仅距6海里、郑成功故乡优势,进一步发挥南安金门货运直航、客运直航、小额贸易“三条通道”作用,全面推进南台海洋经济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六)发挥历史人文优势,打造具海西特色的滨海旅游基地

围绕“海峡旅游”主题,要充分发挥南安市的区位、历史、人文优势,突出海洋文化魅力,把开发滨海、港湾、海岛等自然风光与挖掘创建“海丝文化”、郑成功文化品牌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要开发“九日山——官桥古民居——水里五里桥——石井郑成功”等特色风情滨海旅游线路,培育发展集观光采风、历史文化、休闲度假、体育游乐为一体的现代滨海旅游产业,打造具海西特色的滨海旅游基地。

(七)建设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一要坚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合理、适度、有序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努力使发展的规模、速度与海洋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逐步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保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要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的管理控制和保护。积极实施《石井作业区和海峡科技生态城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泉州市围头湾海域)修改方案》,落实港区项目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合理高效利用岸线、滩涂和海域资源,对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用海项目一律不予审批。要以五里桥主题文化公园建设为载体,开展滨海湿地固碳示范区建设,加强海岸、防护林带、红树林、海岛等生态系统维护,促进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三要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建立陆海污染防控监测机制。要依法依规对填海造地工程、临海工业集中区和重点企业排污口邻近海域进行环境监视监测,持续开展近海水域污染整治;严格实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对港口、船舶倾废的控制与管理,防止工业油污、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直接排海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要加快水头华源电镀集控区二期项目及南翼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项目进度,加快沿海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源治理;要加快推进安海湾清淤工程。四要探索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海洋资源初始产权有偿取得机制。

 

课题指导:卓金钳

调研组成员:戴良尧、王三龙、凌叙约、王延艺、尹 

执笔:凌叙约、尹 

 

以海洋科技园区为载体  助推海洋经济强市建设

石狮市老科协  曾子明

                   

   石狮市域三面环海,海岸线长64公里,行政管辖的毗邻海域面积968平方公里。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广阔的海域空间资源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为石狮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近几年来,石狮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末来经济潜在的增长点来抓,发挥独特优势,抡抓发展机遇,切实做好“海”的文章,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着力培育现代临海工业、水产品深加工、海洋生物、滨海文化旅游、现代海洋服务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六大”产业集群,尤其是规划创造海洋生物科技园区(以下简称为园区),进一步推进了全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侧重探索如何以海洋生物科技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海洋生物新兴产业,助推石狮海洋经济强市建设。

     一、园区基本情况概述

     石狮市海洋生物科技园于2012年9月成立,位于石狮的东北角,是泉州市重点打造的环湾核心区的组成部分,是我市发展海洋经济重要的空间载体。园区规划用地面积9.7平方公里,目前已基本完成规划方案的评审。

园区现拥有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深加工和冷链物流、现代海洋渔业捕捞共75家(捕捞渔船700多艘)。主体产业企业数占总数的81.6%,2013年生产总产值60.7亿元,税收2.15亿元。

   园区开发海洋生物等新兴产业已有良好的基础,如龙头企业华宝海洋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运用蟹虾壳等废弃物,开发生产N-乙酰-D氨基葡萄糖系列共25个产品投放国际市场,产品全部出口欧盟、日本、美国、澳州等国家,占全球生产总量的26%,是全国首家同时获得欧盟官方颁发的“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欧盟CMP药物注册认证证书”及美国API注册认证。该企业被确定为福建省海洋生物和保健品研发生产基地。

     目前,该园区已初步形成一条集远洋捕捞、船舶修造、渔业通讯、水产品批发、海洋生物医药及高校培训等较为完整的海洋生物产业链。去年该园区被纳为福建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同年又获得“福建省海洋产业示范园区”及“福建省现代渔业产业园区”。

     二、园区目前存在主要问题

     我市海洋生物科技园区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创建时间仅一年多,时间短,经验不足,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同样面临着各种内忧外患,如:

     水产品加工层次偏低。我市水产品加工企业大多为家族作坊式工厂,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仍然以传统的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方面的延伸能力不足,附加值提升有限。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总体上尚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同时,近海渔业资源的日渐枯竭 ,也影响水产品的加工和开发。

     “产学研”科研合作平台欠缺。园区内科技人员紧缺,科研、创新能力较为薄弱,成果转化不足,先进要素集聚功能,尤其是海洋生物如:医药、保健食品、海洋精细加工等新兴产业项目的引进、研发和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均受到制约。与此同时,与园区发展相配套的企业服务平台的建立以及发展环境的优化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探索。

三、以园区为载体,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海洋生物新兴产业

    发展目标:全面提高我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整体海洋科技水平,提升海洋产业层次,建设集科研、质检、中试、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海洋生物医学功能材料、药品、保健品、生物农药、功能食品等基地。根据园区制订的这一目标,我们提出如下几点看法与建议;

(一)   重点抓海洋生物的深度开发与精深加工

海洋生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同样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下面仅以甲壳质(甲壳素)的研发为例:

甲壳质概念:甲壳质又名几丁质、甲壳素、壳多糖。一种聚乙酰氨基葡萄糖的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的外壳和真菌的菌丝体以及原生动物和某些绿藻中。生产甲壳质的主要原料是虾、蟹壳、而以虾壳较好,主要用作放线菌培养和层析材料。

甲壳质的性质:具有可被酶分解而吸收;溶于酸性溶液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基团;对人体细胞有很强的亲和性;溶解后的几个聚糖呈凝胶状态,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甲壳质是天然纤维素(动物性食物纤维),没有毒性和副作用;可螯合重金属离子,作为体内重金属离子的排泄剂。

甲壳质的应用:甲壳质应用范围很广泛,在工业上可做布料、衣物、染料、纸张和水处理等。在农业上可做杀虫剂、植物抗病毒剂。渔业上做养鱼饲料。还可做化妆品美容剂、毛发保护、保湿剂等。医疗用品上可做隐形眼镜、人工皮肤、缝合线、人工透析膜的人工血管等。

甲壳质做为机能性健康食品,1991年被欧美学术界誉为继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之后的第六生命要素。它完全不同于一般营养保健品,对人体具有免疫强化机能、抑制老化、预防疾病、促进疫病痊愈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等五大功能。

综观海洋生物的性质和广泛用途,再来对照分析我市目前研发情况,如全市仅有华宝企业开发氨基葡萄糖系列产品以及明祥食品企业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研发兼具营养和保健作用的新型海藻健康饮品。但项目少,难于形成海洋生物新兴产业集群。这些企业虽然有较好的研发基础和创新能力,但海洋生物加工与食品产业总体上尚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发展的潜力还很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此,要把海洋生物的深度开发和海洋生物的精深加工作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重中之重来抓。注重应用高新技术和酶工程技术,以项目带动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如纺织服装系我市支柱产业,业界人士建议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企业研发抗菌海洋生物元素并导入服装面料研发之中,将有利于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提升。

()建立海洋经济“产学研”科研合作平台

建议市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园区建立“产学研”科研合作平台,如园区拟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共同建设“中国供需在线海洋生物产业”平台,收集与发布科技供需信息,促进高校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又如泉州海洋职业学院已于2013年12月挂牌成立“海洋生物医药研究所”,园区也将依托研究所,设置海洋产业博土后工作站。通过这些平台,引进海洋科技项目,引进培养高端海洋人才,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龙头企业,促进我市海洋功能性物质、药品及保健品的产业化,形成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企业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主体,要鼓励、支持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科研院校挂钩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如万弘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拟与北大生物工程公司、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合作,建设现代化海洋生物研发中心和试验中心,研发生产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制品企业的海洋生物制品。要充分发挥海洋生物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联合搞科研,抱团谋发展。

()努力构建良好的海洋经济发展环境

要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而在这一方面,我们认为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值得借鉴。该园区开发伊始就摒弃了单一发展工业模式,把园区作为一座新城进行布局,规划建设一个以高技术为导向,开放型经济为主体,基础先行、工业带头、第三产业配套的具有世界水准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还高规格构建管理体系,坚持体制管理创新。如园区管委会作为苏州政府派出机构,在辖区范围内全面行使主权和行政管理职能,这样有利于提高园区管理工作效率。石狮海洋生物科技园区管委会人员都是从机关或镇(办事处)调动临时借用,建议市政府给予园区相应的人员编制指标。苏州园区还建全“硬”平台,创优“软”环境,以优良环境提升产业层次,使高端人才加速集聚。该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的左右的经济总量。

 

 

 

·科普讲座·


泉州市老科协举办海洋经济学术报告年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2014年10月24日,泉州市老科协围绕第十二届泉州市科协年会“海洋经济与城市发展”主题,举办海洋经济分会场暨学术报告年会。马荣生副会长主持会议,王文泰会长、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以及老科协会员近百人出席报告会。

泉州市科协魏隆福副主席莅会指导,魏副主席高度评价泉州市老科协在王文泰会长带领下,围绕泉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知识面广、专业性强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在服务泉州经济社会、承接政府职能、调研献策、科普宣传、服务三农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次荣获省、市级表彰。魏副主席指出,学术交流是科技社团的主业,学术年会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强调学术交流要与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相结合,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泉州市老科协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作《实施海洋发展战略  建设泉州海洋强市》主旨报告。王会长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福建省、泉州市的发展规划,全面论述海洋经济的内涵、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重点阐述泉州市海洋经济现状和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同时提出提高全民海洋经济意识,营造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完善规划,引领海洋经济发展;加快园区建设,壮大海洋产业集群;扶持龙头企业,促进规模化发展;推动海洋生物医药和功能食品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水产产业链,推进现代渔业发展;实施海洋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等八项发展对策。

泉州市老科协化工专委会主任林文銮教授作《海洋生物医药研究进展和新产品开发》学术报告。林教授论述国内外海洋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重点介绍福建省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实施方案以及泉州市海洋生物医药研究进展和新产品开发。

与会人员反映,本次学术年会内容丰富,学术报告水平较高,必将有助于海西泉州建设海洋强市,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举办食疗与健康科普报告会

2014年5月21日,泉州市老科协举办科普报告会,邀请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张振辉主任医师作题为《漫话食疗与健康》的科普讲座。张振辉主任医师首先介绍食疗的渊源,古代我们的祖先懂得从饮食方面来维护和促进人体的健康,其“食药同源”就是最精辟的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大家对饮食与健康有更多的需求和期待,张振辉主任医师形象地说,人们更注重以钱买健康,买长寿、买美丽。张振辉主任医师介绍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既有理论的阐述,又列举了很多具体的事例。他告诉我们很多用饮食保护和促进健康的具体办法,同时指出食疗与健康也是辩证的,要根据季节和各人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饮食。最重要的是使肌体的各种状态达到平衡。

马荣生副会长主持科普报告会,王文泰会长,吴道明、骆国金、李寿钊副会长和老科协会员近百人出席科普报告会。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举办环境保护科普讲座

2014年6月11日,泉州市老科协举办科普报告会,邀请市老科协科普报告团成员陈顺天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讲《关心室内环境空气等于关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他首先宏观介绍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的典型案例,重点讲述室内环境主要污染物来源、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表现;同时介绍国家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及避免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对策。马荣生副会长主持报告会,骆国金、李寿钊副会长和老科协会员近百人听取科普讲座。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举办科技兴农科普讲座

 

为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发挥老科技专家作用,更好地助推科技服务三农工作,2014917日,泉州市老科协举办科技兴农科普讲座。马荣生副会长主持会议,泉州市老科协副秘书长李朝灿研究员作《三农问题与科技兴农实践》专题讲座。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和老科协会员近百人出席科普报告会。

李朝灿研究员根据长期从事星火科技服务三农工作实践,结合泉州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调研,以图文并茂形式,综合介绍世界农业发展态势与中国三农现状;中国科技兴农及其成效;重点介绍泉州市科技兴农实践及其经验,并提出科技服务三农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举办养生保健科普讲座

 

2014年11月21日,泉州市老科协举行老年养生保健科普讲座及咨询服务。邀请市老科协专家科普报告团成员林康良副主任药师主讲《科学养生  立体健康》,综合介绍现代生理、心理、道德立体健康概念;人体酸碱性体质、酸碱性食物;科学养生保健“五字歌”和“健康谣”。同时邀请泉州万祥医院叶颢副院长和内科黄文锥主任医师、微创外科中心主任代建军副主任医师、妇科主任熊伟主治医师,分别介绍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方法,并现场开展咨询服务。马荣生副会长主持会议,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和老科协会员近百人参加科普讲座。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举办生态文明建设科普讲座

 

2014年12月18日,泉州市老科协举办生态文明建设科普讲座,马荣生副会长主持会议,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以及老科协会员近百名出席科普报告会。泉州市老科协专家科普报告团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林业专家、原泉州市林业局林业科技中心主任卓开发高级工程师应邀作《生态文明建设初探》专题讲座。卓开发专家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必要性,包括政治生态建设、经济生态建设、文化生态建设和社会生态建设等四大领域。重点论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福建省建设生态省和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以及泉州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三城同建的重要举措,并提出相关建议。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医学专家下乡义诊

 

2014年7月4日,泉州市老科协与市委老干部局老年活动中心合作,组织医卫专委会谢国风、陈国祯、傅小杯、张水源等8名主任医师老专家,深入鲤城区常泰街道华塑社区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服务。共接诊125人次,深受常泰街道办事处、华塑社区居委会和基层群众的好评。

7月11日,泉州市老科协与市扶贫开发协会和市科协联合组织谢国风、李树梁、陈琦琦、黄文益、王培荆、王人镇、黄佳津等9名主任医师,到永春县吾峰镇开展义诊赠药与科普宣传活动。为农民群众进行3小时的义诊,共接诊患者200多人次,赠药3000多元。群众普遍反映城里的医疗专家冒着酷暑来到山区,不但诊病认真负责,还免费送药真是难得。

2014年9月24日,泉州市老科协医卫专委会与市委老干部局老年活动中心联合组织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医大附属二院、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解放军第180医院高级职称老医学专家谢国风、黄文益、王培荆、陈笃询等,到鲤城区开元街道办事处刺桐社区开展“走基层健康服务中国梦”为主题的义诊活动。此次义诊提供各类诊治和咨询服务共112人次,赠药近千元,获得开元办事处和刺桐社区领导以及居民的好评。

2014年11月8日,泉州市老科协、市侨乡开发协会、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和福医大附属二院联合到安溪县龙门镇开展送医赠药义诊活动。市老科协副会长许有容主任医师带领叶向权、林笑治、蔡若蔚、陈永昆、何进东、张水源和吴美玲等8位知名的主任医师,为龙门、金狮、龙山等革命老区村群众精心义诊咨询服务640多人次,心电图检查86人,处方362份,赠送药品13798元,深受老区人民的欢迎和赞誉。                          

(谢国风)   

 

惠安县老科协举办发展海洋经济科技讲座

2014年72日,惠安县老科协在县老年活动中心举办发展海洋经济科普讲座。特邀请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组长、市老科协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作题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市》讲座。王会长从海洋经济内涵及“十二五”的发展重点;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福建发展的战略重点;泉州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发展中的泉州海洋经济;泉州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32020年);“十二五”后两年泉州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等六方面,围绕主题作全面而又详实的阐述。王会长对惠安发展海洋经济所做工作和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惠安今后发展海洋经济提出六点建议:1.抓石化工业园区建设;2.关注临海机械工业与渔船修造业;3.搞好能源工程建设;4.重振海洋渔业雄风;5.着力推动港口物流业发展;6.建设国家级海洋公园、发展临海旅游业。王会长的演讲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切合实际,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惠安县老科协理事和部分会员共计110人听取讲座。

(惠安县老科协)     

 

永春县老科协举办饮食与健康科普讲座

 

2014年620日,永春县老科协在五里街镇儒林社区老年人学校举办《饮食与健康》科普讲座。特邀泉州市老科协科普报告团成员、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张振辉主任医师主讲。他结合长期的医疗和教学经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介绍了老年人的饮食环保卫生、科学的饮食健康方法,并根据各种健康状况、身体疾病,提出不同饮食调理办法。镇区老校学员、老干部、老教师200多人听取科普讲座。通过讲座,大家对健康科学的饮食, 特别是对老年人保健的良好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希望今后多举办这样的健康讲座。

                                 (永春县老科协  洪永青)      

 

泉州市老科协专家到泉港区作科普讲座

 

2014年1024日,泉港区老科协与老年大学联合邀请泉州市老科协专家科普报告团成员陈顺天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到泉港区老年大学作《怎样避免室内装饰污染》的科普讲座,受众100多人。陈高工从室内环境污染的典型案例;室内环境污染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室内污染的多种表现;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如何避免室内污染;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对策等7个方面作了精彩的演讲。陈高工的讲座实际、实用、实效性强,对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如何避免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泉港区老科协黄友金)     

 

丰泽区老科协开展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

 

2014年9月18日,丰泽区老科协与圣湖社区联合,围绕全国科普日“创新发展,全民行动”活动主题,组织辖区多个单位开展科普活动。一是举办科普讲座。邀请泉州市老科协专家科普报告团成员姚岭岚讲师为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和丰泽区老科协会员举行《发展少年儿童的思维能力》专题讲座。姚老师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指导孩子们如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二是在社区广场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醒目的科普标语、排列整齐的展板挂图,让群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三是邀请丰泽区红十字会的科普志愿者现场为群众量血压、测血糖、推拿,讲解示范急救方法,并发放健康三件套;电力公司科普志愿者为居民群众宣传安全用电科普知识;中国移动公司科普志愿者讲解如何识破诈骗电话的伎俩等,让科普知识深入群众心中,人人积极参与。科普日活动还宣传了食品药品安全、反邪教法知识、文明礼仪、慢性病健康知识,分发各种科普宣传资料,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丰泽区科协)    

                                   

泉州市老科协专家科普讲座进军营

 

2014年10月30日,泉州市双拥办和泉州市科技培训中心邀请泉州市老科协陈天佑高级工程师为部队官兵作《全球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科普讲座,介绍美国、俄罗斯、欧盟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现场解答微波通信、计算机等技术问题。“科技拥军大讲堂”取得很好效果,泉州电视台、泉州晚报进行报道。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照明灯的变革与LED灯绿色照明

泉州市老科协  刘火若

 

2014年812日《参考消息》第7版有一则消息,题目是《智能路灯可减少碳排放》。报道称,路灯消耗了大量能源:照明占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约6%。比如,2009年,美国洛杉矶在路灯上的花费约为1500万美元,排放了11.1万吨碳。2013年,洛杉矶将所有路灯都换成LED灯,并配备一套由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先进遥控系统。2014108日参考消息报又一则消息,题目是《蓝色发光二极管引发照明革命,三日裔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称,这些获奖者于20世纪90年代令半导体发出蓝光,从而引发了照明技术的一场变革。利用这利蓝光,能以一种全新方式制造发出白光的LED灯。由于能耗低,LED灯在许多不发达地区依靠当地低成本的太阳能就能使用,对于全球15亿尚未受益于电网的人口来说,这种新型光源带来更高的生活品质。该委员会称,全世界大约四分之一电力消耗用于照明目的,因此,发光二极管为节约地球资源做出贡献。由此可见,LED照明技术的变革,使LED照明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我国对照明的节能减排也非常重视。2011年,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公布了5年内彻底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并将大力鼓励LED的生产和推广。根据《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从2012101日到2016101日,我国将分5个步骤禁止进口和销售白炽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白炽灯生产消费国,2010年我国白炽灯产品的生产和国内销售分别为38.5亿台和10.7亿台。据统计,目前我国照明用电约占全国用电量的12%左右,由此可见,高效照明产品的LED替代白炽灯,其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何谓LED照明,有何特点和优点,以下作简单介绍:

一、LED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即发光二极管。它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还可以直接发出红、黄、蓝、绿、青、橙、紫、白色的光。LED照明产品就是LED作为光源制造出来的照明器具。

二、LED照明的优点

  1.高节能:节能又无污染即环保。直流驱动,超低功耗(单管0.03W0.06W,电光功率转换率,接近100%。相同照明效果比白炽灯节能80%以上。

  2.寿命长:使用寿命可达6万~10万小时,比白炽灯寿命长10倍以上。因为LED是固体,冷光源,环氧树脂封装灯饰,内部没有松动部分,不存在灯丝发光易烧等缺点。

  3.多变灯:LED光源可利用红、绿、蓝三基色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可使3种颜色具有256级灰度并混合,即可产生256×256=16777216种颜色,形成不同光色的组合,变化多端,实现丰富多彩的动态变化效果及显现各种图像。

  4.利环保:LED发出光谱中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即没有热量也没有辐射。眩光小而且废物可回收,没有污染,不含汞;而耗损的节能灯则有汞的污染。LED属于冷光源,可安全触摸,属于典型的绿色照明源。

  5.高新精:与传统光源单调的发光效果相比,LED光源是低压微电产品,成功融合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嵌入式控制技术等,所以是数字信息化产品,并具有在线编程无限升级灵活多变的特点。

      三、技术术语

        1.绿色照明:绿色照明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高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保护身心健康的照明。

        2.光通量:光源每秒钟所发出的可见光量之和。符号(),单位:流明(I

        3.发光强度:单位立体角的光通量。符号(I),单位:坎德拉(cd

        4.亮度:单位投拉面积上的发光强度。符号(L),单位:坎德拉每平方米(cd/m

        5.照度:单元面积入射的光通量。符号(E),单位:勒克斯(1Lx=1Im/m

        6.眩光:视野内有亮度极高的物体或强烈的亮度对比所造成的视觉不舒适。眩光是影响照明质量的重要因素。

        7.显色性:光源对物体呈现的程度。通常用显色指数表达,符号(CR

        8.色温:光源所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只有白温才有色温)。符号(T),单位:开(K)。

        9.波长:光的色彩强弱变化可以通过数据来描述,这种数据叫波长。我们能见到的光的波长,范围在380780nm之间。符号()单位,纳米(nm)。

      ( 注:技术术语摘自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健康养生·

科学养生  立体健康

泉州市老科协  林康良

 

 

科学养生就是要提倡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里平衡、早防早治”等方面。立体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指老人有较好的承受能力、自控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道德健康是指有爱心、利于助人、心胸宽广、乐善好施。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未富先老)。健康和体育两大产业成为国家战略。现在养老保健品市场鱼目混珠,人们缺乏健康保健知识,被骗被坑比比皆是。老年人有必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真正科学养生才能达到立体健康。这也是祖国医学治未病的先见之明。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世界卫生组织和现代欧美各国对营养疗法的建议。我们只要遵照WHO所提倡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大健康准则,使“高血压病减少55%,脑卒中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 % ,肿瘤病减少1/3,人均寿命也会延长10年以上”。

一、合理膳食

提倡合理膳食:12345和红、黄、绿、白、黑

【1】即每日饮1袋牛奶约250ml(含钙250mg)正常人体钙需要量为800~1000mg/日(老人1000~1500mg/日,过敏或乳糖酶不足者会腹泻)。有人主张晚上睡前喝牛奶,钙易吸收同时促进睡眠。

【2】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250~350mg(约大米300~400g):如水果、奶、糖、蔬菜、小麦、玉米、燕麦、薯类、谷物等。

[玉米]为“黄金作物”,含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VitE,防动脉硬化、高血压。

[荞麦]能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含18%纤维素,常吃不易患胃肠道癌病。

[薯类]白薯、甘薯、淮山、马铃薯等,有“三吸收”;吸收水分;吸收脂肪、糖类;吸收毒素作用。还可润肠通便,防胃肠道癌。薯类含气化酶,食后有反酸、腹胀、打嗝现象。

[燕麦]含钙、磷、铁、锌、锰等矿物质,能降血脂,降血压,还能减肥、通便。整粒燕麦与大米一块煮应注意:一次燕麦量要少,以免造成胃胀或腹胀。

【3】三份高蛋白食品:瘦肉50g或鸡蛋1个或豆腐100g或鸡蛋2个或鱼虾100g或25g黄豆。

鸡蛋:含8种氨基酸,卵磷脂含量高,可降低胆固醇,同时健脑、保肝、延缓衰老。鸡蛋最好煮汤或蒸羹,以利于吸收。

糖尿病者不宜多吃豆腐,因大豆中含抗胰蛋白酶阻碍因子和植物性血球凝聚素、皂甙植酸,大量食入豆腐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慢“肾衰”。

【4】即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有利于糖尿病、高脂血症),七八分饱。

【5】每天摄入500克蔬菜、水果,对预防高血压和肿瘤病至关重要。

水果疗法降血压:菠萝、西瓜、甜瓜、荸荠、柿子、桔子消除糖尿病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洋葱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作用,还能助消化,增进食欲,消灭或抑制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

生吃蔬果能提高人体细胞性抗癌免疫力,能防癌病。

【红】每日饮50~100ml红葡萄酒,(白酒每天不超过5~10ml,啤酒不超过300ml)不会喝酒者则吃葡萄(带皮吃)。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防动脉硬化,抗血栓,预防冠心病,降低心衰危险性,减少心梗后病死率。每日吃1~2个西红柿,可使前列腺癌减少45%,治高血压、贫血、肝炎、中暑、退高热,美容、防衰老、治皮肤病、溃疡病。

【黄】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可提高免疫力,减少感冒和肿瘤发生。

【绿】蔬菜,绿茶,乌龙茶,红茶均有天然抗氧化剂类黄酮,能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降血脂;茶多酚可防癌,茶甘宁能提高血管韧性。

【白】燕麦片(粉)每日50克,能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对糖尿病效果显著。

【黑】黑木耳每日5~10克能降低血粘度,降低胆固醇,防止血栓形成。黑豆,黑芝麻也可降低胆固醇。海带、紫菜、发菜含褐藻胶、碘、钙,有助于软化血管,防止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二、养生保健五字歌

每天一只果, 老翁赛小伙。

每天吼几声, 抗老返年轻。

每天笑呵呵,舒心远离病。

每天一片姜,可控制血糖。

每天两瓣蒜,解毒又保健。

每天五杯水,美容亦减肥。

每天一盅酒,血液不凝固。

 

每天散散步, 浑身皆舒服。

每天吃点葱, 病灾无影踪。

每天三颗枣,一生不显老。

每天饮杯茶,保管不蛀牙。

每天看看报,增识健头脑。

每天一勺蜜,润肠排毒气。

每天打打拳,体质自然健。

      健 康 谣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注意。

人说苦瓜苦,我说苦瓜甜。

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一日俩苹果,毛病绕道过。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饮了空腹茶,疾病身外爬。

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三、食物简单分类

根据食物本身所含元素成分的多少,可分为碱性食物、酸性食物、中性食物。

酸性食物:含硫、磷、氯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酸性,如肉、蛋、鱼等动物食品及部分豆类和谷类等。

碱性食物: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如蔬菜、水果、乳类、大豆和菌类等。

中性食物:油、盐、咖啡等。

强酸性食品:牛肉、猪肉、鸡肉、金枪鱼、牡蛎、比目鱼、奶酪、米、麦、面包、酒类、花生、核桃、薄肠、糖、饼干、白糖、啤酒等。

弱酸性食品:火腿、鸡蛋、龙虾、章鱼、鱿鱼、荞麦、奶油、豌豆、鳗鱼、河鱼、巧克力、葱、空心粉、炸豆腐等。

强碱性食品:茶、白菜、柿子、黄瓜、胡萝卜、菠菜、卷心菜、生菜、芋头、海带、柑橘类、无花果、西瓜、葡萄、葡萄干、草莓、板粟、咖啡、葡萄酒等等。

弱碱性食品:豆腐、豌豆、大豆、绿豆、竹笋、马铃薯、香菇、蘑菇、油菜、南瓜、豆腐、芹菜、甘薯、莲藕、洋葱、茄子、南瓜、萝卜、牛奶、苹果、梨、香蕉、樱桃等等。

四、酸性体质的特征

酸性体质的特征:

1.身体出现肥胖、困乏、疲倦及精神不振。

2.酸性体质容易引起溃疡、便秘等。当人体内的酸素升高引起质变,疾病也就产生了。

3.胃酸过多,就会引起胃痛、冒酸水,甚至发展到胃溃疡。

4.体液中的酸性较高,会产生一种酸性物质,医学上称为嘌呤,这种物质在身体内游动,在关节部位会形成一种结晶,这种结晶直接导致关节痛风类疾病。

5.酸性体质会影响孩子的智力。英国牛津大学曾经对42位儿童做过跟踪调查,发现孩子的智商与大脑皮层的酸碱度有很大关系。大脑皮层的碱性越强,智商越高。反之则智商越低。

酸性体质的生理表现:

1.皮肤无光泽;2.香港脚;3.酸性体质的人稍做运动即感疲劳,一上公车便想睡觉;4.上下楼梯容易气喘;5.肥胖、下腹突出;6.步伐缓慢、动作迟缓。

结语:最后送给大家七句话。一句实在话:珍惜生命,好好活着。 两句真心话:不要让外物奴役了你的心灵;不要让金钱代替了亲情。三句良心话:好好地孝敬父母,因为他们才是你的佛;好好地培养子女,因为他们是你的希望;好好地与人相处,因为你食人间烟火。最后一句话:学会简单生活,简单是一种平凡,但不平庸。

 

 

 

 

 

 

 

 

 

 

 

 

 

 

 

 

 

 

 

 

·协会工作·

福建省老科协调研泉州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201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2014年6月23~26日,福建省老科协郑义正会长带领常务副会长林方磊、副会长陈奎、蔡传华、陈竹丛和副秘书长陈梅芳、汤万锥到泉州市调研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泉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省老科协调研活动。市委黄少萍书记和郑新聪市长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做好调研工作。今年3~5月,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先行带领调研组深入南安市、永春县、德化县、安溪县、惠安县、泉港区、洛江区、晋江市和泉州台商投资区等9个县(市、区)重点考察45个特色农业示范点,为省老科协调研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

泉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傅春添和办公室主任廖国文全力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市政府办公室专门下发通知,要求有关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做好调研活动组织落实工作。调研期间,郑新聪市长、林万明副市长和安溪县委书记朱团能、县长高向荣、南安市长王春金、永春县长蔡萌芽等领导看望省老科协调研组老领导。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市政府傅春添副秘书长以及市政府办公室、市农业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和相关县(市、区)分管领导陪同调研。

福建省老科协调研组不辞辛劳,深入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南安市、洛江区和泉州台商投资区等6个县(市、区)10个考察点,现场调研泉台农业、茶产业、休闲农业、林下经济、花卉产业、生物医药和香产业等泉州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在泉州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召开4场调研座谈会,认真听取泉州市政府林万明副市长以及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科技局和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等农业特色产业专题汇报。市农办、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科协和市老科协有关领导出席市级汇报会。

郑义正会长、林方磊常务副会长和陈奎、陈竹丛副会长等省老科协领导高度评价泉州市委、市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总体认为泉州特色农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成效凸显,前景可观”。其中在全省范围内占比较优势的农业特色产业主要包括:泉台农业,特别是国家级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安溪铁观音茶产业;永春“中国香都”香产业;泉州花卉产业园;泉州泉美生物技术及生物经济;永春生物医药产业等等。对于今后如何持续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民生工程,郑义正会长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因地制宜是前提,土地流转是条件,龙头企业是基础,品牌战略是途径,质量安全是根本,科学发展是关键,建立机制是环节,特色商品是主题,政策扶持是保障,增效增收是目的。

2014年6月26~27日,泉州电视台“泉州新闻”和泉州晚报对福建省老科协来泉调研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进行相关报道。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学习贯彻泉州市委市政府

关于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4年6月9日,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主持召开会长办公会,组织学习《中共泉州市委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泉委发[2014]7号)以及泉州市科协关于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泉科协[2014]36号)精神。同时,结合泉州市老科协实际,提出发挥泉州市老科协信息网站和简报的作用,加大学习贯彻宣传力度,深刻领会泉州市委、市政府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实质,明确新时期科协组织在推动泉州加快转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老科技专家的余热,助推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示范区和生态宜居幸福城。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召开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

 

2014年7月21日,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主持召开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总结交流市老科协上半年工作进展,讨论研究下半年工作计划。副会长马荣生、吴道明、骆国金、李寿钊、傅子信、许有容和常务理事杨逢平、林文銮、汤祥辉、王树兜、陈荣萱、张光铁、林天成、张一勤、黄雪峰等出席会议。

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作泉州市老科协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报告。今年上半年,市老科协在市科协的直接指导下,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余热作用,助推泉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泉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市科协贯彻意见,建设创新型协会。福建省政协科协界委员到泉州市老科协调研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二是贯彻落实泉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协同福建省老科协组织开展泉州市特色农业优势产业调研。指导永春冬瓜生产和纳米硫磺示范应用,指导申报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三是会同市政府经济顾问组服务经济建设。深入民营企业开展调研和科技咨询服务,指导推广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完成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科技局等委托的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评审276项,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四是实施科普宣传常态化,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调整充实科普报告团成员33名,确定52个科普讲座选题,举办5场科普讲座。王文泰会长和张振辉主任医师应邀到惠安、永春举办海洋经济及老年保健科普讲座。召开老科协宣传工作座谈会,开通泉州市老科协信息网站。五是组织医学专家下乡义诊,服务基层社会民生工程。下半年,将围绕泉州市委、市政府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方案,继续发挥老科协专家优势,服务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示范区和生态宜居幸福城。

李朝灿副秘书长汇报泉州市老科协信息网站建设情况。吴道明、傅子信副会长和杨逢平、林文銮、汤祥辉、张光铁、谢国风等分别交流各分会、专委会上半年工作进展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召开三届七次常务理事会

 

2014年12月31日,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主持召开三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回顾总结市老科协2014年主要工作进展,讨论研究2015年工作思路。副会长马荣生、吴中培、李寿钊、傅子信以及常务理事杨逢平、林文銮、汤祥辉、张光铁、陈荣萱、康红等出席会议。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汇报泉州市老科协2014年主要工作及2015年工作思路。2014年,泉州市老科协在市科协的指导下,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服务效果,获得泉州市科协“优秀科技社团”学会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资金资助。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建设创新型服务型协会。完成市科协资助项目,撰写《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调研学术论文,获市政协骆沙鸣副主席批示,并发表在《学会》CN期刊。二是科技服务三农,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组织开展泉州市特色农业调研,向泉州市政府报送调研建议;召开老科协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座谈会,为示范基地授牌;组织开展科技扶贫,指导示范基地申报科技项目资助。三是服务经济建设,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创业。会同市政府经济顾问组,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开展“十三五” 泉州市产业发展规划前期调研,完成各类项目评审近百项,指导推广数控一代应用示范工程,完成泉州市科技重大项目监理13项。四是科普宣传常态化,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成立泉州市老科协专家科普报告团33名,举办海洋经济学术年会,科普系列讲座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创建泉州市老科协网站及信息服务平台。五是发挥医教专家优势,服务社会民生工程。医卫专委会专家常年参加市助老服务中心和花桥宫义诊,并多次下乡义诊;文教专家主动服务民办高校,林东、吴元凯教授荣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各分会、专委会交流2014年工作进展及2015年工作思路。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获市科协学会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补助资金

为进一步提升市级学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2014年泉州市科协组织实施市级学会能力提升计划,设立“优秀科技社团”奖项,每年表彰奖励10个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实施效果显著的市级学会,每个学会奖补3万元。2014109日,泉州市老科协获得泉州市科协市级学会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补助资金3万元。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召开宣传工作座谈会

暨信息网站开通仪式

2014年5月28日,泉州市老科协召开全市老科协宣传工作座谈会暨泉州市老科协信息网站开通仪式。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骆国金主持会议。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作老科协宣传工作报告,回顾总结了2013年以来贯彻落实省、市老科协宣传工作会议精神的主要工作成效,提出了2014年老科协宣传工作意见。马荣生副会长布置了2014年老科协科普讲座工作安排。傅子信副会长等泉州市老科协13个分会、专委会负责人和11个县(市、区)老科协分管宣传工作副会长及秘书长出席会议,交流了老科协宣传工作经验及工作思路。

为创新老科协网络宣传新途经,泉州市老科协积极申请中共泉州市委组织部、泉州市科技局和泉州市科协项目资助,创建泉州市老科协信息网站及网络信息服务平台。2014年5月23日获国家工信部网站备案系统审核通过,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www.qzslkx.com  闽ICP备14008023)于5月28日正式开通。泉州市老科协网站主要设置老科协组织、公告通知、动态要闻、法规政策、领导讲话、专家论坛、建言献策、科普讲座、科技示范、专家数据库、科技咨询、健康之友、科技企业等13个栏目,具有信息发布、专家论坛、科普宣传、咨询服务、信息查询、成果展示等六大功能。网络化是信息时代科技宣传的新途经,具有信息容量大、图像直观化、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多等特点。泉州市老科协开通信息网站,构建科技专家数据库及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将有助于发挥老科技专家优势和作用,促进专家与社会互动,助推海西创新型幸福泉州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召开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座谈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和泉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助力科技兴农和美丽乡村建设,20141226日,泉州市老科协召开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座谈会。马荣生、吴中培、李寿钊副会长,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各县(市、区)老科协分管领导和22个农村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出席会议。

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代表市老科协作《发挥科技示范作用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报告。阐述发挥老科协专家作用,加强科技兴农和科技扶贫,建设老科协农村科技示范基地的重要意义;总结回顾2011~2014年泉州市和县(市、区)老科协共建4批22个农村科技示范基地的基本情况和工作成效;提出老科协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总体思路:突出科技优势,凸显产业特色,加强交流合作,发挥示范作用,助推泉州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帮助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马荣生副会长宣读泉州市老科协第四批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名单,市老科协领导为16个农村科技示范基地授牌。市老科协农林水专委会杨逢平主任介绍科技服务三农的基本情况;晋江市、南安市、安溪县老科协以及南安东田镇湖山村、泉州(洛江)田格里拉生态旅游有限公司、集兴乳鸽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南安市溪南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科技示范基地代表交流工作经验。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开展泉州市科技重大项目监理

 

根据泉州市科技局泉科[2014]106号文件精神,受泉州市科技局委托,20141118~28日,泉州市老科协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教授、化工专委会主任林文銮教授、电子信息专委会主任汤祥辉高级工程师、副秘书长李朝灿研究员、许荣宗高级工程师、王少雄教授、黄宜坚教授以及华侨大学凌朝东教授、王加贤教授、郭振宁教授等监理专家组,对2012~2013年度泉州市科技重大项目进行监理工作。本次项目监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财政资助科技项目经费高(每项100万元);涵盖市直和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电子信息类、化工类、机械类、纺织服装类、平台(载体)类等13个科技重大项目;项目监理内容多,包括项目研发内容、技术方案、技术指标、经济指标、阶段成果、经费预算、落实与使用、研发人员保障、技术条件保障、技术资料等10个方面。泉州市老科协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多次召开会长办公会、市科技局和监理专家座谈会,认真学习领会泉州市科技重大项目监理评价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等有关文件;根据监理项目的产业分布邀请高级职称技术专家、财务专家、科技管理专家组成项目监理专家组。市老科协监理专家组以项目为单元,听取项目组工作汇报,认真审查监理材料,现场考察重大核心设备、实验室、科技新产品及生产线。专家组严格按照市科技局项目监理规定和项目合同书要求,认真核查项目执行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并针对项目承担单位存在的问题,精心指导,提出整改建议,受到民营企业的普遍欢迎。

在现场监理和资料审查的基础上,12月17日,泉州市老科协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教授和林文銮教授、汤祥辉高级工程师、许荣宗高级工程师、王少雄教授、黄宜坚教授、李朝灿研究员等8位市老科协专家,对2012~2013年泉州市13个科技重大项目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集中评审。专家组严格按照泉州市科技局文件要求,认真讨论,逐项形成专家监理评估意见和项目监理报告,报送泉州市科技局。

本次科技重大项目监理工作由泉州市科技局监察室会同工业科技科、成果科、重点办组织,鲤城区科技局副局长杨丽萍、丰泽区科技局副局长吴明山、洛江区科技局副局长张志明、石狮市科技局局长林晓晖、南安市科技局副局长林文智等有关人员参加监理工作。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完成泉州市特色农业调研

 

为深入贯彻2014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落实福建省老科协2014年工作安排,今年3~6月,王文泰会长带领泉州市老科协调研组深入南安市、永春县、德化县、惠安县、泉港区、洛江区、晋江市、安溪县等8个县(市、区)45个重点单位、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前期调研。623~26日,陪同福建省老科协郑义正会长等调研组到泉州市农科所、惠安县、安溪县、南安市、永春县、洛江区等10个单位(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现场调研。同时,在泉州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召开4场座谈会,听取市政府林万明副市长和市农办、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科技局以及有关县领导关于农业特色产业专题汇报。泉州电视台“泉州新闻”和泉州晚报进行相关报道。根据现场考察、座谈调研和比较分析,形成泉州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调研报告。包括泉州市海洋经济、茶果蔬、花卉与林下经济、农产品加工、泉台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现状及其成效;发展态势与经验剖析;目前存在制约因素及主要问题。提出今后特色农业发展思路以及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设施农业、林下经济和生态休闲农业;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创业能力;以人为本,加强农业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和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强化食品安全和品牌化,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加工产业;加强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发展泉台农业特色产业;实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等8项对策建议。泉州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调研报告刊发在《福建老科协》(2014,6)、《侨乡现代农业》(2014,3)。2014年10月,泉州市老科协向泉州市政府报送《关于泉州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现状调研与发展建议的报告》。(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完成泉州市科协市社科联调研课题

 

2014年7月,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完成泉州市科协资助委托的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时期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2013H09)。根据对福建省和泉州市老科协组织的调查研究与比较分析,简述中国老科协、福建省老科协和福建省9个设区市老科协组织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泉州市老科协和11个县(市、区)老科协组织的发展现状、服务成效及存在问题。总结中国老科协事业发展经验,分析老科协组织发展机遇,提出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重点组织实施“4455”工程,即加强4项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能力建设、条件建设;促进4个提升:提升协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五个目标:构建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效果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示范性协会;充分发挥新时期老科协组织的五大作用:融合老科技专家正能量的聚宝盆、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倍增器、服务科技决策咨询的智囊团、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推进科技教育普及的专家库。积极服务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城,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4年813日,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主席骆沙鸣对泉州市老科协调研报告作出批示:“报告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思路清晰,老科协有为有位,值得赞赏与经验推广。希望在新时期老科协的人才库、思想库、在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市”十三五“规划前期工作中立新功!”

2014年9月,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和福建省科协主办的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学会》(CN35—1127/G3,2014年第9期),全文发表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教授和李朝灿研究员撰写的学术论文《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全文包括四个方面约1.5万字,通过对福建省和泉州市老科协组织的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简述中国老科协组织发展沿革;重点分析泉州市老科协组织的发展现状、服务成效及存在问题;总结老科协组织可持续发展经验;论述新时期老科协组织的发展机遇;提出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实施“4455”工程的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关于确定农村科技示范基地的通知

泉老科协[2014]17号

 

各县(市、区)老科协、各有关单位: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2014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充分发挥老科协专家作用,助力科技兴农惠民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各县(市、区)老科协推荐基础上,经会长办公会研究,确定以下16个单位为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其名单如下:

1.泉州市秉尚石斛科技有限公司

2.利园农业技术(泉州)有限公司

3.福建省源山生态开发有限公司

4.晋江市吉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5.石狮市古浮和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6.南安市溪南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

7.福建省金霞生态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8.福建友兴水产有限公司

9.惠安县民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10.安溪县山格淮山专业合作社

11.福建省高建发茶业有限公司

12.福建玖玖天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13.福建祥业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4.永春县达埔彬达制香厂有限公司

15.永春祥兴冬瓜专业合作社

16.集兴乳鸽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2014年10月15日      

泉州市老科协关于调整

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议小组成员的通知

泉老科协[2014]20号

 

各县(市、区)老科协,各分会、专委会:

经会长办公会研究,决定调整泉州市老科协高级技术职称资格评议小组和中级技术职称资格认定评审小组成员。调整后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李寿钊(教授)

副组长:杨逢平(高级农艺师)

成  员:许有容(主任医师)        林文銮(教授)

        汤祥辉(高级工程师)      李朝灿(研究员)

        林亚平(副编审)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2014125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关于成立

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委员会的通知

泉老科协[2014]20号

 

各分会、专委会:

根据泉州市科协关于组织开展第八届泉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泉科协[2014]22号)精神,经会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泉州市老科协成立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委员会。其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李寿钊(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教授)

成员:杨逢平(泉州市老科协农林水专委会主任、高级农艺师)

林文銮(泉州市老科协化工专委会主任、教授)

汤祥辉(泉州市老科协电子信息专委会主任、高级工程师)

林天成(泉州市老科协公路分会会长、高级工程师)

李朝灿(泉州市老科协副秘书长、研究员)

林亚平(泉州市老科协副秘书长、副编审)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2014年6月30日  

 

 

 

 

 

 

 

 

 

 

 

 

 

 

 

 

 

 

 

 

 

 

 

 

 

 

·动态简讯·


福建省老科协召开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

2014年11月3~4日,福建省老科协在晋江市召开全省老科协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郑义正会长,常务副会长谢水龙、林方磊等省老科协领导和设区市老科协及部分县(市、区)老科协负责人出席会议。郑义正会长作总结性讲话。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朝灿副秘书长出席会议。李寿钊在会上交流泉州市老科协发挥老科技专家潜能余热,助力海西泉州经济社会建设的服务成效。晋江市、闽侯县、古田县、连城县、尤溪县老科协分别介绍创建老科协基层组织的典型经验。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干部局召开第十七次涉老组织联席会议

 

2014年7月11日,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在洛江区虹山乡召开涉老组织第十七次联席会议。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老干部局周文心局长主持会议。泉州市关工委、市老年大学、市老体协、市老区促进会、市扶贫协会、市老科协、市老年学会等涉老组织的领导、秘书长参加会议。洛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尤剑国、洛江区相关部门和虹山乡党政领导应邀出席会议。

市老科协副会长骆国金、李寿钊出席会议,李寿钊副会长代表市老科协交流上半年工作进展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周文心局长作会议小结,传达市委黄少萍书记对涉老组织的重视和对老同志的关心,肯定了各涉老组织的工作成绩。要求各涉老组织继续发挥作用,更好支持我市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建设。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参加科教与科技培训工作联席会议

 

2014年12月10日,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参加泉州市科协牵头召开的“科教与科技培训”工程联席会议,交流汇报工作情况。泉州市科协调研员林丕鼎主持会议,市农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老科协、老促会、扶贫协会等联席会成员参加。各成员单位汇报2014年工作情况和2015年工作计划。各联席单位2014年参加“百万大手牵小手”关爱活动做了很多工作,成效显著;并达成共识,2015年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享联合举办活动,扩大社会效益。

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余伯斌、副主任分管科技委主任郑今奋到会指导。郑今奋副主任作会议总结,要求今后联席会议由市科协牵头,每年开会1~2次。余伯斌常务副主任介绍市关工委“十大工程”工作,要求各单位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发挥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优势,做好各项工作,并带动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工作。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举办祝寿会

2014年9月26日,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和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市公务员局、市老龄办联合举办市老科协离退休老科技工作者祝寿会。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马荣生主持会议,王文泰会长和副会长吴道明、李寿钊、傅子信,市委老干部局党委副书记李贻先、市老龄办副主任李国松,市公务员局黄瑞娥科长以及市老科协70岁、80岁、90岁老寿星出席祝寿会。王文泰会长代表市老科协和市委老干部局、市公务员局、市老龄办、市科协衷心祝愿老寿星节日快乐,健康长寿,阖家幸福!同时,祝愿全市离退休老科技工作者身体健康,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局,继续发挥潜能,主动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三农,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构筑海西美丽幸福的泉州梦而贡献余热。王文泰会长还向长期关心、支持泉州市老科协工作的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市公务员局、市老龄办、市科协表示衷心的谢意!

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市公务员局、市老龄办领导高度评价泉州市老科协离退休专家在王文泰会长带领下,紧紧围绕泉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秉承发挥余热、普及科学、服务社会的办会宗旨,充分发挥13个专委会和分会700多名会员的科技优势,开展建言献策,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参谋;开展专项评审,推动重大项目开工落地;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服务,推广普及新技术;参与产业规划,协推产业转型升级;优质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有力地助推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示范区和生态宜居幸福城建设。同时表示将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支持老科协开展各项工作。

市老科协寿星代表黄水看、杨翔翔、张吉昌、卓开发等先后发言,感谢各级领导的关爱。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组织会员体检

 

关爱生命,呵护健康是老科协组织关心老科技工作者会员身心健康长寿的一项具体活动。20141020~23日,泉州市老科协联系二级医院泉州万祥微创医院为140名老科协会员开展年度常规体检。为感谢泉州万祥微创医院医务人员的热情周到服务,泉州市老科协特送上“敬老尊贤  呵护健康”锦旗,以表谢意。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参加《南安市东田镇“宜居·美丽湖山”    生态示范村村庄规划》技术评审会

受泉州市老科协科技示范单位南安市东田镇湖山村委会邀请,523日,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教授、市老科协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高级农艺师到南安市城乡规划局会议室参加《南安市东田镇“宜居·美丽湖山”生态示范村村庄规划》技术评审会。会上我们提出了生态示范农田区今后建设意见和综合生活区要预留科技培训基地和设置科普宣传栏等,对泉州市规划局的建议意见提出部分文字修改意见。会议要求设计单位要综合各位专家的意见,对规划进一步细化和修改。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受泉州市科技局委托

完成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评审

 

2014年8月28日,受泉州市科技局委托,泉州市老科协组织5名生物化工、农业、食品专业高级职称专家,对泉港区、石狮市、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申报的6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进行评审。专家组根据国家科技部2014年度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条件,对本次申报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化、林产品加工产业化、乌龙茶树资源高效利用、新产品开发、节水节能灌溉新技术、自动化标准化加工生产线以及闽西南黑兔无公害养殖技术体系,分类逐项进行认真评审。对其项目意义、创新点、先进性、可行性、应用前景、研发基础和团队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并对存在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受泉州市科技局委托

完成福建省农业项目及星火计划项目评审

 

2014年9月20~22日,受泉州市科技局委托,泉州市老科协组织王文泰高级工程师、杨逢平高级农艺师、苏维迎高级工程师、柳荣金高级工程师和周贻国高级讲师5位老专家,对我市申报2015年度福建省农业领域发展项目和星火计划26个项目进行评审。专家们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仔细审阅申报材料,进行充分讨论,做到坚持评审原则,民主公正评审。

                                                     (杨逢平)   

 

泉州市老科协完成泉州台商投资区项目评审

 

2014年109日,受泉州台商投资区发改科技局委托,泉州市老科协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主持,杨逢平高级农艺师、汤祥辉高级工程师、王少雄教授、黄宜坚教授、许荣宗高级工程师6位专家,对该区26个科技和技改项目进行认真的评审。                                  

(杨逢平)   

 

泉州市老科协专家服务知识产权评价工作

 

2014年11月18日,泉州市科技局邀请泉州市老科协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教授、林文銮教授、汤祥辉高级工程师、李朝灿研究员等专家组,对泉州市知识产权局承担的泉州市科技重大项目《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首批工作载体建设》(2012T35)进行评审验收。验收专家组听取项目组实施情况汇报、审阅验收材料,经质询和认真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提交的验收材料完整齐全,项目组全面完成项目合同指标任务,工作成效显著,经费使用合理,同意该项目通过考核验收。2012-2013年全市培育国家、省、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和优势培育企事业单位325家,专利授权量23009件,获得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7项福建省专利奖、52项泉州市专利奖。

2014年1113日,应泉州市知识产权局邀请,泉州市老科协副秘书长李朝灿研究员等3名高级职称专家,对泉州市4个专利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综合评价。按照《泉州市专利中介服务机构综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泉知[2014]31号),其综合评价包括基础条件、服务能力、工作绩效、社会贡献等4大部分45个指标,采用150分制,根据评价结果设置1A2A3A4A5A5个等级。对评为5A4A的专利中介服务机构,泉州市知识产权局将通报表彰授牌,并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奖励。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专家应邀评审省级项目

 

2014年12月5日,受福建省经贸委委托,泉州市老科协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和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高级农艺师等专家组,对安溪县华祥苑茶基地有限公司承担的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铁观音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调控》进行评审验收。专家组听取项目介绍,认真审查有关资料,现场察看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加工全过程,认为该项目在绿色防控病虫害、设施晒青、加工过程能源清洁化、改善加工生产卫生环境等方面,基本实现铁观音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要求,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泉州市老科协杨逢平)    

 

泉州市老科协泉州师院分会召开2014年年会

 

2014年12月12日,泉州市老科协泉州师院分会召开2014年年会,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泉州师院人事处副处长、离退办主任潘雅静到会指导,高度评价泉州师院分会的服务成效。分会副会长蔡尤等主持会议,分会顾问黄种禄、吴幼雄教授和77名会员出席会议,各专业组组长交流汇报2014年主要活动,并提出2015年工作建议。傅子信会长作总结讲话,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协调部门配合,选好专业组召集人,发挥带头人作用,积极开展活动,努力办好泉州师院分会,为泉州师院发展和泉州经济社会建设多作贡献。

                                 (蔡尤等)   


泉州市老科协10篇科技论文获表彰

 

2014年10月16日,中共泉州市委组织部、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科技局、泉州市科协公布第八届泉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结果。泉州市老科协会员李朝灿研究员(通信作者)等《科技特派员创业体系构建与服务模式探讨》荣获泉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杨炳基高级工程师《谈高速公路肇事车辆轮胎损坏的识别判定》获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李朝灿研究员(通信作者)等《基于三网融合的农村科技远程服务平台构建》获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2014年10月8日,泉州市科协公布第十二届泉州市科协年会征文评选结果,泉州市老科协组织报送的《海洋生物医药研究进展和新产品开发》(泉州市老科协化工专委会主任林文銮教授)以及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老科协撰写的7篇海洋经济科技论文,分别获得优秀论文奖。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泉州市老科协推荐申报评审高级职称任职资格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办发[2005]9号《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精神和中国老科协、福建省老科协章程规定,为调动老科协会员积极性,发挥老科协专家余热作用,助力泉州经济社会建设,2014年12月,泉州市老科协调整专业技术职称评议小组,经专家组评议,推荐华侨大学、泉州师院、泉州汽车运输总公司和安溪县老科协等6名老科协会员,申报福建省老科协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认定。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大事记·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2014年大事记

1月3日,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带领林文銮教授、李国忠高级工程师、李朝灿副研究员到福建祥业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调研,考察科技示范基地,指导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品开发。

1月9日,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和副会长陈太平、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高级农艺师、化工专委会主任林文銮教授与泉州市林业局林华伟局长、黄衍庆副局长等座谈,共商发展泉州林下经济特色产业。

1月10日,泉州市老科协召开分会、专委会工作会,马荣生、骆国金、李寿钊副会长和分会、专委会负责人出席会议,回顾交流2013年工作成效及2014年工作思路。

1月14日,泉州市老科协举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邀请泉州市委讲师团团长朱林果副教授作专题辅导报告。王文泰会长、马荣生、骆国金、李寿钊副会长和市政府经济顾问组成员、市老科协会员近百人出席。

1月15日,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开展市、县(市、区)老科协现状及发展对策调研。

1月16日,泉州市老科协召开三届三次理事会暨2013年工作年会,传达福建省老科协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市老科协2013年工作成效,讨论研究2014年工作意见。王文泰会长、马荣生、陈太平、骆国金、吴中培、李寿钊、许有容、洪泉益副会长和市老科协理事及各县(市、区)老科协会长、秘书长出席会议。泉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周文心到会讲话,高度评价市老科协服务成效。王文泰会长代表市老科协常务理事会作工作报告;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传达省老科协会议精神,并作市老科协财务情况报告。与会理事一致通过市老科协2013年工作报告及财务报告。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安溪县等县(市、区)老科协交流2013年工作成效及2014年工作思路。

1月17日,泉州市老科协李朝灿副研究员应泉州市科技局邀请作为专家组成员,对2013年申报泉州市行业技术中心认定的55个单位进行评审。

1月21日,福建省委老干部局网站“金秋风采”栏目“八闽夕阳红、助力中国梦”先进典型系列报道,以《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满腔热情融入泉州发展》为题,报道泉州市老科协会长、退休干部老党员王文泰同志的先进事迹。

1月23日,福建省老科协郑义正会长给泉州市委黄少萍书记写信,请继续关心支持泉州市老科协工作,为泉州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贡献。

1月30日,福建省委老干部局通报2013年组织开展宣传“八闽夕阳红、助力中国梦”先进典型事迹活动情况。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 “金秋”栏目、福建省委老干部局网站和《福建老年报》,以《科技奉献不老心  夕阳映照刺桐红》为题,多次宣传报道泉州市老科协先进事迹。

1月,泉州市老科协项目《纳米硫磺水溶液喂养鹌鹑效果好》,被福建省老区办、省老科协编入《老区农村百项科技示范项目集锦》。

2月9日,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给福建省老科协郑义正会长回信,表示全力配合福建省老科协来泉州开展特色农业调研。

2月10日,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主持召开会长办公会,讨论研究配合福建省老科协开展特色农业调研。

2月10日,王文泰会长带领副会长马荣生、吴道明、陈太平、骆国金、吴中培、李寿钊等,到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铁通电子集团考察调研,指导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应用。

2月18日,王文泰会长和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出席泉州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召开的涉老组织第十六次联席会议,汇报交流泉州市老科协2013年工作情况及2014年工作计划。

2月26日,泉州市老科协召开科普报告团座谈会,总结交流科普报告团工作成效,研究加强科普报告团队伍建设,讨论2014年工作思路。马荣生副会长主持会议,骆国金、李寿钊副会长和科普报告团成员出席会议。

3月2月,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各县(市、区)老科协开展泉州市特色农业调研。

3月5日,泉州市老科协举办科普讲座,农林水专委会副主任陈忠纯副研究员主讲《食用菌与人类健康》。

3月10日,泉州市老科协印发《泉州市老科协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意见》。

3月11~28日,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带领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化工专委会主任林文銮和副秘书长李朝灿等调研组,深入南安市、永春县、德化县、惠安县、洛江区、泉港区、晋江市进行特色农业调研。

3月14日,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和永春县老科协秘书长林炳文,参加福建省老科协农村健康教育科普工作座谈会交流经验。

3月14日,泉州市科协副主席郑华生等到市老科协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座谈会征求意见,市老科协副会长马荣生、骆国金出席。

3月17~18日,福州市、龙岩市、宁德市老科协来电联系借鉴学习泉州市老科协与市卫生局联合行文开展乡村医生教育工作经验。

3月20日,泉州市老科协张光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叶锦凤教授级高级农艺师、李朝灿副研究员入选福建省老科协专家科普报告团成员。

4月10日,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主席骆沙鸣陪同福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梁晋阳、省科协副主席游建胜、省政协常委柯少愚等福建省政协科协界委员,到泉州市老科协调研“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王文泰会长汇报市老科协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主要工作及有关建议,马荣生、骆国金、李寿钊副会长等参加座谈。

4月16日,泉州市老科协调整充实科普报告团成员,王文泰会长任科普报告团团长,副会长马荣生、陈太平、骆国金、李寿钊、许有容任副团长,李朝灿任科普报告团秘书长,成员包括工程类、农业类、医学类、教育类、管理类33名专家教授。

4月16日,泉州市老科协公布2014年27名专家科普报告团成员52个科普讲座选题。

4月16日,泉州市老科协邀请华侨大学王少雄教授作《数控一代及其应用》专题讲座,王文泰会长和马荣生、吴道明、骆国金、李寿钊副会长及老科协会员近百人出席科普报告会。

4月16日,经福建省老科协评审,泉州市老科协李寿钊、曾健民、曾家民被认定为教授,李朝灿被认定为研究员。

4月17日,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副会长马荣生、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和副秘书长李朝灿到安溪县调研茶业等特色农业。

4月23日,泉州市老科协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高级农艺师到永春县东关镇指导冬瓜生产。

4月25日,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许有容主任医师带领医卫专委会4名医学专家到石狮市老年活动中心开展义诊及健康咨询服务。

4月28日,泉州市老科协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参加市扶贫开发协会科技协作组会议,讨论研究2014年科技协作组工作安排。

5月9日,泉州市老科协向市政府呈报福建省老科协来泉州调研特色农业;5月21日,郑新聪市长批示分管领导及市直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配合调研。

5月21日,泉州市老科协邀请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张振辉主任医师作《食疗与健康》科普讲座。王文泰会长和马荣生、吴道明、骆国金、李寿钊副会长及老科协会员近百人出席科普报告会。

5月21日,泉州市老科协建筑专委会主任陈荣萱教授、地矿专委会主任张光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应邀参加惠安开成职业中专教学开放日活动,张光铁为师生作《走进核世界》专题讲座。

5月23日,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www.qzslkx.com)通过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网站备案系统审核(闽ICP备14008023)。

5月23日,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教授和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高级农艺师应邀参加《南安市东田镇 “宜居·美丽湖山”生态示范村村庄规划》技术评审会。

5月28日,泉州市老科协召开全市老科协宣传工作座谈会暨泉州市老科协信息网站开通仪式。骆国金副会长主持会议,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作老科协宣传工作报告,马荣生副会长布置2014年老科协科普讲座工作安排,傅子信副会长和市老科协分会、专委会负责人及各县(市、区)老科协秘书长出席会议,交流老科协宣传工作经验及工作思路。同时,开通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泉州市老科协副秘书长李朝灿作老科协网站主要栏目演示。

5月,泉州市老科协编印《泉州老科协》2014年第1期彩印会刊。

6月9日,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主持召开会长办公会,学习《中共泉州市委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泉州市科协学习贯彻意见。

6月11日,泉州市老科协举办环境保护科普讲座,陈顺天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讲《关心室内环境空气等于关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6月 12日,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和副秘书长李朝灿到泉州市农科所调研国家级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建设成效;同日,到永春县调研香产业。

6月20日,泉州市老科协科普报告团成员张振辉主任医师应永春县老科协邀请,到五里街镇儒林社区老年人学校作《饮食与健康》科普讲座。

6月23~26日,福建省老科协郑义正会长带领常务副会长林方磊、副会长陈奎、蔡传华、陈竹丛和副秘书长陈梅芳、汤万锥到泉州市调研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郑新聪市长看望郑义正会长,林万明副市长介绍泉州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市政府傅春添副秘书长和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李寿钊副会长以及市直有关部门、相关县(市、区)分管领导陪同调研。泉州电视台和泉州晚报进行相关报道。

6月30日,泉州市老科协成立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教授任主任。

6月,《福建老科协》刊发泉州市老科协撰写的《泉州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调研报告》。

7月2日,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应惠安县老科协邀请,到惠安县老年活动中心作《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市》科技报告。

7月4日,泉州市老科协与市委老干部局老年活动中心合作,组织医卫专委会8名主任医师老专家到鲤城区常泰街道华塑社区开展专家义诊和健康咨询服务。

7月8~9日,泉州市老科协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和市扶贫开发协会到永春县、德化县调研特色农业。

7月11日,泉州市老科协与市扶贫开发协会和市科协联合组织医卫专委会9名主任医师到永春县吾峰镇,为革命老区群众开展义诊赠药与科普宣传活动。

7月11日,泉州市老科协骆国金副会长、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出席泉州市老干部局第17次涉老组织联席会议,交流市老科协2014年上半年工作进展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7月21日,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主持召开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总结交流市老科协上半年工作进展,讨论研究下半年工作计划。副会长马荣生、吴道明、骆国金、李寿钊、傅子信、许有容和常务理事出席会议。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作市老科协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报告,李朝灿副秘书长汇报泉州市老科协信息网站建设情况。

7月,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教授和李朝灿研究员完成泉州市科协资助委托的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时期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2013H09)。

8月13日,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主席骆沙鸣对泉州市老科协调研报告《新时期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作出批示:报告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思路清晰,老科协有为有位,值得赞赏与经验推广。

8月21日,泉州市科技局发文决定委托泉州市老科协对2012~2013年市级科技重大项目进行监理工作。

8月25日,泉州市扶贫开发协会资助泉州市老科协 “冬瓜纳米硫磺技术”示范应用项目经费1万元。

8月28日,受泉州市科技局委托,泉州市老科协组织林文銮教授、杨逢平高级农艺师、柳荣金高级工程师、李朝灿研究员等5名专家,对泉州市6个申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进行评审推荐。

8月,泉州市老科协向泉州市科协报送8篇海洋经济学术论文和27篇论文摘要。

9月11日,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各县(市、区)老科协推荐农村科技示范基地。

9月11日,泉州市老科协骆国金副会长不幸病故。

9月17日,泉州市老科协举办科技兴农科普报告会,李朝灿研究员作《三农问题与科技兴农实践》专题讲座。

9月18日,泉州市老科协专家科普报告团成员姚岭岚讲师应邀参加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为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师生作《发展少年儿童的思维能力》科普讲座。

9月20~22日,受泉州市科技局委托,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和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高级农艺师、苏维迎高级工程师、柳荣金高级工程师、周贻国高级讲师,对泉州市26个申报2015年度福建省农业领域发展项目和星火计划项目进行评审推荐。

9月24日,泉州市老科协与市委老干部局老年活动中心合作,组织医卫专委会谢国风主任医师等老专家到鲤城区开元街道刺桐社区开展“走基层健康服务中国梦”义诊活动。

9月26日,泉州市老科协和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市公务员局、市老龄办联合举办市老科协离退休老科技工作者祝寿会,王文泰会长等为市老科协63位70岁、80岁、90岁高龄会员祝寿。

9月29日,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和副秘书长李朝灿到惠安县调研农村科技示范基地。

9月30日,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和副秘书长李朝灿到晋江市调研农村科技示范基地。

9月,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和福建省科协主办的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学会》(2014年第9期),全文发表泉州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教授和李朝灿研究员撰写的学术论文《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1.5万字)。

9月,《侨乡现代农业》(2014年第3期)刊发泉州市老科协调研组撰写的《泉州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调研报告》。

10月8日,泉州市老科协报送的化工专委会主任林文銮教授以及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老科协撰写的7篇海洋经济科技论文,被泉州市科协评为第十二届泉州市科协年会优秀论文。

10月9日,泉州市老科协获得泉州市科协“优秀科技社团”市级学会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补助资金3万元。

10月9日,受泉州台商投资区委托,泉州市老科协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和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高级农艺师、电子信息专委会主任汤祥辉高级工程师等6名专家,对26个科技和技改项目进行立项评审。

10月15日,泉州市老科协向泉州市政府报送《关于泉州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现状调研与发展建议的报告》。

10月15日,泉州市老科协确定全市9个县(市、区)16个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包括茶业、果树、蔬菜、林下经济、海水养殖、特种养殖、园林花卉、泉台农业、生物医药、香业等农业特色产业。

10月16日,泉州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公布第八届泉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结果,泉州市老科协李朝灿研究员(通信作者)、杨炳基高级工程师等3篇学术论文,分别获得优秀学术论文一、二、三等奖。

10月20~23日,泉州市老科协组织141名会员到泉州万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

10月24日,泉州市老科协举办第十二届泉州市科协年会海洋经济分会场暨学术报告年会,泉州市科协副主席魏隆福到会指导,王文泰会长作《实施海洋发展战略 建设泉州海洋强市》主旨报告,化工专委会主任林文銮教授作《海洋生物医药研究进展和新产品开发》学术报告。马荣生副会长主持会议,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和老科协会员近百人出席报告会。

10月24日,泉州市老科协专家科普报告团成员陈顺天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应泉港区老科协邀请,到泉港区老年大学作《怎样避免室内装饰污染》科普报告。

10月29日至11月18日,泉州市老科协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高级农艺师和市扶贫开发协会到永春县、德化县、南安市、泉港区进行特色农业调研。

10月30日,泉州市老科协电子信息专家陈天佑高级工程师应邀到部队军营作《全球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科普报告,泉州电视台、泉州晚报进行报道。

10月31日,泉州市老科协搬迁至泉州市老年活动中心八楼办公,办公室4间约120平方米。

11月3~4日,福建省老科协在晋江市召开全省老科协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出席会议,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和晋江市老科协林文聘会长分别介绍泉州市老科协、晋江市老科协工作经验。

11月8日,泉州市老科协、市侨乡开发协会、市老促会联合到安溪县龙门镇开展送医赠药义诊活动。副会长许有容主任医师带领8名老专家为革命老区村群众义诊咨询服务640多人次,心电图检查86人,处方362份,赠送药品13798元。

11月12日,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等8名老科协监理专家,与泉州市科技局有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座谈泉州市科技重大项目监理工作。

11月13日,泉州市科协、市发改委、市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召开第十二届泉州市科协年会,特邀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组长、泉州市老科协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作《实施海洋发展战略 建设泉州海洋强市》主旨报告,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出席报告会。

11月13日,泉州市老科协副秘书长李朝灿研究员应泉州市知识产权局邀请,作为专家组长对泉州市4个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综合评价。

11月18~28日,受泉州市科技局委托,泉州市老科协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教授、化工专委会主任林文銮教授、电子信息专委会主任汤祥辉高级工程师、副秘书长李朝灿研究员、许荣宗高级工程师、王少雄教授、黄宜坚教授等老科协专家,对2012~2013年度泉州市13个科技重大项目进行现场监理。

11月18日,泉州市科技局邀请泉州市老科协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教授、化工专委会主任林文銮教授、电子信息专委会主任汤祥辉高级工程师、副秘书长李朝灿研究员,对泉州市知识产权局承担的泉州市科技重大项目《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首批工作载体建设》进行评审验收。

11月21日,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组长、泉州市老科协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应泉州市政府办公室离退休支部邀请,作《泉州市2018年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专题报告。

11月21日,泉州市老科协举行老年养生保健科普讲座及咨询服务,市老科协专家科普报告团成员林康良副主任药师主讲《科学养生立体健康》;同时邀请泉州万祥医院叶颢副院长和黄文锥主任医师、代建军副主任医师、熊伟主治医师介绍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防治方法,并现场开展健康咨询服务。

11月26日,应鲤城区邀请,泉州市老科协汤祥辉高级工程师、王少雄教授、黄宜坚教授、张秋琛高级工程师、李寿钊教授,对泉州七洋机电有限公司承担福建省发改委下达的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产业技术开发项目《远程超声波热量管理系统》进行评审验收。

12月5日,泉州市老科协调整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议小组,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教授任组长,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高级农艺师任副组长,许有容主任医师、林文銮教授、汤祥辉高级工程师、李朝灿研究员、林亚平副编审为成员。

12月5日,受福建省经贸委委托,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和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高级农艺师等专家组,对安溪县华祥苑茶基地有限公司承担的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铁观音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调控》进行评审验收。

12月10日,泉州市老科协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出席泉州市科协牵头召开的“百万大手牵小手”科教与科技培训工程联席会议,交流汇报市老科协近年来发挥老科技专家优势,开展科普系列讲座进校园工作情况及2015年工作思路。

12月12日,泉州市老科协泉州师院分会召开2014年年会,市老科协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到会指导,市老科协副会长兼泉州师院分会会长傅子信作总结讲话,各专业组组长交流汇报2014年主要活动,并提出2015年工作建议。

12月17日,泉州市老科协会长王文泰高级工程师、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寿钊教授和林文銮教授、汤祥辉高级工程师、许荣宗高级工程师、王少雄教授、黄宜坚教授、李朝灿研究员等8位市老科协专家,对泉州市13个科技重大项目进行集中评审,逐项形成专家监理评估意见和项目监理报告,报送泉州市科技局。

12月18日,泉州市老科协举办生态文明建设科普讲座,邀请泉州市林业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林业专家卓开发高级工程师作《生态文明建设初探》专题讲座。

12月24日,泉州市老科协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召开市老科协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议小组会议,评议推荐华侨大学、泉州师院、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和安溪县老科协等6名老科协会员申报福建省老科协高级职称资格评审认定。

12月26日,泉州市老科协召开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座谈会,马荣生、吴中培、李寿钊副会长,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和各县(市、区)老科协分管领导及22个农村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出席会议。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作《发挥科技示范作用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报告;市老科协领导为第四批农村科技示范基地授牌;市老科协农林水专委会主任杨逢平介绍科技服务三农的基本情况;晋江市、南安市、安溪县老科协以及南安市东田镇湖山村等7个科技示范基地代表交流工作经验。

12月30日,泉州市老科协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的《新时期泉州市老科协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项目(2013H09),经泉州市社科联组织通过专家评审结项。

12月31日,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主持召开三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回顾总结市老科协2014年主要工作进展,讨论研究2015年工作思路。副会长马荣生、吴中培、李寿钊、傅子信和常务理事杨逢平、林文銮、汤祥辉、张光铁、陈荣萱、康红等出席会议。李寿钊副会长兼秘书长汇报市老科协2014年主要工作及2015年工作思路,各分会、专委会交流2014年工作进展及2015年工作计划。

本年,泉州市老科协王文泰会长和化工专委会主任林文銮教授、电子信息专委会主任汤祥辉高级工程师、华侨大学分会王少雄教授、黄宜坚教授等老科协专家,会同泉州市政府经济顾问组专家,深入全市146个民营企业进行调研,向泉州市政府提交调研建议8篇,编印《经济信息》14期,组织开展“十三五”泉州市产业发展规划前期调研,为市领导提供决策参考。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完成各类产业专项规划和项目评审近百项,指导示范企业推广应用数控一代技术。

本年,泉州市老科协农林水专委会农业专家指导永春冬瓜、德化黑鸡黑兔、安溪德化淮山、泉港海水养殖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指导科技示范基地申报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泉州市农村优秀实用人才。

本年,泉州市老科协医卫专委会谢国风、王人镇等医学专家常年参加泉州市助老服务中心和花桥宫等专家义诊,为群众排忧解难。

本年,泉州市老科协文教专委会和华侨大学、泉州师院分会教育专家积极服务泉州民办高校教学工作。林东教授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福建省中华职教社杰出校长奖;吴元凯教授多次承担国家教育部、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泉州五中郑元禄高级教师翻译出版《我们周围的概率》。

本年,泉州市老科协编印简报12期73篇。

 

(泉州市老科协秘书处)

·民营医疗机构·

全国诚信民营医院——泉州万祥微创医院

泉州万祥微创医院创建于20045月,位于美丽的泉州展览城游乐园旁,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和预防保健为一体,以现代高端微创技术为特色的国家二级非营利性综合医院;泉州市120急救网络医院、泉州市医保定点医院、泉州市新农合定点医院、泉州市直企业工伤医疗定点医院、泉州企业职工互助医疗定点医院、泉州“三无”(无红包、无回扣、无私自收费)医院。医院发展秉持“仁心仁德”的价值追求,被评为“全国诚信民营医院”。

医院从国外引进大批高、精、尖的医疗设备。现拥有西门子16排螺旋CT;德国进口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胆道纤维软镜;日本高清晰腹腔镜、宫腔镜、膀胱镜、输尿管硬镜;英国佳乐前列腺等离子PK电切镜系统、日本奧林巴斯电子胃镜、肠镜、史塞克纤维鼻咽喉镜、西门子三维动态数字彩超、24h动态心电图和血压、进口DR、美国超声刀、Leep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酶标仪、精子分析系统、尿动力学分析仪、不孕不育诊疗仪、体外震波碎石机、进口麻醉机、呼吸机及各种常规检查设备等100多台(套)先进设备,在全市民营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在泉州市民营医院中率先建成具有臭氧消毒系统的百级层流净化手术室,为实现各类手术的安全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为福建省首家“微创医院”,致力于重点学科建设,最先在泉州地区全面开展微创无痛诊疗技术。医院现已成功开展包括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物切除,腹腔镜下甲状腺肿瘤,甲状旁腺肿瘤,胃、结直肠癌,肝内胆管结石、保胆取石,输尿管狭窄V-Y成形术,UPJO腹腔镜成形术,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气压弹道碎石、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钬激光碎石术,膀胱镜下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膀胱肿瘤切除术、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肺叶肺段切除术;妇科宫、腹腔镜下各种常见疾病如宫外孕、妇科囊肿、肌瘤手术,妇科不孕症、盆腔粘连分解+双侧输卵管成形术,腹腔镜子宫全切和次全切;小切口全髋置换,关节内复杂骨折的内固定、椎弓钉内固定、髓内钉内固定/外固定、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激光加臭氧叠加微创治疗颈腰间盘突出;颅骨去骨瓣减压术,颅内肿瘤切除术等在内的多项高端手术,其中10余项为全市首例手术项目。在全市率先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1万多例。

医院坚持科教兴院,成果丰硕。10年来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医学论文20多篇,科研成果多次获得泉州市和鲤城区科技进步奖。其中科研课题《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获得2011年度泉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发明专利“微创胆道手术取石仪”荣获20116.18海峡两岸成果金奖及第二十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护理人员在鲤城区卫生局组织的护理操作技能比赛中屡屡夺冠,并多次在各项优秀护理人员评比中获得荣誉,对外展示较高的护理水平。

医院面向全国,加强与实力单位的合作,派出各科人才外出参加学术交流。与国内微创技术首屈一指的广州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中心合作,成为其泉州分中心;是国立华侨大学生物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医院十多年来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病人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努力践行“立足长远、特色取胜、科学管理”的办院方针,用心诠释“真诚、贴切、舒心”的服务理念,以“尊重、尊重、再尊重”为院训,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便捷、温馨”的服务。

泉州万祥微创医院专家简介:

顾天生,外科主任医师:泉州市著名肿瘤外科专家,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外科40多年。曾任泉州市第一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生、市抗癌协会副会长、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1997年以研究学者身份前往美国学习深造,3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家级CN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次被卫生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专业特长:头颈部、胸部、脑部肿瘤手术治疗。

黄文锥,内科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曾多次受邀参加中日医学大会、亚太地区医学交流会、国际风湿病讲座等国内外大型学术交流会。擅长诊治心血管、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关节炎等疾病。

杨连酬,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福建三明消化分会委员,从事临床内科30余年。擅长消化内科、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尤其内镜下药物止血、取异物、胃肠息肉、胆道蛔虫取虫、食管狭窄扩张术等。曾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代建军,微创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湖北长江大学本科毕业,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班结业。长期在公立三甲医院工作,师从华中医科大学同济医院张旭教授及南京医科大学附院微创外科中心孙跃明教授。2013-2014年作为我国外科专家组成员援助老挝国际医院1年。主要从事泌尿腔镜及肝胆、甲状腺、胃肠肿瘤微创腹腔镜手术工作,尤其在操作腹腔镜胃肠道吻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经皮肾镜EMS以及钛激光,输尿管硬镜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软性PAK输尿管肾镜,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镜剜除术等有独到之处。从业20年,单独完成各种手术约7000多台,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陈培仁,内科主任,主治医师:从事内科、儿科临床工作近30年。对内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疾病及免疫、代谢性疾病的诊治,尤其对疑难病的鉴别、诊断及对临床急重症的救治较为突出。曾在省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思密达配合叶酸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6例》获得1999年度加拿大国际医学学术研讨暨成就奖大会“国际医学成就金奖”。

熊伟,妇科负责人,主治医师: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妇科临床工作近20年。曾在武汉协和医院、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进修学习,为医院妇科腔镜带头人,熟练掌握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次全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外孕等手术;宫腔镜下子宫纵膈、宫腔粘连及不孕不育的治疗。擅长女性泌尿生殖感染、月经失调、子宫功能性出血等疾病的治疗,其技术及服务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地址:泉州市展览城泉州艺术学校后侧(泉州游乐园旁)

咨询电话:059522412999

 

 

 

 

 

 

 

 

 

《泉州老科协》2014年第2期目录

·上级文件·

中共泉州市委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

科协工作的实施意见┅┅┅┅┅┅┅┅┅┅┅┅┅┅┅┅┅┅┅┅┅(1)

·领导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3)

·调研建议·

泉州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调研报告┅┅┅┅┅┅┅┅┅┅泉州市老科协调研组

新时期老科协组织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李寿钊  李朝灿

扶持特色农业  助推老区经济发展┅┅┅┅┅┅┅┅┅┅┅┅南安市老科协等

惠安县水产加工业现状调研与发展思路┅┅┅┅┅┅┅┅┅┅惠安县老科协等

·专家论坛·

实施海洋发展战略  建设泉州海洋强市┅┅┅┅┅┅┅┅┅┅┅┅┅┅王文泰

海洋生物医药研究进展和新产品开发┅┅┅┅┅┅┅┅┅┅┅┅┅┅┅林文銮

创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实践与思考┅┅┅┅┅┅┅┅┅┅惠安县老科协

浅议南安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南安市老科协

以海洋科技园为载体  助推海洋经济强市建设┅┅┅┅┅┅┅┅┅┅┅曾子明

·科普讲座·

泉州市老科协举办海洋经济学术报告年会┅┅┅┅┅┅┅┅┅┅┅┅┅┅┅

泉州市老科协举办饮食与健康、室内装饰防止污染、科技服务三农、

老年养生保健、生态文明建设系列科普讲座┅┅┅┅┅

泉州市老科协科普讲座进县区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

照明灯的变革与LED绿色照明┅┅┅┅┅┅┅┅┅┅┅┅┅┅┅┅┅刘火若

·健康养生·

科学养生  立体健康┅┅┅┅┅┅┅┅┅┅┅┅┅┅┅┅┅┅┅┅┅林康良

·协会工作·

福建省老科协来泉调研农业特色产业┅┅┅┅┅┅┅┅┅┅┅┅┅┅┅┅

泉州市老科协学习贯彻泉州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

泉州市老科协召开三届六次七次常务理事会┅┅┅┅

泉州市老科协获市科协学会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补助资金

泉州市老科协召开宣传工作座谈会暨信息网站开通仪式┅┅┅┅┅┅┅┅┅┅

泉州市老科协召开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座谈会┅┅┅┅┅┅┅┅┅┅┅泉州市老科协开展泉州市科技重大项目监理工作┅┅┅

泉州市老科协完成泉州市特色农业调研┅┅┅┅┅┅┅┅┅┅┅┅┅

泉州市老科协完成泉州市科协市社科联调研项目┅┅┅┅┅┅┅┅┅┅┅

泉州市老科协关于确定农村科技示范基地的通知

泉州市老科协调整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议小组成员┅┅┅┅┅┅┅┅┅┅┅

泉州市老科协成立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委员会┅┅┅┅┅┅┅┅┅┅

·动态简讯·

泉州市老科协参加福建省老科协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

泉州市老科协参加涉老组织和市科协联席会议

泉州市老科协举办老专家祝寿会┅┅┅┅┅┅┅┅┅┅┅┅┅┅┅┅┅┅

泉州市老科协组织会员健康体检┅┅┅┅┅┅┅┅┅┅┅┅┅┅┅┅

泉州市老科协专家开展科技项目评审┅┅┅┅┅┅┅┅┅┅┅┅┅┅┅┅

泉州市老科协组织医学专家下乡义诊┅┅┅┅┅┅┅┅┅┅┅┅┅┅┅┅

泉州市老科协泉州师院分会召开2014年年会┅┅┅┅┅┅┅┅┅┅┅┅┅

泉州市老科协会员优秀论文获奖┅┅┅┅┅┅┅┅┅┅┅┅┅┅┅┅┅┅

泉州市老科协推荐申报评审高级职称任职资格

·大事记·

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2014年大事记┅┅┅┅┅┅┅┅┅┅┅┅┅

·民营医疗机构·

全国诚信民营医院——泉州万祥微创医院┅┅┅┅┅┅┅┅┅┅┅┅┅┅┅┅┅

 

福建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到泉州市调研特色农业┅┅┅┅┅┅┅┅┅封一、封二

泉州市老科协开展泉州市科技重大项目监理,培育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封三

全国诚信民营医院——泉州万祥微创医院┅┅┅┅┅┅┅┅┅┅┅┅┅┅┅封底

 

 

版权所有: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闽ICP备14008023号-1    联系电话:0595-22285575    邮箱:qzslkx@163.com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区田安路泉州市老年活动中心805、808室    邮编:36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14     技术支撑:泉州市万维网络开发有限公司